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日野转型新能源,合资难题浮现,企业换道自救

曾经有一辆广汽日野从我身边呼啸而过,他安静得仿佛是一只修行多年的忍者,如果司机安全帽上能绑个木叶村标志,那这冷清劲儿,至少能登上十万个冷笑话头条。只可惜,这车后来也没能逆风翻盘,最后,只在“年久失修”与“行业冷板凳”之间来回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全靠自己“不思进取”的死水一潭。

你要说广汽日野不行,其实冤枉人家。别的重卡都在满地营销、贴膜、加花纹地毯的时候,人家日野坚持朴素本分,该修修、该养养,一副“别人挤破头内卷,我就依然挺直腰杆”的派头。万里无大修,忠实用户一茬又一茬,复购率让某些网红小零食汗颜。这路数,要在村口小卖部主打一把“忠实、抗造”,估计能吊打一众城市精致boy。

可惜,这世界哪有不随潮水动的孤岛?广汽日野死守匠心制造,殊不知市场翻脸比翻书还快——昨天还说买得起情怀,今天就要配置赛道无人能敌。结果,这位老实人最后落得个“更新速度慢,一步跟不上,步步被市场掐脖子”的下场——想小火一把,熄灭得比火柴还快。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是你变了,而是你还没学会变。广汽日野转眼化身广汽领程新能源商用车,从“日野”到“领程”,灵魂出窍,皮囊升级。旧爱的新装,昔日的寂寞日产司机一夜之间变成新能源大佬拥趸。你说这是新生?倒不如说是灵堂里装上了马斯克的心脏,不再呼吸汽油味,全靠电流跳舞。

其实没什么好惊讶的。合资这件事啊,早晚是要分手的。想起当初外企合资那会儿,资本和技术齐上阵,大家幻想着“技术输出,利润共享”,以为国际友人会手把手灌输百年精华。事实证明,天真的只有泡面和央妈,外企哪舍得把核心手艺交出来?玩了百年、好不容易攒出来的都牢牢捏在自己手里。表面上说是合资,其实你来打工,啥活都得干,年底分钱还要看人家眉眼高低。人生最尴尬的不是做错了,而是明明被坑还必须感谢。

广汽日野转型新能源,合资难题浮现,企业换道自救-有驾

好不容易想搞点技术升级,日方说“慎重考虑”;要做个大胆市场尝试,日方说“不妨再商议商议”;等到真的做决定时,市场已经一片红海了。中国市场分分钟变脸,等日本人开完会,客户早已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合资公司最有趣的地方是:谁都想说了算,谁都说了也不算。互相牵制、扯皮、踢皮球,心态跟老舍茶馆里的祥子一样 —— 哎,怎么活着都行,就是别把命留在台面上。

所以转型后的广汽领程,一家独大,大家时常说“效率来了”。真话讲,领导只有一个,锅只能一个人背,谁敢不上心?你才发现,原来高效的决策链,背后是写好的一纸“生死状”。之前合资烧钱,结果合一盆冷水还没洗干净毛巾钱,雷声大雨点小。民族企业终于明白:要想过好这一生,得抱对大腿,练好基本功,别人家的刀始终是别人家的。

广汽日野转型新能源,合资难题浮现,企业换道自救-有驾

你要问新能源大腿有多粗?能把商用车从床底下拉到天花板上,靠着大厂上下游产业链,磕一口三元锂电池,可能都比喝两口鸡汤补得多。资本量大,技术到位,关键时刻新能源车还能朝你眨眨眼,来一句“我能拉我能跑我不掉链条还环保”——这事搁以前广汽日野啥都不敢想。整个新能源产业链,储备了一堆技术随叫随到,比家长催婚还殷切。

如今的市场,不拼情怀不讲义气,也不靠一部热血励志电视剧的配乐。商用车世界残酷如围城,有资金、技术护体,还得选好赛道,别想着啥都能干。你看伪全能哥——什么都参与,到头来啥都半吊子。真正的活法,是往细分市场里砸钉子,打穿一两块阵地,不用全民皆知,但在小圈子里做到心服口服。时代到了新能源变革的激流,资本一拨又一拨,谁要后知后觉,那就是下一锅下水煮的青蛙。

私企这年头活得苦哈哈,没资本没资源,动辄被巨无霸集团按在地上反复教育。百家齐放只是口号,真的拼起来就剩几家能笑到最后。大运倒下,就是警世钟响,没根没叶的独苗终究顶不住资本冷风。活得滋润的,不是你多会微笑营销,而是你背后产业集团板块稳得住,乘用车资源能拉一把,新能源能垫底,否则就是“枯藤老树昏鸦”的写实版。

广汽日野转型新能源,合资难题浮现,企业换道自救-有驾

更别提那些闷声发大财的家伙。比亚迪、宇通手上资源多到让人流口水,前者用乘用车的体量顺带做商用车,后者客车世界第一再拉长产业线——个个都是“带资进组”,谁还跟你拼工匠精神?产业链长得能当跳绳,供货商、一体化、平台化,怎么玩都自在。没资本、技术、产业链支撑?你就是灯下黑,喊破嗓子也白搭。

有人问,这么看来当年合资有啥意义?其实一点意义没有是不可能的。毕竟见过外方舔手指头拨算盘的精致,以后自己掏钱买课也省下指导费。只是这个领域再指望靠外方输血,恐怕等到上天了也只能看到对方的尾灯。市场越来越腥风血雨,靠着合资老本只能涨头皮屑,千万别指望二婚还能找到初恋的感觉。

所以,衣要新穿,牌要新打。现在的商用车企业,没产业大腿抱就去找资源链紧密联动的大佬,别还想着头顶合资光环混饭。这个时代要么你活得像个电池,要么就活得像个充电桩,别做那发着余温的汽油发电机。新能源是门票,资金是握手券,技术是身份证。

告别广汽日野,是一段历史的终结,也是中国企业温水煮青蛙后的觉醒。你不能指望下一个时代还在讲东风破、北风吹的老故事了。新赛道里,活下来的,从来不是感动了市场的匠人,而是装得下锂电池,抱得上集团大腿,能在风口浪尖上翻跟斗的“新时代滑稽演员”。

写到这,我忍不住想给广汽日野点个蜡——你随波逐流也好,原地踏步也罢,终究时代的尾巴长不了几天。不跟着跳舞就只能看别人派对。我们这些普通人呢?在一地鸡毛的商战和资本潮水中,除非你是下一个能发光的“大腿”,否则还是等着被时代调侃吧。谁让我们都是段子手命,做不了主角,还是学会给自己鼓掌。正好,手还空着嘛——反正车票早就买完了,只等开往未来那趟新能源列车发车了。

要是下次见到新能源的广汽领程,还能短暂停个车,那大概率是回头看看老路上摔了几个跟头。时代不欠谁真心,一路上全是高明的渣男和新款的女主角。你要是不想下次还成别人吹牛的反面教材,就别再怀念旧合资梦咯。毕竟人生如车,谁不是一路标错方向盘,还要假装玩自动驾驶。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