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落地,购置税减半,新能源汽车迎来技术分水岭

新政落地,购置税减半,新能源汽车迎来技术分水岭

2025年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关键转折点。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2026年至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技术要求最终敲定。这不是简单政策延期。这是一次技术升级的宣言。

能耗标准收紧。续航门槛飙升。 产业从量变走向质变。

01 政策核心:三把技术标尺

新政划出清晰技术红线。纯电动、插电混动和增程式。都必须跨过更高门槛。

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电耗必须符合全新国标GB 36980.1—2025。相比旧标准。电耗限值整体加严约11%。车越重。要求越严。最大设计总质量超3.5吨车型。直接按3.5吨标准考核。这意味着粗放式能耗设计终结。

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面临三重考验。纯电续航不低于100公里。相比此前43公里要求。增幅超过130%。电量保持模式油耗。需低于传统燃油车限值70%-75%。电量消耗模式电耗。不得超过纯电动车限值140%-145%。

简单说。政策要求混动车不仅是省油。必须纯电续航足够长。油耗足够低。电耗足够省。

新政落地,购置税减半,新能源汽车迎来技术分水岭-有驾

02 市场影响:淘汰赛加速

四成在售插混车型面临退市。专家指出。当前约40% 在售插电混动车型纯电续航低于100公里。这些产品必须在2025年底前完成清库。或彻底退出市场。

理想L8、问界M5、比亚迪唐DM-i等主流车型。纯电续航均超200公里。已跨过新门槛。但大量老旧车型。将彻底告别税收优惠。

对消费者。购车成本可能发生变化。今年底前。不符合新标车型或降价促销。明年起。符合新标技术先进车型。可能维持甚至提高售价。但享受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03 技术导向:政策意图清晰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解读。新政核心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淘汰落后产品。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最明显信号。纯电续航100公里要求。这直接推动电池容量和混动系统技术升级。专家杨伟斌强调。车企不能简单增加电池电量。必须通过提升“三电”系统效率和整车集成技术。以同样电量跑更远距离。

新政落地,购置税减半,新能源汽车迎来技术分水岭-有驾

新政与最新国家标准同步实施。GB 36980.1—2025和GB 19578—2024都于2026年元旦生效。政策与技术标准同步更新。形成合力。

04 消费者选择:短期决策与长期价值

对计划购车消费者。未来三个月是关键窗口期。

短期策略。关注2025年底前清库车型。可能有较高折扣。但需权衡技术落后带来的残值风险。

长期价值。选择符合2026年新标车型。意味着更先进技术。更低使用成本。更好驾乘体验。购置税减半征收。实际税率为5%。30万元车可节省1.5万元。

重要的是。新标车型更注重能效。日常使用成本更低。100公里纯电续航。确保大多数日常通勤可纯电完成。真正实现低成本出行。

05 产业未来:从政策驱动到技术驱动

2027年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到期。产业将完全市场化竞争。

新政是过渡。是桥梁。连接政策哺育与独立成长。它倒逼企业提升技术。优化产品。为完全市场化竞争做准备。

北方工业大学纪雪洪教授认为。车企对此应有预期。技术进步速度已超政策预期。

新政落地,购置税减半,新能源汽车迎来技术分水岭-有驾

未来属于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企业。属于能提供高能效、高价值产品企业。政策保护伞逐渐收起。市场竞争才刚刚开始。

新能源汽车产业不再需要温室。它需要跑道和标杆。新技术要求就是这根标杆。衡量真正竞争力。202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开启技术至上新纪元。

#国庆健康充电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