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重庆热得像火炉,可偏偏有一百多台房车从全国各地哼哧哼哧地开进了彭水苗寨的山沟沟里。
这不是普通自驾游,而是一场叫“全国汽车露营集结赛”的稀奇比赛。
别看名字这么长,其实规矩就一条:不准快,只准准!
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的老司机们,这回不拼速度,改拼“时间管理”,谁按点到达谁就赢。
一位天津来的大哥咧着嘴笑:“这比赛忒适合我,我媳妇老说我开车太磨叽,这下可找到组织了!”
比赛还没发车,一群人就围着GPS设备研究路线图。
这次比赛分两天跑,头一天要开160公里,第二天81公里。
听起来不难?
难就难在每段路都卡着标准时间,早到罚分,晚到也罚分。
一位戴遮阳帽的上海阿姨一边戳导航屏一边嘀咕:“哎呀嘛,这比上班打卡还严格,我老板都没这么较真过!”她老公在旁边乐:“你就当公费旅游还带计时功能,多划算!”
头一天的路线简直是条宝藏旅游线。
车子刚开出去没多久,蚩尤九黎城的尖顶就从山腰探出来,苗族风格的建筑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不少车手赶紧靠边停车拍照,一位浙江来的小姐姐举着自拍杆嘟囔:“这背景不发朋友圈亏大了!”接着车队沿着乌江画廊慢慢晃悠,江水绿得跟翡翠似的,对面山上飘着薄雾,有人开玩笑说这简直是“山水版空调房”。
越往山里开,风景越带劲。
鞍子苗寨的石磨岩长得跟千层饼似的,罗家坨苗寨的吊脚楼歪歪扭扭却格外顺眼,周家寨的稻田被风吹得沙沙响。
每到一个打卡点,工作人员都笑着给车手们盖章,那架势跟集邮似的。
一位北京来的爷们儿擦着汗说:“我这辈子收集过邮票、硬币,头回收集打卡章,还挺上头!”
第二天往摩围山方向开,山路弯弯绕绕跟过山车似的。
阿依河景区两岸的竹子密得能挡太阳,黄家镇的红军历史陈列馆里安安静静,有人看着展品直点头:“当年红军走的路可比咱们这难多喽。”最后一段往星空营地开的路上,车队排成长龙慢慢爬坡,远处看去像一串彩色蚂蚁。
最逗的是晚上的露营趣味赛。
城里来的大伙儿跟着苗家姑娘学唱山歌,调子跑得能拐十八个弯。
扔飞盘的项目玩成了“空中杂技”,有个老兄每次都能把飞盘扔到树上,惹得大家笑作一团。
天津来的那位大哥居然在竹铃球比赛里拿了冠军,领奖时他举着奖品——一坛子苗家自酿米酒,嗓门洪亮:“这可比我们那儿二锅头带劲多了!”
赛场外边更热闹。
户外装备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帐篷、炊具,有个摊主现场演示自动充气帐篷,结果帐篷“噗”地一下炸开,把他包成了饺子,围观群众笑得直拍腿。
露营集市上飘着烤糍粑的香味,一位大妈边翻面边唠叨:“咱们苗家的糍粑吃了不长胖,信我准没错!”好几个车手真的信了,一口气买了三五袋。
其实这场热闹比赛来头不小,是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搞的正规赛事,专门挑中彭水这块风水宝地。
彭水这几年可算出名了,摩围山营地刚评上五星级汽车营地,相当于露营界的五星级酒店。
重庆体育局的负责人说了,这种比赛既能让大家玩得开心,又能带动旅游发展,属于“快乐经济”的典型代表。
别看现在这么热闹,当初筹备可费老大劲了。
路线设计改了七八遍,就为找到最美还最安全的路线。
工作人员跑遍每个打卡点测试信号,生怕GPS计时出问题。
就连比赛用的山歌教材都请苗寨长老反复校正,不能把传统文化教走样了。
这些幕后故事是一位本地工作人员透露的,他指着脸上的晒痕说:“看看我这肤色,比参赛选手还像户外爱好者!”
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吸引的可不只是赛车爱好者。
好多原本对汽车比赛没兴趣的人,听说这是“旅游型赛事”都跑来凑热闹。
有位从主城赶来的大姐说得实在:“什么拉力赛不拉力赛我不懂,但能跟着路线逛遍彭水美景,这机会可不能错过!”她拿着路线图到处找苗族阿姨学刺绣,比赛结束时已经能绣出像模像样的蝴蝶了。
比赛结束后车队陆续离开,不少车手约着下次还要来。
一位上海车手一边收帐篷一边感慨:“我比过那么多赛,头回遇到完赛还舍不得走的。”他的导航屏幕上还留着比赛路线图,显示这两天总共跑了241公里,平均时速55公里——这个速度刚好能把风景看进心里,把欢笑留在山中。
彭水的青山绿水间,那些彩色的房车渐渐变成小点,但苗寨的鼓声和笑声还在山谷里飘着,等着下一批会“精准旅游”的聪明司机。
这篇文章想让大家都营造出积极向上又健康的网络环境,绝对不能有那种低俗的东西或者不好的信息。要是谁侵犯了别人的权益,就得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把事情处理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