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500块跑600公里」的瓜,到底是咋回事?

车圈「500块跑600公里」的瓜,到底是咋回事?-有驾

最近车圈一个「500块跑600公里」瓜冲上了热榜,本来这样的事情不愿意多讲,不太高级,但很多圈外的朋友来问我,我也就简单发发。


最开始的起因其实是微博上很多汽车大V发了一些吐槽,比如这位社交平台上发了个投票:


车圈「500块跑600公里」的瓜,到底是咋回事?-有驾


“接到了一个试驾邀请,车马费500,2个名额,需要出视频。研究了一下,至少需要开6h,将近600km。各位投个票吧,去不去?”


这条看似普通的吐槽,本没什么,但吐槽的多了,就意外点燃了整个车圈。大V们相继发布了类似的博文,圈里纷纷转发评论,话题就迅速出圈,数码、科技、汽车大V下场点评,也就冲上热榜了。


当然,这件事儿我们也算是了解一二。


因为毕竟也在这个行业,这家车企也还有一些朋友在,姑且就叫它S车企吧。


经过多方求证,这家S车企策划了一场从北京到厦门的媒体试驾接力赛,为期半个月,分七个批次进行:


第一批:10月31日-11月2日,某地-北京

第二批:11月2日-4日,北京-济南(408km)

第三批:11月4日-6日,济南-郑州(447km)

第四批:11月6日-8日,郑州-合肥(558km)

第五批:11月8日-10日,合肥-武汉(377km)

第六批:11月10日-12日,武汉-南昌(346km)

第七批:11月12日-14日,南昌-厦门(680km)


车圈「500块跑600公里」的瓜,到底是咋回事?-有驾


这样的试驾安排本没什么,过去很多汽车品牌会办这样的接力试驾活动,无非是一个大的试驾项目,分批邀请博主、用户和媒体、经销商朋友们进行试驾体验。


可能大家会根据不同的日程安排,分拨加入到不同的批次中。


这次被邀请的一些就在最后一个批次。


这种长距离试驾接力赛在汽车圈其实并不罕见,为什么偏偏这次炸了锅?


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距离,我贴一下大家的评论,就可以知道大家关心什么:


车圈「500块跑600公里」的瓜,到底是咋回事?-有驾
车圈「500块跑600公里」的瓜,到底是咋回事?-有驾
车圈「500块跑600公里」的瓜,到底是咋回事?-有驾
车圈「500块跑600公里」的瓜,到底是咋回事?-有驾
车圈「500块跑600公里」的瓜,到底是咋回事?-有驾
车圈「500块跑600公里」的瓜,到底是咋回事?-有驾


这个事情就不多做评论了,简单说几个基本事实吧,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这个S品牌我也参加的不多。过去我们也支持过不少次这个品牌的拍摄、上市、高管见面和沟通会等等,我问了下之前同事,过去一直没有这样的费用。所以基本是用爱发电支持的品牌。


但听说这次,他们内部做了改革,设立了这个费用,本意是给大家也谋点福利,提升互动积极性,这对于他们内部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意。但因为媒介在邀约沟通中特意强调了「500元」,反而让大家觉得受到了侮辱,最后变成了这个结果。


其实从大的环境看,费用可能也不是主要的原因。跨国车企一般都没有这样的制度,但大家还是愿意参加他们的活动。


整体上我认为还是公关策略或者说沟通出现了问题,有些品牌也很苦,但大家还是愿意共克时艰,支持一下。


过去,机构媒体参加这样的品牌活动,出个三四天的差拍出一个视频节目,基本也不是图这个去的,还是要看这次产品值不值得关注,能产出什么样的内容。现在自媒体时代确实完全变味儿了。


这两年行业极度内卷。跨圈也成为常态,数码博主都想进入车圈吃上一口,汽车博主有的也想跨圈进入数码搞点东西,其实这也是内卷竞争后的结果。


事情闹到这样的结果,恐怕是品牌方和公关公司都始料未及的。

END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