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或将迎来转折,纯电、增程与燃油车市场或现新变局!
你有没有发现。关于换车这件事。现在越来越让人拿不准了。
前几年大家还在犹豫电车到底靠不靠谱会不会火。结果现在别说是讨论了。马路上商场里写字楼停车场新能源车几乎已经占了一半。更出乎意料的是曾经被当作过渡方案的增程车居然意外走红。而那些一度畅销的油车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接连跳水。
这一连串变化看上去杂乱无章其实背后有着深层逻辑。不是品牌不争气也不是消费者变心太快。而是整个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周期性地震。而2025年下半年很可能就是这场地震的关键拐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出意外的话纯电增程和油车都将迎来一些决定性的改变。
—
增程续航和充电效率会迎来变革。
说白了越来越多车企已经意识到消费者真正想要的从来不是可油可电而是几乎不想用油。
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随着增程用户越来越多车企也渐渐看清了一个事实。大家要的并不是一辆能加油也能充电的车。而是一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纯电通勤续航无忧几乎不需要动油箱的车。
这并不是瞎说。随便翻翻各大车友论坛就能看到不少增程车主都在晒电。什么一年只加了两次油通勤全靠电续航真香。甚至还有人表示车开了一年多油箱盖都快生锈了。
在这样的趋势下车企当然也要做出回应。比如即将上市的尊界 S800其增程版就直接把纯电续航拉到了365km 和 400km两个版本。更猛的是它还支持6C 超充从10%充到80%最快只需要10.5分钟媲美纯电高端车型。
除此之外小鹏也在预热一款代号为 G01 的新车预计年底发布。已经确定是增程形式纯电续航400km左右配套800V高压平台彻底解决充电焦虑。
从整个市场趋势看下半年稍微像样点的增程车几乎都会朝这个方向卷。更长的纯电续航 + 更快的充电效率。
所以如果你现在正打算入手一辆增程一定要盯住这个标准选。不然等不到一年你的车就可能被新一代拉开代差直接落伍。
—
纯电续航定型开始疯狂卷充电效率。
相比增程的越电越狠纯电的变化也很清晰了。续航定型效率为王。
这两年你可能也发现了。纯电车的续航基本稳定在600多公里少数高配干到700km。不是车企不想继续堆了而是发现意义不大。毕竟700km的续航一口气跑个400km没问题差不多也要开四五个小时。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停下来歇歇脚上个厕所吃点东西。
可问题也就来了。人歇够了车还在趴窝慢慢充电动辄半小时甚至更久。这时候你才会发现真正让人难受的不是续航短而是节奏被慢充打断。
所以现在纯电车开始卷的不是续航而是充电效率。
就拿比亚迪来说。今年3月它率先推出了兆瓦闪充技术。并搭载在汉L唐L等车型上实现了全球最快的量产补能。闪充5分钟畅行400公里直接把充电效率干到了油车的级别。
更关键的是他们不仅搞车还一起建桩。5月31日在粤港澳车展上比亚迪官宣与小桔充电共建10000座闪充桩并与新电途共建5000座。兆瓦闪充不只是宣传而是真要铺开了。
所以说下半年纯电车的关键看点不是你能跑多远而是。你能不能在10分钟内满血复活。
因此别再买那些不支持800V连3C快充都够不上的慢电车了。否则没过两年你可能就会站在超充桩旁边看着别人飞速回血自己干着急。
—
插混强化舒适性向增程靠拢。
说白了插混其实本就比增程先进油耗也更低。特别是在亏电的情况下它不怕动力衰减发动机噪音也更小震动更轻。
但为什么这些年在中高端市场始终打不过增程。原因其实不复杂。就差一个乘坐体验。
简单点说就是冰箱彩电大沙发没拉满让人一坐进去就觉得差点意思。
而这正在被重新定义。
下半年很多插混新车会在舒适性上下狠手主打大空间+大配置。拿已经发布的2025款腾势N9来看这方面就很典型。什么零重力座椅二排腿托后排液晶屏都给标配了。某种程度上看算得上青出于理而胜于理。
还有岚图梦想家以及接下来推出的中高端插混车都会走这个路子。
归而言之车企会开始发扬插混的优势弥补劣势不仅吃中低端更要吃中高端市场。
考虑到这个现实增程车可能会面临压力大家也可以关注下新型的插混车。
—
说到底。技术路线从来不是目的。体验才是。
2025年下半年的车市注定不会平静。纯电在补能增程在纯电化插混在舒适化。三条技术路线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朝同一个方向进化。那就是无限逼近一辆“没有短板的车”。
而这恰恰是用户一直想要的。不是吗。
你准备好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