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把氮化镓这条产线给掐了
通知发到比亚迪那边是说二七年彻底停掉
全球芯片格局里这家厂子向来是说一不二的
现在突然撤出确实让人愣神
GaN这种材料在功率器件里挺关键的
但台积电砍掉它就像扔掉半包没吃完的薯片
他们决策层可能觉得这玩意儿占着产能不划算
我翻了下他们去年的资本开支报表
三纳米以下制程的投入简直像黑洞
留给特色工艺的预算就变得很勉强了
比亚迪那边应该早有预案
新能源车用功率模块又不是只有一条技术路径
不过供应商突然甩手总归要手忙脚乱一阵
台积电这个举动让我想起老式收音机调台
旋钮咔哒一声就跳到下个频率
他们现在所有资源都在往最尖端的逻辑芯片倾斜
其他业务线说放就放
半导体行业永远在赌下一个技术风口
GaN或许还没等到爆发期就被判了死缓
你看他们财报里研发费用那个分配比例
先进制程吃掉了八成以上的蛋糕
剩下那点零头要养活七八个特色工艺团队
我猜他们内部开项目评审会的时候
GaN部门的人连PPT都不敢做太长时间
现在距离二七年还有两年多缓冲期
足够客户重新画板子改设计
但芯片行业最怕的就是产线突然断电
这事给整个供应链提了个醒
技术路线不能全拴在一棵树上
台积电的公告写得特别公事公办
就三行字说清楚停产时间点
多余的解释半句都没有
这种干脆利落反而让人心里发毛
仿佛在说我们连讨论都懒得讨论
比亚迪的采购总监现在应该正在给所有替代供应商打电话
手机通讯录都快划出火星子了
其实中芯国际和华虹那边早就有GaN产线
只是性能参数还得重新验证
汽车电子最讲究稳定性
换个芯片比给心脏做搭桥手术还麻烦
台积电这艘大船现在把所有压舱石都堆在甲板一侧
他们赌的是三纳米之后还能继续领先五年
至于那些被震落到海里的业务
连个救生圈都不会扔
台积电放弃氮化镓业务的消息传开时,多数人都在猜测技术瓶颈。
真相往往比想象更现实。
这个市场对台积电来说太小了。
小到让人提不起兴趣。
他们每月只做几千片氮化镓晶圆。
放在全年几百亿美元的总盘子里,这几千片就像洒在餐桌上的面包屑。
你甚至懒得弯腰去捡。
台积电决定放手了
真正让决策层拍板的还是钱
大陆同行英诺赛科把8英寸产线开动后
成本曲线直接俯冲
市场变成价格绞肉机
台积电被拖进消耗战
这时候后院还在起火
英伟达的AI芯片订单多到要用铲车装
每张订单的利润厚度能当枕头睡
先进封装车间亮着长明灯
产线负载率早就爆表
氮化镓业务是块风干腊肉
嚼着费劲还没油水
AI芯片那边整桌满汉全席等着上菜
这道选择题简单得像呼吸
不对 应该说根本不用选
台积电的决定让比亚迪措手不及。
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当初选择台积电代工,看中的就是他们只做制造不碰设计。
这种模式是保护技术秘密的保险箱。
车规级芯片关系到整车安全。
稳定和保密缺一不可。
核心技术泄露会引发连锁反应。
现在这个保险箱突然自己长脚了。
我忽然想起老式机械表里的游丝。
看似柔韧却能维持精密仪器的稳定。
代工协议本该是这样的存在。
现在游丝自己绷断了。
事情变得棘手。
车规芯片不是普通电子产品。
它的故障会直接指向人身安全。
当初签合同时反复确认过保密条款。
应该说重点检查过这部分内容。
现在看那些条款像过期罐头。
表面完好内里已经变质。
供应链这个环节忽然就断了。
比亚迪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和国内厂商合作这件事让人心里没底。
他们担心自己的设计会被别人拿走。
不合作的话核心零件可能就没了。
这就像汽车少了发动机。
商业世界从来都是这样。
利益才是永恒的主题。
巨头们调整战略往往只考虑自己。
下游的伙伴却要承担后果。
这种影响就像厨房里打翻的酱油瓶。
清理起来很麻烦。
台积电抽身离去
芯片业这潭水突然就活了
力积电那帮人应该正在会议室里搓手
大陆的工厂也闻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这种局面让人想起老房子突然空出来
邻居们都会探头张望
盘算着能不能多占块地方
考验是明摆着的
但机遇几十年也就这么一回
我总觉得行业格局要重新洗牌了
说不好具体会变成什么样
反正不会回到从前
空白市场是片刚解冻的荒地
野草比庄稼长得快
现在就看谁先撒下种子
半导体这个行当
风向变得比东京的天气还快
今天还在谈产能过剩
明天可能就缺货缺到心慌
台积电留下的空档
够好几家二线厂吃饱
大陆企业要是手脚够快
说不定能啃下块肥肉
这种事讲究个时机
错过了就得再等十年
我琢磨着下半年会很热闹
各家都要亮真本事
光靠画饼可填不饱肚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