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官宣!燃油车正式反击,智能化大战打响

刷到不少车展的视频,发现个有意思的事:以前新能源车上才有的那些智能配置,比如大中控、辅助驾驶,现在燃油车上也开始多了。

尤其是丰田前段时间官宣,一下子焕新了四款燃油车,全往智能化上靠,这事绵琢磨了好几天,感觉这不只是简单的产品更新,更像是燃油车正式开始反击了,智能化的大战这下是真的打响了。

丰田官宣!燃油车正式反击,智能化大战打响-有驾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新能源不是卖得挺好吗?怎么燃油车还折腾智能化?其实绵查了下数据,2025年1到8月,燃油车零售量还有719.5万辆,差不多占了市场一半,而且连续3个月都是增长的。说明啥?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买新能源,比如有些地方充电不方便,像老家那些乡镇,找个充电桩比找便利店还难;或者有人经常跑长途,开新能源得规划充电时间,太麻烦。

但这些买燃油车的人,就不想要智能化了吗?当然不是,之前有朋友吐槽,买燃油车要么加钱买顶配才有智能座舱,要么干脆没有,选起来特别纠结,总觉得"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丰田官宣!燃油车正式反击,智能化大战打响-有驾

丰田这次就精准抓住了这个痛点。这次焕新的四款车,从10万级的锋兰达到30万级的赛那,居然全是"入门即高配"的路子。比如锋兰达,起售价才10.28万,以前这个价位的燃油车,中控屏能有个8英寸就不错了,还经常卡顿,现在直接上12.9英寸的大屏,看着就爽,还装了高通8155芯片:懂的都懂,这芯片以前多是新能源高配车型才用的,算力够强,不管是导航还是放视频,都不会卡。

还有智能驾驶,以前很多燃油车只有顶配才带个基础的定速巡航,这次丰田四款车全系都带TSS系统,高速上能自动跟车、车道保持,城区里能识别行人,连泊车都有辅助,不是只给顶配留着"当噱头",这一点确实比以前厚道多了。

丰田官宣!燃油车正式反击,智能化大战打响-有驾

不过绵也知道,燃油车搞智能化没那么容易。之前听业内人聊过,燃油车的电子架构是分布式的,就像老房子里的电线,每盏灯、每个插座都有自己的开关,想装个智能音箱控制全屋电器,就得重新布线,又费钱又麻烦。燃油车要加智能配置,也面临类似问题,数据传输速度、处理能力都跟不上新能源的域控架构。

那丰田这次怎么解决的?看下来是找对了帮手:和华为合作。比如车上的HiCar5.0,连手机的时候特别顺畅,还能同步手机里的导航、音乐;还有部分车型的智驾适配,也是用了华为的技术支持。这就省了不少事,不用自己从零研发,还能用上成熟的方案,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搞升级。

丰田官宣!燃油车正式反击,智能化大战打响-有驾

而且不止丰田,大众、奥迪也在找中国的科技公司合作,这说明我们国家的智能汽车供应链,现在是真的有实力了,连合资大厂都得靠我们的技术补短板,这一点还是挺提气的。

这事带来的影响可不止丰田一家。以前新能源和燃油车像是两条平行线,新能源拼续航、充电速度,燃油车拼发动机、油耗,各玩各的。现在丰田这么一搞,燃油车开始拼智能化了,等于多了一条竞争赛道。

丰田官宣!燃油车正式反击,智能化大战打响-有驾

接下来其他合资品牌肯定会跟着上,比如本田、日产,说不定明年就会有类似的车型出来;就算是自主品牌的燃油车,也得跟着升级,不然就会被比下去。到时候消费者选车,就不用再纠结"要燃油车还是要智能化"了,两边的优点都能占到,比如既不用担心续航,又能享受语音控制、辅助驾驶,这其实是好事,竞争越激烈,我们能拿到的实惠就越多。

丰田官宣!燃油车正式反击,智能化大战打响-有驾

举个栗子,绵有个亲戚在三四线城市做小生意,家里没条件装充电桩,一直想买辆燃油车方便拉货,但又想要语音控制、倒车影像这些智能配置:他平时开车要接电话,手动调空调、切音乐太危险。以前看了好几款车,要么配置不够,要么顶配超预算,一直没定下来。

这次锋兰达出来,他专门去4S店看了,说10万出头就能有12.9英寸大屏、语音控制,还有倒车影像,比之前纠结的那些车划算多了,现在已经在跟销售谈价格了。这就是智能化下放的好处,不是只有买高端车才能享受到,普通消费者也能得着实惠,不用为了几个智能配置多花好几万。

丰田官宣!燃油车正式反击,智能化大战打响-有驾

不过绵也在想,丰田这步棋是不是只是短期应对?毕竟电动化是大趋势,这点没人否认,国家也在推新能源的基础设施建设。但短期来看,比如未来3到5年,新能源的充电桩还没办法覆盖所有乡镇,还有很多人习惯了燃油车的驾驶感受,燃油车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丰田搞"油电双轨",一边推铂智这样的新能源车型,跟上电动化潮流;一边升级燃油车的智能化,抓住燃油车的存量市场,其实是两边都不放弃,既不落后趋势,又能稳住基本盘。这种稳扎稳打的思路,对大厂来说确实靠谱,不像有些品牌,要么只盯着新能源,把燃油车扔在一边;要么死守燃油车,跟不上智能化的节奏,最后两头不讨好。

之前奥迪也出过燃油车智驾版本,大众的PRO家族也升级了智能配置,但大多是中高配才有,像丰田这样全系标配的不多。而且丰田的优势在于,它的混动技术本来就成熟,比如汉兰达的混动版,油耗比同级别燃油车低不少,这次加上智能化,等于给燃油车加了"双buff":既省油,又智能。

比如汉兰达的入门版,现在就有真皮方向盘、50W无线快充,还有15.6英寸的大屏,对家庭用户来说,不管是带孩子出门,还是长途自驾,都方便多了,吸引力确实比以前大。

还有个点值得说,丰田这次升级,还提到了"全球最智能的丰田在中国"。以前很多合资品牌的车型,都是先在老外上市,再把减配的版本拿到中国来卖,智能化配置更是"老外有、国内无"。

但这次不一样,丰田的四款焕新车,智能化配置比老外的版本还全,比如TSS系统的功能,比海外版多了几个实用的场景。这说明合资品牌现在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了,知道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比老外高,愿意为中国市场专门做升级,而不是随便拿个"特供版"糊弄人。

当然了,也有人会说,燃油车的智能化只是过渡,早晚还是要被新能源取代。绵觉得这话有道理,但"过渡"也需要时间,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渡阶段,燃油车通过智能化提升竞争力,满足那些不适合买新能源的用户需求,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就算未来新能源普及了,现在积累的智能化技术、用户数据,也能反过来助力电动化发展,比如丰田现在和华为合作积累的智驾经验,以后也能用到新能源车型上,相当于"一举两得"。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