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这事儿够热闹的啦!问界M7一小时破10万的小订,市场反应却像上海的天气,说变就变,特别是一波三折,像坐过山车一样。如果你还记得去年那个三折叠600w的故事,现在看来,这次就像是在学真假难辨的手艺,大家都在猜,猜得不亦乐乎。
先说那个预售价28.8万。你这个价格摆在消费者面前,跟绿皮车一样,想搭个顺风车到价格合理的加油站。可市场一看,哎呦喂,觉得贵了!毕竟竞争对手那么多,理想、蔚来都说自己有全方位优势,偏偏问界搞得像是要搞高端智能豪华车,结果价格又不上不下,突然变得尴尬。
你说这次2000元意向金抵5000元尾款是不是个好策略?呵呵,像你我这种吃瓜群众,觉得这不就变成了退可退,折扣可谈,随缘安慰剂嘛。关键还在于——这小订能不能转成真金白银?反正我去看了,服务器崩溃、在线预定秒变人山人海,那秒字打得挺响,实际转化就像杯水车薪。大把小订,能转成几台车?得看价格能不能真香。要是把价格压低点,或许还能拉拉销量,但问界似乎更担心破底的风险,毕竟价格一降,利润也要打个折。
股市表现也是一波三折,早先跌了6%,后面又宛如过山车V字拉升,结果收盘还是红点飘着——呵呵,资本的眼光啊,往往比我们买车还精准。不过我心里想:资本看得再准,也要等真正的价格出来才能入席,不能只看小订数量乱下判断。毕竟,用户买的是车,而不是一时的热闹。
再说那个理想的产品线,问界还犹豫啥?对标L7、L8,价格要拉到30万区间,打算走贵族路线。我打个比方哈,问界就是那种会做面子工程的,邮箱里会拿咖啡打电话,整体看起来挺豪华,但实际上核心竞争力在哪里?除了华为的技术加持,我倒觉得不如蔚来的全方位布局实在。这价格倒挺理所当然,我倒更关心:你问界的技术真正有没有那株核心秘密武器?
关于资本和用户的博弈。据我观察,资本喜欢故事,用户喜欢实用。一个全都赶着提前订,想享受免税、补贴,这不是自我折磨吗?要想年底下订单,就是搁不住的梦想,但其实真正的大单子,是要等价格一出来再说的。
最后啊,不管这问界M7今年有没有火,我觉得能不能火,还是得看倒车快不快,制动够不够灵敏,和价格还能不能真诚一点。你我都知道,市场喜欢价格合理、品质靠谱,而不是天上掉馅饼。反正,买车这事,还是得你我自己掂量掂量。要不然,这市场咱们喝点茶,看个热闹,乐得一笑,谁也别太当真。
哎呀,说到这儿,我都快忘了问你,站在你这个老司机角度,你觉得这车能撑到年底不?还是说,资本反应就是花样玩,热了冷了再出新?
不过嘛,最后追个问:你也看好问界的小订转化,还是觉得只是个烧钱秀似的花样而已?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