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7对标埃尔法,空间动力各有特点,配置价格成新亮点

相比买房买车买保险,选择困难症患者面对国产高端MPV的内心活动,差不多就是:左手倒牛奶右手冲咖啡,但嘴里只能咀嚼挂面。毕竟,杯子是别人的,水也是别人的。本地汽车圈最近上演了一场“挂面逆袭咖啡”的大戏——魏牌高山7横空出世,喊着28.58万的口号干拔直冲百万身价的丰田埃尔法,要不是厂家刻意加了一句“我们有高通芯片”,我差点以为这是MPV届的“缅北一日游”,比拼的究竟是空间,动力,还是老板座椅里的藏红包数量?

高山7对标埃尔法,空间动力各有特点,配置价格成新亮点-有驾

当然,很多人一看到高山7对标埃尔法,脑子里冒出来的还是“韭菜收割机开辟新战场。”魏建军出这招,当然不是业余的段子手胡诌,他是汽车圈里有正事要谋的。要说这国产“挂面”掀桌挑战进口“咖啡”,表面上是价格战,实际上是“当你穷到只剩下技术的时候,就只能用技术对抗资本的傲慢”。高山7来了,轴长比达到了61.1%,拉出来一看,二三排全轨设计1.84米长,搞得像是坐在自己家客厅开车,空间玩法多变,把埃尔法同价位同段位MPV逼入一口井里打太极,第三排纯平地板可以说是“飞天遁地都不被硌着”。

高山7对标埃尔法,空间动力各有特点,配置价格成新亮点-有驾

动力呢?别说国产MPV这几年技术真的攒着劲儿憋大招。高山7一套Hi4性能版智能四驱电混系统,5.7秒零百加速,简直就是用速度教育MPV用户:奶爸和老板不一定都喜欢慢性子。而埃尔法的2.5升混动呢,8秒多的成绩,说快也不快,说慢还真慢,毕竟埃尔法是给“德高望重”人士坐的,不能慌不能快,慢点才显得贵。可是油耗那块,埃尔法就显露出“身份象征”的第二层意思:不怕费钱,只怕人看不见你在花钱。市区随手一查,动辄10升+,就怕别人不知道你有矿。而高山7干脆把新能源技术往死里堆,WLTC油耗7.15升,可纯电跑172公里,这种进化版的混动,等于给油站老板发了失业预警。

高山7对标埃尔法,空间动力各有特点,配置价格成新亮点-有驾
高山7对标埃尔法,空间动力各有特点,配置价格成新亮点-有驾

所以真实的问题来了:买高山7到底是不是买得起MPV,还是买得起自尊?买埃尔法是买身份,还是买舶来品的传真机?空间、动力、油耗,这类参数甩上来,感觉又不像是选车而是在挑银行卡额度,“你选哪个能让售楼小姐给你多倒一杯水。”但科技配置这轮,估计售楼部都要重新改装:高山7直接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27个传感器,Coffee Pilot Ultra高阶智驾溜到用户身边,仿佛告诉你,“只要不是隔壁车也装个高通芯片,你就是这个小区智能出行的首富。”埃尔法还在用那套“豪华即简约”的驾驶辅助,像是几十年前的天价诺基亚和现在的苹果Pro Max,玩法变了,但贵还是贵,那份贵气里,有50%是人工智能,有50%是人工智障。

再说豪华用料,埃尔法一如既往的稳,细致做工和优质材料,标准复刻“有钱人家的包浆”,用屁股泡出来的座椅舒适度,靠着工匠们午休时的认真。而高山7这边搞科技、搞年轻化设计,年轻人说,“我不需要包浆,只需要讲座。”回头想想,说是重新定义新时代豪华概念,实际上是把工匠情怀换成芯片算力,反正包浆卖的是精神花费,芯片卖的是焦虑解决。

高山7对标埃尔法,空间动力各有特点,配置价格成新亮点-有驾

魏建军挑着要对标埃尔法,明摆着要用“平价版身份象征”切进市场,反正消费者只认标签,不认发动机。高山7一亮相,“我不是最贵的,但我是最像贵的,最像贵的还不贵,是不是可以看看?”这江湖上从来不是拳头大谁赢,而是谁敢自封一股独流,等所有经销商都开始模仿,就变成每家都有自己的“平价埃尔法”史诗。

高山7对标埃尔法,空间动力各有特点,配置价格成新亮点-有驾
高山7对标埃尔法,空间动力各有特点,配置价格成新亮点-有驾

至于MPV的市场分界呢?传统逻辑只有两种,一种高端商务,另一种低端家用,大家都在分蛋糕,没人管桌子是谁搬来的。魏建军死磕这种界限,准备用配置怼商务、用价格怼家用,“既想做老板的奶爸,也想做奶爸的老板”,搞出一条兼容并包的路线,连夜市摊都不敢这么包容。“你们那么忙,车既能谈合同也能换尿布”,这大概是中国汽车营销的全新升级。

高山7对标埃尔法,空间动力各有特点,配置价格成新亮点-有驾

长城那边想用高山7这样一辆能压得住阵的MPV摆出来,提升品牌形象,树立技术标杆,顺便把营销效果拉到最大值——既有段子也有流量,得志且狂。面对埃尔法这个国产车无法超越的代名词,就是挥棍子打高举高打,大家的钱包不够大,气势一定要够高。“你敢买,我就敢说,反正口水都攒在芯片里。”引发市场讨论,从微博到抖音,全民围观,“买不起也得比比参数”,这是国产车用户的信仰充值新路线。

高山7对标埃尔法,空间动力各有特点,配置价格成新亮点-有驾

进一步看,魏建军不只是想用高山7搞点声势,三车齐发,高山7、8、9梯次布局,准备在国产MPV市场搞矩阵分割。高山7负责做流量担当,卖的多,露脸多,品牌一下就出圈。其他车型往上叠加,等国产MPV用户在朋友圈互相比参数,长城就实现了“笑到最后,流量到账”的自主品牌升级。而且高山7的定位不死板,家庭商务两用,买家各种身份轮流切换,钱包和自尊随时互换,完美诠释什么叫“穷人消费升级,富人精神降级”。

新能源汽车转型正火,MPV市场成了新风口。魏建军懂得抓住空白,提前布局智能化、新能源化的MPV,说不定真能带领国产车在细分领域逆风翻盘。高山7出来,新能源搞得风生水起,智能配置布满每个角落,仿佛在对全世界宣告:“我这不是车,是带轮子的高考房间。”未来国产车冲击市场格局,谁能想到“挂面”真的能掀翻“咖啡”,这个画面够荒诞,却又很真实。

国产品牌抬头,魏建军借高山7直接碰瓷埃尔法,不是“碰瓷”,而是一种“反向身份认同”。这车不单是中国品牌的高端进击,更是给所有国产品牌点了灯塔:我们也能造出高端、做出科技,只要你敢买,我就敢升级。从技术,到设计,到空间,到老板座椅,曾经仰望的豪华品牌,逐渐被国产车拉上饭桌,颜色不再是身价,配置才是实劲。中国汽车的集体诉求就在这里实现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只要产品硬核,品牌自然起飞。

至于市场是否买账,这事还得时间验证。战略是否成功,谁也说不准,但是魏建军这一次敢于破局,给了中国汽车业一个全新的思路:别再做城市副本了,自己造一条赛道出来。用技术和产品硬刚天花板,创新驱动消费者比拼智商,不是拿口号摆头牌,而是让每一个买得起高山7的用户都能在朋友圈里说一句:“我这不是埃尔法,我这是真正的国产高端。”

最后,回到现实。中国汽车竞争没人赢得特别体面,有人杀价,有人压配置,有人甚至标配苦逼。但每一次破局的诞生,总要有个敢冒头的老魏,敢顶着压力撕开市场,哪怕最后只剩下他自己站在新闻发布会上对着镜头自言自语。其实这场国产MPV挑战赛,谁拎得清都明白:你花28万买台高山7,不是跟百万埃尔法叫板,而是和自己的人生做个段子式对话——“我不贵,但我够用,买不起埃尔法,但可以买点自信,反正都是坐着,谁还不是个老板呢?”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