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的车圈,压力和希望并存,新能源赛道上,各家企业都在拼命加速,竞争像拉满的弦,空气里都是胶着的情绪。
10月1日这天,岚图汽车用一组新数据,把场面搞得更紧张了——9月交付15224辆,同比增长52%,历史新高,刺激得人心跳加快。
过去一年整个市场都在变动,这种增长看着简单,背后是无数工人、销售、工程师的努力在堆叠,1-9月累计96992辆,同比增长85%,连续7个月销量破万,八连涨,动力很足。
大家都说新能源卷,但卷的方式不一样,岚图的办法很直接:9月,三款新旗舰产品扎堆亮相,2026款梦想家、追光L、泰山,想抢占MPV、轿车和SUV这三块蛋糕。
18小时订单破万,新梦想家上市的速度让人咋舌,9月26日泰山和追光L开放预订,三车都用上了800V、5C超充、华为乾崑ADS 4和鸿蒙座舱5,这些配置听起来有点炫,但消费者买不买账还得看后续市场。
企业内部也在变,9月15日,岚图完成工商变更,正式换名为“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制路线明确,大家都知道,这一步其实是为了港股上市铺路,资本动作和产品节奏同步推进,是不是能带来新一轮的增长,有人期待,也有人观望。
9月26日晚上,岚图汽车开了一场叫“天地鲲鹏 万象新生”的发布会,搞了点中国文化和中式美学的融合,品牌设计哲学升级,试图用情怀和文化认同感打动用户,这种打法在当下市场上不算新,但对国企品牌来说是一种突破。
订单越来越多,产能压力随之而来,9月,岚图黄金工厂和云峰工厂全力生产,单日产能提升到800辆,创了纪录,高速运转的工厂和不断加班的工人,背后是对市场的强烈渴望和野心。
2万平方米的旗舰店即将落成,这不是简单的门店,更像是品牌体验空间,后续还要在全国铺开更多旗舰店,抓住用户体验,服务效率,试图用氛围和便利性留住客户。
董事长卢放的表态,没什么故作姿态的辞藻,就是直白地感谢用户,强调产品、品牌、技术三方面的突破,讲交付量的历史性跨越,更侧重于内部体系的提升和效率,话语里有一种要冲刺的紧张感。
生产节奏要再加快,用户服务要再优化,这是岚图接下来很直接的目标,体系能力和用户连接,是每个品牌都在追求的,但做得好不好,市场不会说谎。
新能源市场的格局变化太快,今天热火朝天,明天可能风向全变,岚图的多点发力策略,目前看是有效的,但能不能持续,还得看接下来几个月的市场反馈和用户复购率。
产品创新是一方面,品牌升级、技术迭代、服务体验,其实每个环节都藏着危机和机会,岚图这轮攻势,既有国企资源优势,也面临着跨国品牌和新势力的联合围堵。
外部环境看似利好,政策、资本、消费观念都在托举着新能源行业,但竞争的残酷和周期的不确定性,谁都无法回避,今天的胜利是阶段性的,明天的风险说不定就会冒出来。
市场并不缺乏新产品,真正能站住脚的,还是得靠口碑和用户粘性,岚图这次技术和文化两手抓,既是自信也是试探,能不能收获更多认同,得看时间。
新能源汽车行业,内卷已经成常态,岚图这波高歌猛进并不代表绝对安全,毕竟每个品牌都在变,每条赛道都在变,今天的优势可能明天就被反超。
工厂加班,门店升级,企业更名上市,三线同步推进,外界看起来风生水起,内部其实压力巨大,管理、资金、供应链,哪里都不能掉链子。
市场份额在缩小,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岚图要想突围,除了拼销量,还得拼服务和创新,谁能率先形成闭环,谁就能赢得下一个窗口期。
新能源这场仗,说到底还是用户说了算,产品再豪华,服务再好,体验不行就白搭,岚图要想继续保持增长,必须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
2025年这个节点,新能源市场变局不断,岚图的快速扩张能否持续,三旗舰能否真正形成合力,还需要市场和用户给出答案。
技术层面,800V、5C超充、智能座舱,这些看起来都很领先,实际落地和用户体验才是关键,纸面参数和实际口碑之间,往往有落差。
港股上市动作,让资本市场对岚图有了更多期待,也有更多考验,资本的耐心和市场的热情一样,都是有限的,谁能笑到谁就能成赢家。
品牌升级、文化融合,这些操作能不能真正打动用户心智,还是一时的流量和热度,未来还需要观察,毕竟消费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快。
产能攀升,订单增长,门店扩张,这些表象之下,是整个团队的压力和动力,能否转化为长期稳定的增长,是岚图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2025年交付量的历史性跨越,既证明了岚图的能力,也暴露了新能源市场的焦虑,所有企业都在拼,谁都不能停下来休息。
市场竞争的对立感没有消失,反而更强烈,岚图如果想真正站稳脚跟,除了眼前的销量,还得着眼长远的品牌建设和用户服务。
这一轮攻防战,岚图迈出了关键一步,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新能源赛道的下一个风口,谁都说不好会落在谁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