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风云T11:一身顶级装备,却犯了2024年的原罪

奇瑞风云T11,这台在PPT里已经修了一万年仙的车,现在终于要下山渡劫了。但讲真,这劫渡得好,直接位列仙班;渡不好,当场就要成盒。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想看看奇瑞这位修炼多年的理工直男,这次到底是悟了,还是又颠了。

开局先不谈别的,就说这车里那堆花里胡哨的东西。三十英寸无缝大屏,二十三个喇叭的主动降噪,后排还有个比你家iPad还大的娱乐屏,甚至还有一个能制冷到零下十八度的移动炼丹炉。这套操作,就像你开了一家快要倒闭的兰州拉面,不想着怎么把面做好,反而开始研究怎么在店里装一套杜比全景声,还送顾客一个能冻冰棍的马桶。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些配置的第一反应不是“哇塞好牛”,而是“这得花多少钱?”然后紧接着就开始盘算,这些钱,是不是从什么我看不到的地方给省回去了。

这种感觉,就叫品牌玄学。你如果是奔驰,你就是卖个方向盘,都有人愿意为信仰充值。但你是奇瑞,你就必须把所有东西都给你,还得是加大加大的给,用户才会捏着鼻子看两眼。这就是现实,很不公平,但能过,就是能过。

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奇瑞似乎把所有的灵气,都用在了这些看得见的“表演”上。冰箱能冻雪糕,音响能听交响,但一到用户体验这种玄学层面,奇瑞的理工男脑子就瞬间短路。后排空调屏的黑边框能跑马,中控按钮焊死不让自定义,想调个后视镜折叠还得去三级菜单里考古。这套系统用起来,就像一个武林高手非要穿着西装打领带去耍醉拳,浑身不得劲。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特别贴切?就是这个味儿。

如果说这些只是小毛病,那性能上的短板,就真的是在掀自己的桌子了。一台车重2.4吨的旗舰级大块头,起步电池给33.7度电。我真的会谢!都2024年了!这是什么压缩毛巾式电池吗?纯电跑个200公里,意味着在城市里你但凡稍微浪一点,就得启动那个发动机,瞬间从未来战士变回油车屌丝。

奇瑞风云T11:一身顶级装备,却犯了2024年的原罪-有驾

这在当下的车圈,就是原罪。现在的增程市场,已经被理想这个雷电法王用“大电池金钟罩”给彻底重新定义了。用户买增程,图的是什么?不是你那个发动机有多牛,而是“我能不用油就尽量不用油”的心理安慰。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的电量安全感。理想L系列为什么卖得好?因为它直接把电池干到40度、50度,把用户的安全感阈值拉满了。同行都把餐厅的自助餐标准拉到澳洲龙虾畅吃了,你端上来一盘拍黄瓜,然后跟我吹你的黄瓜是经过量子力学加持的,这就很典中典。

更让人心态爆炸的是营销。从亮相到今天,黄花菜都凉了八回了。盲订给的优惠,1111块抵2000,里外里就便宜了889块。人家隔壁0.1块钱都能抵5000,就问你怕不怕?这个操作,简直是把“抠门”两个字刻在了脑门上。还有那个小程序,买个车非要跳转到奇瑞商城,选个内外饰颜色还得分开看效果图。讲真,我上一次体验这么绕的流程,还是为了给我家猫在网上抢一个限定款猫抓板。真的,人和猫的悲欢并不相通。

这种种行为艺术,归根结底指向一个核心问题:奇瑞的心态,突出一个拧巴。它拥有顶级的技术,电驱、热管理、车机系统全栈自研,不虚任何新势力。但它又极度不自信,或者说,极度不懂用户。它以为用户要的是参数,但其实用户要的是一个故事,一个能说服自己“我买它就是最牛逼”的故事。

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闪电战。不存在什么体面共赢,只有“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最好的营销,就是直接把价格的桌子掀了,让所有人都没饭吃。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风云T11卡在二十多万这个不上不下的位置,前有银河M9、深蓝S09这些价格屠夫,后有理想L6这种降维打击。它想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去错位竞争,可人家一看你那电池,心里直接就凉了半截。

所以风云T11能翻身吗?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在一个发疯的市场里,逻辑是最没用的东西。也许明天奇瑞突然开窍,不装了,摊牌了,直接十八万九千九交个朋友,那之前所有的缺点,比如电池小,就都成了“够用就好”的优点;营销烂,也就成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证据。你信不信?反正车圈的玄学,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