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X9增程版纯电续航450km,磷酸铁锂电池带来新体验
小鹏最近动作有点大,翻了下工信部那份最新申报目录,小鹏X9的增程版直接挂在名单上。其实身边不少车友都在群里问,这车到底和纯电的差别在哪?说实话,第一眼看过去外观变化真不算多。星舰美学那一套还留着,侧面线条还是那么硬朗——有人说像刀切出来似的,在一堆MPV里确实容易认。
不过前脸就不一样了。原来那个蜂窝状装饰板没了,现在变成横向主动进气格栅。有次跟修理厂老杨聊起,他说这玩意儿其实主要是为了发动机散热方便,不然你放个1.5T进去还憋着,那可真麻烦。后包围也简化了一点,不过一般人可能注意不到。
尺寸方面,其实和纯电版比起来区别不大。我量过一次展车,大概长5316、宽1988、高1785毫米吧,轴距3160。这回长度多出23毫米,据销售小李讲,就是尾部造型稍微拉了一下,对空间影响几乎没有。他还打趣:“你要是坐得下纯电,就肯定能塞进这台。”
动力部分才是真正变化核心。这回搭载的是哈尔滨东安动力那台1.5T发动机,但它不是直接推动车轮,而是专门给驱动系统和电池供能——老李头以前一直以为增程就是油混合着用,其实现在都是发电机模式为主。在后轴上装了一台210kW(281马力)的驱动电机,用的是磷酸铁锂的大块头。据说何老板自己微博上暗示,这块儿最高能跑到450公里CLTC纯电续航,总续航1500公里往上走。我问群里的阿峰,他自测腾势D9 DM-i只能勉强200出头,所以这个数据算是把对手甩开两条街。
选磷酸铁锂,一方面成本低点,更关键听技术员师傅讲,是因为这种材料循环寿命长、热稳定性好。不像三元锂高温容易虚标衰减快,经常充放对它来说压力没那么大。所以做增程用挺合适——毕竟天天得靠它顶住“偶尔”想加速或者临时跑远路的时候嘛。
配置层面,有些细节藏得深。有次逛4S店,看见工程师调试后轮转向,说这东西让这么大的MPV转弯半径只有5.4米,“拐弯掉头不用愁”。还有双腔空气悬架,不光上下可调,还能根据乘客多少自动分配软硬度。我老婆试过一次,她觉得满载状态底盘比普通轿车稳当多了,上高速过减速带基本感觉不到弹跳。“像坐船”,她形容道。也有朋友吐槽空气悬架维修贵,一旦漏气换件价格感人。不过舒适性确实提升明显,这是事实。
再聊聊所谓“超级增程”。去年11月他们搞AI科技日时提到鲲鹏超级体系,说白了就是把下一代增程技术跟自家成熟的纯电脉络结合起来。800V高压平台被搬到了这个车型上,有同行私下嘀咕:“加油都解决焦虑了,还非要追求快充?”但官方意思很明确,即便买家选择加油,也不能牺牲补能体验——谁愿意排队慢慢等啊?
实际体验下来,高压平台让快充桩上的速度接近真正的新能源。如果赶时间,比如我送孩子去机场错过高峰期,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够冲上一段距离。而且他们据说优化NVH表现,把发动机启动噪音降到最低,我特地停在地下室静听过一会儿,只听见轻微嗡嗡声,比早年间某些混动车好多啦,不扰人清净这一点倒挺重要。
智能化部分也是卖点之一。他们天玑系统可以分析导航路线和驾驶习惯提前规划能源管理,据销售顺嘴提及,“不是等亏完才急着发力,而是一开始就心里有数。”这种思路以前只在豪华品牌看到,现在国产也逐渐普及开来了。另外值得一提,小鹏最初其实并没打算全力干增程路线。据圈内消息,两年前公司内部争论激烈,到底做低价还是先搞定燃油焦虑?最后MONA系列先行一步,但市场变太快,今年理想、问界那些竞品火爆,小鹏不得不重新布局回来捡起“超级增程”。
据厂区传闻,新款G01 SUV已经开始,会作为第二波主力上市,到时候家庭用户估计又要纠结选谁更划算。不过话又说回来,我邻居王叔今年刚换完X9,每天接送孙子上下学,说耗油少、用起来省心。但他也提醒一句:保养周期别拖太久,尤其冷却液一定按厂家要求更换,否则极端天气可能影响整套系统效率。他亲身踩坑,被技师念叨半天……
最后扯远一点,那天二手市场闲逛碰见辆旧款MPV挂牌卖,看旁边几个中介议论:现在新能源配置升级太猛,两三年以后这些老车型贬值飞快,新玩家如果盲目入场记得做好心理准备。当然啦,每个人需求不同,该怎么选终归还是看自己习惯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