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庭都拥有了私家车,这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
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让不少车主感到困惑的问题:汽车保养。
特别是对于那些平时用车不多,一年下来行驶里程可能只有几千公里的车主来说,这个烦恼尤为突出。
他们常常会收到来自4S店的保养提醒,严格按照半年或五千公里的标准来执行,但看着几乎没怎么动的里程表,心里总会犯嘀咕:我的车大部分时间都在车库里安安静静地待着,真的有必要这么频繁地花钱去做保养吗?
这里面的钱,有多少是真正必要的,又有多少是白白浪费了呢?
这种“一刀切”的保养模式,是否真的科学合理?
事实上,对于低里程用车的情况,确实存在一种更为经济和理性的保养思路,那就是将保养周期适当延长,比如考虑“两年一保”。
然而,这个想法虽然听起来很诱人,却不能盲目执行。
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清楚地知道,汽车上有些部件和油液的损耗,并不完全取决于行驶了多远,而是和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们就像我们家里的食品一样,有自己的“保质期”,时间到了,哪怕没开封,性能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变质。
因此,即便您的爱车是“静多动少”,有三项保养内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省略的,只要时间一到两年,就必须进行更换,这关乎到车辆的健康,更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行车安全。
首先,第一项必须严格遵守时间更换的,就是发动机的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很多人对此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车开得少,机油就不会变脏,也就不需要更换。
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
机油被称为发动机的“血液”,它的作用远不止是润滑减磨,还承担着清洁、密封、散热、防锈等多种重要功能。
当机油被加入发动机后,它就时刻与空气接触,即便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氧化过程也从未停止。
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会慢慢侵蚀机油,破坏其内部的化学结构和各种添加剂的性能。
时间长了,机油就会变质,黏度增加,润滑效果急剧下降。
这就好比一瓶上好的食用油,开封后放上两年,即便没怎么用,也会产生一股不新鲜的味道,这就是氧化的结果。
变质的机油无法有效带走发动机内部工作时产生的金属碎屑和杂质,这些污染物沉积下来会形成油泥,堵塞油路,加剧发动机的磨损。
当您再次启动长时间未开的车辆时,等于是在用这种性能衰退的“血液”强行让发动机运转,久而久之,对发动机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因此,行业内普遍的共识是,对于全合成机油,其在发动机内的保质期通常建议为一年到一年半,最长不应超过两年。
所以,无论您的车两年内跑了一万公里还是一千公里,更换机油和负责过滤杂质的机油滤清器,都是保障发动机健康运行的底线操作。
第二项超时必做的项目,是刹车油的更换。
如果说机油关系到车辆的“心脏健康”,那么刹车油则直接掌管着我们的生命安全,这一点绝不能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刹车油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物理特性,就是具有很强的吸水性。
我们的汽车刹车系统虽然是密闭的,但并非绝对真空,刹车油壶的盖子上通常有通气孔,空气中的水分会通过这些微小的渠道,不知不觉地被刹车油吸收。
水分混入刹车油后,会带来一个致命的隐患:显著降低刹车油的沸点。
按照标准,我们常用的DOT4级别的刹车油,在干燥状态下沸点至少要达到230摄氏度以上。
但是,当含水量达到3%左右时,其沸点可能会骤降至160摄氏度甚至更低。
这意味着什么呢?
当我们在山区行驶,需要长时间踩着刹车下坡,或是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连续大力制动时,刹车系统会产生极高的温度。
一旦温度超过了含水刹车油的沸点,混入的水分就会沸腾,在刹车管路中产生大量气泡。
气体是可被压缩的,而液体则不行。
这时,您踩下刹车踏板的力,大部分都会被用来压缩这些气泡,而无法有效地传递到刹车卡钳上,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刹车踏板感觉软绵绵的,一脚踩到底,但车子的制动效果却微乎其微,甚至完全失灵。
这种现象被称为“制动气阻”,是极其危险的。
因此,交通安全法规和汽车制造商都明确规定,刹车油的更换周期为两年或四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
对于低里程车辆来说,时间是那个更硬性的指标,两年一到,必须更换,这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上一道最重要的保险。
第三项关乎健康,同样建议两年一换的,是空调滤芯。
这个部件常常被车主们所忽略,认为只要不影响制冷制热,就没必要更换。
但实际上,对于不经常使用的车辆,空调滤芯的卫生状况可能更值得关注。
车辆长时间停放,空调系统内部的蒸发箱和风道环境阴暗潮湿,很容易滋生大量的霉菌和细菌。
外界的灰尘、树叶、花粉甚至昆虫尸体,都会被进气口的空调滤芯所阻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拦截下来的杂物在潮湿的环境中腐烂、发霉,会变成一个巨大的污染源。
当您时隔许久再次打开空调时,一股夹杂着霉味、酸腐味的污浊空气就会扑面而来,直接吹入车厢内,被车内的乘客吸入呼吸道。
这不仅会带来不愉快的驾乘体验,更重要的是会直接危害健康,容易引发过敏、呼吸道不适等问题,对于免疫力较低的老人和儿童来说,影响更是不容小觑。
更换一个空调滤芯的成本并不高,操作也相对简单,为了车内拥有一个清新健康的空气环境,保护家人的呼吸健康,两年更换一次是非常有必要的。
除了以上三项必须严格按时完成的保养项目,对于低里程车辆来说,其他的保养内容则可以更加灵活,采取“以检查为主,按需更换”的原则。
例如,轮胎,虽然里程少,磨损轻,但橡胶材质会随着时间自然老化,要注意观察轮胎侧壁是否有细小的裂纹,并关注其生产日期,通常使用超过五年的轮胎,即使胎纹还很深,其安全性能也已下降,需要考虑更换。
还有电瓶,长期不行驶是电瓶亏电的最大诱因,保养时应让专业人员检测其健康状况和存电能力,避免在需要用车时出现无法启动的尴尬。
至于防冻液和空气滤芯,前者可以检查液位和颜色,只要不缺少、不变浑浊,长效防冻液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三到五年;后者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停车环境比较洁净,取出来吹掉浮尘即可继续使用。
通过这样一套科学合理的保养方案,我们既能确保车辆的安全和性能,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开支,真正做到精明养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