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混动技术,说白了就是那种不插电的混合动力系统,早年间可是汽车圈的明星。回想起来,这玩意儿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冒头,主要靠丰田带头搞出来。
丰田在1969年就琢磨混合动力了,到1997年推出第一款大规模量产的Prius轿车,那时候全球汽车市场还被纯汽油车霸占着,油价高,环保意识刚起步。
Prius用发动机和电动机结合,电池容量小,就1.3千瓦时左右,主要在低速时让电机帮忙,省点油。
结果呢,这车一上市,就在日本卖得挺火,2000年出口到美国,销量慢慢爬升。丰田靠这个技术,积累了上千万辆的销量数据,到2010年代,混动车型在全球份额开始占稳脚跟。
那时候,竞争对手不多,本田在2000年代推出Insight,也搞混动,但丰田的技术更成熟,电池管理系统优化得好,油耗能降到每百公里5升以下。
其他车企像通用、福特试水过,但都没大规模跟上。丰田的THS系统成了标杆,热效率高,故障少,用户反馈保值率强。
到了2015年到2020年这几年,中国市场开放,丰田和本田的混动车进来,销量直接爆了。热门车型如卡罗拉双擎、RAV4荣放双擎,在经销商那儿得加价才能提车。
懂车的老司机聊天时,总说油电混动靠谱,城市通勤油耗低,毛病少,不用担心充电桩。
全球来看,丰田混动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比例,到2019年已经到20%左右。在美国,丰田混动市场份额接近60%,北美销量占比超过30%。
说实话,那时候油电混动真没啥对手。纯电动车电池成本高,续航短,充电基础设施跟不上。插电混动刚起步,技术不成熟,价格贵。
油电混动成了过渡方案的首选,省油又可靠。2020年,如果你问个老司机啥动力最稳,他准说油电混动。全球汽车销量里,混动份额虽小,但增长稳健。
丰田喊出目标,要把混动渗透率干到30%。本田的锐混动系列,一年也能卖二十多万台。整个行业都觉得这技术接近家用车的终极形态了。
可好景不长,进入2020年代,市场风向变了。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开始发力,尤其是中国市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280万台,其中插电混动销量暴涨到514万,占混动市场的多数。
油电混动份额被挤压,销量数据模糊不清。排行榜前十看不到纯油电混动的影子,RAV4荣放双擎排到第19位,还得合并纯油版数据。
凯美瑞、卡罗拉锐放这些车,双擎版还在卖,但成了配角。全球数据也类似,2024年世界汽车销量9060万台,纯电动占比11.4%,插电混动6.3%,油电混动加轻混只剩5.9%,还在下滑。
为啥会这样?简单说,插电混动重构了逻辑。电池容量从油电的1.3千瓦时跳到15千瓦时以上,能纯电跑几十公里,城市油耗做到1.11升,比油电的4-5升低多了。
驱动方式也变了,以电为主,发动机辅助发电或直驱,城市拥堵时发动机不怎么介入,安静,性能强。比亚迪DM-i、吉利雷神、长安iDD这些架构,技术演进快,还加了800伏高压和智能驾驶。
油电混动拼不过这些维度,空间、智能化、纯电能力都落后。用户需求变了,不光要省油,还想电驱体验强,通勤无忧。政策补贴新能源,充电桩普及,纯电动车续航拉长,成本降下来。
到2025年,这趋势更明显。全球新能源车销量预计1970万台,增长21%。第二季度,纯电动车销量328万,增长39%;插电混动158.7万,增长15%。
中国市场,2025年上半年插混销量252.1万,增长31.1%,虽比前几年慢,但渗透率高。纯电动销量273.6万,增长8.3%,但插混增速差超75个百分点。
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60%,混动车型在新能源里占大头,但油电混动只剩13%,插混升到71%。
欧洲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电动车销量84.7万,增长16.5%,纯电动主导89.3%,插混下滑到3.9%。美国,电动车占豪华车销量的23%,但油电混动增长65%,销量超120万,市场份额从5.5%到8%。
丰田还在坚持油电混动,2025财年,混动占总销量43.2%,插混只占2.2%。公司营收高,靠混动赚了不少,但在中国份额下滑。
大众、福特这些,转向电动平台,砸钱布局纯电和插混。丰田有氢燃料专利,但市场小,油混成熟却非主流。
2025年,美国插混问题多于纯电,J.D. Power报告说,插混每百辆问题更高,但销量还在涨。全球电动车销量第一半年超900万,增长28%。
这事儿挺讽刺,油电混动打败了传统汽油车对手,省油环保,还拉低家用车油耗门槛,让大家第一次尝到电机加发动机的甜头。
稳定成熟,在油价高、技术空白期无可替代。可时代变了,人们要更强的电驱、更智能的系统、更长的纯电里程。油电混动省油优势被甩开,体验跟不上。
2025年,全球电动车占比29%,比去年升5%。中国自主品牌弯道超车,混动重要性不亚于纯电,比亚迪这些,插混销量占全球近八成。
想想看,油电混动像个老将,曾经横扫战场,现在被新人取代。不是技术不行,是需求升级。车企得跟上,丰田调整策略,推第五代THS II,热效率41%,但市场已变。
2025年,纯电和插混主导,油电混动退居二线。未来呢?预计2030年,中国新能源占比99%,全球电动化加速。油电混动遗产还在,但主角位没了。
再说深点,这反映汽车业转型痛点。早期油电混动桥接作用大,现在纯电基础设施成熟,电池技术进步,成本降。用户调研显示,插混接受度升,纯电车主有些不满,但整体新能源接受度高。
车企像丰田,专注混动赚到钱,但错过纯电窗口。比亚迪这些,后发先至,技术迭代快。市场数据证明,多元化动力并存,但油电混动份额缩水。
接地气说,你买车时,以前油电混动是稳妥选择,现在插混纯电更香,省钱又方便。油电混动没输在技术上,输在时代脚步上。
车市大混战,强者愈强,淘汰加速。谁笑到最后?看谁适应快。油电混动悲哀,就在这儿:赢了对手,输了潮流。
全球数据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402万,增长39%。中国7月混动销量40.9万,份额25.1%。
欧洲新车登记上半年降1.9%,纯电15.6%。美国轻型车销量,电动化43%。这些数字,清晰显示油电混动边缘化。丰田2025款4Runner混动版,高速油耗反而不如汽油版,暴露局限。
结语:
最后,这技术虽落伍,但贡献大。拉动环保意识,推动行业前进。现在,转向纯电插混,才是主流。车企得警惕,别像油电混动一样,守着老本行,被时代甩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