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摩托和电动车要注意!多地开启“五选一”严查,车主却哭笑不得
哎,各位老铁,今儿咱们不聊车有多快,也不吹性能多猛,就聊聊咱每天出门最离不开的代步小工具——两轮电动车和摩托车。你说这玩意儿多方便?堵车不怕、停车不愁,充电还便宜,简直是城市通勤的“神器”。可为啥最近朋友圈里总有人唉声叹气,说自己“社死”了?原来啊,多地正在悄悄推行一项新整治行动,叫“五选一”劝导教育。听起来挺文雅,不罚款、不扣车,但真被逮住的车主,那表情真是哭笑不得,比罚钱还难受!这到底是咋回事?别急,今天我就以一个骑了十几年摩托车的老司机身份,跟大家唠唠这背后的门道。
先说说这“五选一”是啥新鲜玩意儿。过去骑电动车违规,要么口头警告,要么直接开罚单,50块不多,咬咬牙也就交了。但现在不一样了,广东、北京、江苏等地的交警叔叔们玩起了“柔性执法”,你要是没戴头盔、闯红灯、逆行或者走机动车道,被抓现行后,不好意思,罚款可以免,但“体验式教育”必须安排上!具体怎么个体验法?就是从五个选项里任选一个:第一,穿上小马甲,当15分钟交通志愿者,现场执勤;第二,老老实实抄写一遍交通安全法规,字迹工整才算数;第三,举着宣传牌站15分钟,还得主动去“教育”下一个违规的哥们儿;第四,在劝导点老老实实看15分钟以上的警示教育视频;第五,也是最“致命”的一条——发朋友圈或微博,集满10个赞,并转发到5个聊天群。怎么样,是不是光听着就觉得脸皮发烫?
说实话,我一开始听说这事儿也乐了,觉得这不就是变相“社死”嘛!可仔细一琢磨,这招儿其实高明得很。你想啊,过去罚50块,很多人不当回事,交完钱转头继续闯红灯。但现在呢?让你当众“出丑”,尤其是发朋友圈集赞这条,简直是精准打击当代年轻人的“社交软肋”。我一朋友就在东莞中招了,他选择的是发朋友圈,结果整个家族群、同学群、同事群都被他刷屏了,评论区全是“哈哈哈”和“活该”,他老婆更是直接在下面留言:“今晚跪键盘!”你说这教训深刻不深刻?估计他这辈子都忘不了戴头盔的重要性了。
当然,也有人吐槽说这太“羞辱式执法”了,不够人性化。但我觉得吧,交通规则本就不是儿戏,安全面前没有小事。你逆行一次,可能就躲过了一次事故,但十次、百次呢?概率累积起来,风险就大了去了。而且,这种“五选一”至少给了违法者一个选择权,不像过去一刀切地罚款,反而更容易让人接受。你看那些选择抄法规的,一边写一边念叨:“非机动车应当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这不就是最好的普法课堂吗?比干巴巴的宣传册管用多了。
再说说这背后的大环境。为啥现在各地突然加大整治力度?很简单,新国标落地后,管理必须跟上。以前电动车标准混乱,速度、重量都没个谱,现在明确了,那就得按规矩来。像陕西4月起就规定无牌车禁止上路,黑龙江和河南漯河也明确要淘汰超标车和改装车。这些车本身就不合规,安全隐患大,早晚得清退。所以,与其到时候被强制报废,不如现在就规范起来。作为车主,咱得有这个觉悟,别总想着钻空子。
最后,回到咱们标题说的“哭笑不得”。车主们“哭”,是因为违规被罚,面子挂不住;“笑”,或许是因为这种处罚方式确实新颖,甚至有点可爱。但归根结底,遵守交规才是避免“哭笑不得”的唯一正解。你说你规规矩矩戴头盔、不闯灯、不逆行,交警见了都得给你点赞,哪还会轮到你做选择题?所以啊,与其担心被“社死”,不如从今天开始,做个文明守法的好骑士。
话说回来,你觉得这“五选一”是进步还是形式主义?如果是你,被抓了会选哪个?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