鸿蒙智行超越BBA
四年前,余承东说了一句“把BBA(奔驰、宝马、奥迪)30到50万这个价位的车全都干掉”,当时整个行业都挺质疑的——那时候豪华车市场还是BBA三足鼎立的局面,特斯拉虽然靠着电动化刚刚站稳脚跟,但中国品牌想在这么高端的市场里突围,大家觉得根本不可能,简直就是做梦。
但四年过去了,鸿蒙智行用一个个亮眼的销量数据,把当年那句“狂言”变成了现实:第41周的交付量已经突破了1.7万辆,其中问界单周就卖了1.2万辆,创下了新纪录。整体销量已经追平了奔驰和宝马加起来的水平。照这个势头下去,从2025年11月开始,鸿蒙智行的月销量就能稳定在8到10万辆,营收突破300亿;而到了2027年,目标更直接——要超过BBA加上特斯拉的总和。
这场豪华车市场的“新旧交替”,其实背后是华为的AI技术和L3级自动驾驶技术,对传统豪华品牌的“降维打击”。
鸿蒙智行产品迭代迅猛
鸿蒙智行的“杀伤力”,其实藏在它产品更新的速度上。2022年,问界M5和M7刚出来,只是打了个头阵,算是“露了脸”;到了2023年底,问界M9一上市,直接放出大招——打出“未来五年无短板”的口号,不仅有纯电和增程两种版本,满足不同用户需求,最关键的是它本身就已经具备升级到L3级别的硬件基础,这让当时BBA的X5、GLE、Q7这些老牌豪华车型看起来有点“跟不上节奏”。
再到2025年,鸿蒙智行的产品线彻底成熟:问界M9 2025款直接标配4个激光雷达,未来还能升级到L4级别;M8上市才半年就拿下了12万高净值用户,面对BBA同级别的车,它手里的L3智能驾驶成了独家优势;而M7 2026款更是玩出了新花样,用上了“舱内激光视觉方案”,智能驾驶能力甚至比一些友商的激光雷达版还要强。
反观BBA这边,虽然也开始做电动化产品了,但还是停留在“堆硬件但没成熟智驾系统”的阶段。当问界车主开着带“小蓝灯”的L3车型,在高速上能自动避让、自动跟车时,BBA的车主还在用基础的ACC自适应巡航,这种“代际差距”已经成了很多豪华车用户转向问界的重要原因。
多品牌协同作战
更让BBA(宝马、奔驰、奥迪)感到焦虑的,不是鸿蒙智行只在一个点上发力,而是它整个“多品牌协同作战”的布局。不只是问界这个主力车型,月交付量能达到6到6.5万辆,还有智界、享界、尊界、尚界这四个子品牌,合起来就是“五界十车”的矩阵。
比如智界R7和S7,上市才44天,大定就突破了3.8万辆,月销量稳定在1.5万辆左右。奇瑞负责制造,华为负责智能化,这两家一结合,不仅能够跟特斯拉叫板,还能直接和BBA的入门豪华车型拼一拼。
再比如享界S9T,上市25天就大定了2万辆,马上就能达到月销1万辆。这款车是直接瞄准BBA的56E系列,也就是传统豪华轿车的核心市场。余承东力排众议推出它,就是要在BBA最擅长的“心脏地带”插上自己的旗子。
尊界S800目前产能已经提升到每月3000辆,接下来还会推出MPV和SUV,目标是未来能实现月销8000到1万辆。
而尚界则主打入门豪华市场,月交付潜力也有0.8到1万辆,正好填补了这个价位段的空白。
总的来说,鸿蒙智行现在是“全价位、全品类”全面覆盖,BBA在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得面对他们的挑战,而不是以前那样只对付一个车型那么简单了。
鸿蒙智行引领智能安全新趋势
咱们来聊聊为什么鸿蒙智行能这么快火起来。其实说白了,就是它抓住了现在高端用户最看重的两个点:**智能化**和**安全性能**。以前大家觉得豪华车就是BBA(奔驰、宝马、奥迪)的天下,靠的是品牌历史、底盘调校和内饰用料这些传统优势。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高净值人群更在意的是**科技感和体验感**。
比如问界M9,能吸引24万左右的精英客户,不只是因为外观好看,更重要的是它有L3级别的智能驾驶,能“解放双手”,还有鸿蒙系统带来的无缝互联体验,再加上全场景的安全保护,比如电池热管理系统、车身结构强度等等。很多车主都说:“开习惯了问界,再开BBA就觉得少了点安全感。”
这就说明,用户的关注点变了。以前BBA那些传统优势现在没那么吃香了。而它们在智能化方面的反应又比较慢,现在鸿蒙智行的车已经标配激光雷达、支持L3了,BBA这边要么连智能驾驶硬件都没有,要么就只能上个“L2+”的保守方案,差距越拉越大。所以,这波智能化的浪潮,真的让BBA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鸿蒙智行加速扩张
更值得关注的是,鸿蒙智行的扩张速度正在加快。问界接下来会推出M9L、M6和2027款M5,来填补订单缺口;智界则计划推出全尺寸SUV R9和MPV车型,借助奇瑞过去23年出口冠军的渠道优势,加速走向全球市场;而享界也准备用S9、S9T、S9L这“三九组合”去冲击BBA(奔驰、宝马、奥迪)的中高端市场,甚至请来了之前打造问界的功臣彭磊来操盘,目标就是“先干掉一个”。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到2026年,鸿蒙智行将新增10款车型,月交付量有望突破12万到15万辆;到了2027年,30多款车型全面铺开,那时候“超越BBA加特斯拉”的说法可能就不是夸张了。
对BBA来说,现在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转型”,而是“能不能跟上转型的速度”。他们既没有华为那样的AI算法支持L3级自动驾驶,也没有鸿蒙生态带来的智能互联体验,更缺乏多品牌协同、快速迭代的能力。当越来越多的“小蓝灯”(鸿蒙智行的标志)出现在街头,当豪华车用户开始讨论“买问界M9还是智界R7”,而不是“买奔驰还是宝马”,这场豪华车市场的变革已经势不可挡。
余承东当年那些“狂言”,如今变成了中国品牌用技术打破外资垄断的宣言。鸿蒙智行的崛起,不是一时的销量爆发,而是智能化时代对传统豪华格局的一次必然重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