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强制接管中国芯片厂,却发现抢了个“空壳”?欧洲车企急了

九月底的那个下午,荷兰政府突然翻出一部快要发霉的老法律,对准安世半导体下了狠手。动作快得让人反应不过来,中方CEO当天就被赶下台,连电脑都登不进去了。更绝的是,公司99%的股权直接被第三方托管,中方手里就剩一股,说白了就是个摆设。

这事儿来得蹊跷。前一天美国刚把实体清单扩大,把那些持股过半的子公司也拉进来。荷兰这边第二天就动手,明摆着就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他们给自己找的理由冠冕堂皇——什么保护欧洲安全,防止技术外流。还跑去法院递材料,要冻结安世全球三十来个分支机构的家底,期限整整一年。

荷兰强制接管中国芯片厂,却发现抢了个“空壳”?欧洲车企急了-有驾

可荷兰人算盘打得响,心里到底有没有底?他们接手的这家公司,究竟是下金蛋的母鸡,还是早就被掏空的壳子?

荷兰打的什么算盘

荷兰人的底气,说穿了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他们觉得安世半导体骨子里还是欧洲血统,毕竟这公司的根能追到飞利浦那会儿,核心工厂又在德国,再加上美国老大哥撑腰,就以为这次能稳操胜券。

荷兰强制接管中国芯片厂,却发现抢了个“空壳”?欧洲车企急了-有驾

可他们真的搞明白自己抢的是啥了吗?安世半导体压根不是造那种高大上CPU的,人家是全球车规级半导体基础器件的老大。你可能觉得基础器件不起眼,实际上这才是命根子。安世一年能出货一千多亿颗芯片,产品种类有一万六千多种,这种规模和稳定性,别的厂想替代?门儿都没有。

对那些采购商来说,他们才不管你老板姓啥,只关心明天能不能准时拿到货。荷兰人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注意到2019年之后安世发生的变化。

那一年,闻泰科技花了快三百亿把安世收了,然后把公司的重心一点点往中国搬。收购完了以后,安世在国内的封装测试全集中到广东东莞的工厂,那地方是安世全球最大的封测基地,承担着全球七成的封测活儿。宝马、大众这些顶级车企的核心零件,都是从那儿出来的。

荷兰强制接管中国芯片厂,却发现抢了个“空壳”?欧洲车企急了-有驾

再看欧洲那边,安世剩下的产能连三成都不到,干的还都是些低端活儿。就连荷兰总部的生产数据,都得靠东莞那边同步才能转起来。所以说,荷兰这次抢到手的,就是一个没发动机的漂亮车壳。

中国的反击快准狠

荷兰的托管方很快就尝到苦头了。接手才三个礼拜,荷兰总部就没法给全球客户发供货指令,每天损失两百多万欧元。这还只是开始。

荷兰强制接管中国芯片厂,却发现抢了个“空壳”?欧洲车企急了-有驾

十月四号,中国商务部发了个出口管制公告,禁止安世在国内的子公司和分包商出口功率器件、车规二极管这些关键产品。这一招,直接打在荷兰的七寸上。安世中国工厂每天三亿八千万颗的出货量,瞬间归零。

德国晶圆厂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半成品,没了中国的封测这“最后一公里”,就成了一堆废硅片。这哪是什么贸易战,这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断链”操作。

如果说官方的出口管制是釜底抽薪,那企业层面的动作就更绝了。十月十八号,安世中国发了个内部公告,全体员工只听国内公司的指挥,任何外部指示都可以拒绝。这等于公开宣布,荷兰托管的股权就是一张废纸,法律上的父子关系,在实际操作上已经彻底分家了。

欧洲车企坐不住了

荷兰强制接管中国芯片厂,却发现抢了个“空壳”?欧洲车企急了-有驾

芯片断供的连锁反应,比谁想的都快。安世半导体在汽车行业的分量太重了,有统计说,全球九千万辆车的产销都跟它有关。整个欧洲汽车工业一下子就炸了锅,宝马、大众、奔驰,连特斯拉都跑不掉。

有人问能不能找别家替代?想得美。汽车芯片的认证周期得半年到八个月,先不说成本要翻番,就算找到替代的,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到十月十七号,已经有十二家欧洲零部件企业因为缺芯片停工了,二十万个工作岗位岌岌可危。车企大佬们终于爆发了,十六家欧美主流车企史无前例地联合起来,给荷兰经济部写信,语气硬得很。

荷兰强制接管中国芯片厂,却发现抢了个“空壳”?欧洲车企急了-有驾

他们还给荷兰下了最后通牒:两周内不恢复供货,就联合抵制荷兰的农产品和花卉。这招够狠的,花卉出口可是荷兰的命根子,占GDP的百分之二点三。汽车巨头们就是要让荷兰明白,政客们玩地缘政治,不能拿他们的真金白银当牺牲品。

与此同时,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也在十月十六号发了个公告,说如果安世的问题解决不了,整个欧洲汽车制造业都得受影响。这摆明了是在警告荷兰,别为了自己的小算盘,让整个欧洲陪你一起遭殃。

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荷兰强制接管中国芯片厂,却发现抢了个“空壳”?欧洲车企急了-有驾

这场闹剧演了快二十天,给所有人都上了一课。在全球化分工这么细的今天,光有股权证书没用,真正的话语权在那些干实事的地方——工厂、生产线、封测基地。

荷兰政府动用政治手段,想强行切断产业链,结果发现自己只是握住了一张空头支票,还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这次“脱钩”预演,与其说是遏制了谁,不如说是暴露了自己有多脆弱。

它告诉全世界,真正的竞争力不只是实验室里的图纸,更在于那些日夜不停的生产线。想搞完全自给自足的产业链?既不现实也违背经济规律。在相互依存的全球体系里,基于规则和互信的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荷兰强制接管中国芯片厂,却发现抢了个“空壳”?欧洲车企急了-有驾

说到底,荷兰这次的操作,就像是抢了一辆豪车却发现没钥匙,还把真正会开车的司机给赶走了。车还是那辆车,可开不动了。而那些真正受伤的,是欧洲的工人和车企,他们才是这场政治游戏里最无辜的买单者。

你觉得这种强行切断供应链的做法,最后伤的到底是谁?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