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报道:荷兰突袭中国芯片企业,或将迅速冲击美国汽车行业!

荷兰一份接管令一出,整个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在几周内就吓得不得了,警钟已经敲响了。

据路透社报道,汽车创新联盟的CEO约翰·博泽拉最近提醒大家,要是汽车芯片的出货不能快速恢复,美国和不少国家的汽车制造都会遭遇很大麻烦。

10月中旬,全球汽车行业遭遇的供应链危机比起疫情时期还要严重。荷兰对中国背景的安世半导体(Nexperia)的收购引发了连锁反应,这种影响正在迅速扩散开来。

路透社报道:荷兰突袭中国芯片企业,或将迅速冲击美国汽车行业!-有驾

地缘政治撕裂供应链

这次危机的源头其实可以追溯到2024年年底,那会儿,美国把闻泰科技列入了“实体清单”。

因为安世半导体是闻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美方在9月29号公布的“穿透规则”将安世半导体也纳入了管控对象。

荷兰方面紧接着在9月30号对安世半导体的资产进行了冻结,而在11月12号宣布接管了这家公司。

路透社报道:荷兰突袭中国芯片企业,或将迅速冲击美国汽车行业!-有驾

路透社说,荷兰这步动作,是在美国不断施加压力之后才采取的。

中方也是挺快的反应了,10月4号那天,中国商务部就发出了出口管制的通知,限制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子公司出口一些特定的元件。

路透社报道:荷兰突袭中国芯片企业,或将迅速冲击美国汽车行业!-有驾

全球汽车业拉响警报

在汽车芯片这块,安世半导体挺有位置的。根据汽车创新联盟的资料,他们供应的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占全球市场的30%左右,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主要汽车厂商。

这个联盟已经发出了紧急警报,要是芯片供应中断,不能及时解决的话,美国的汽车厂最快可能在11月开始受到影响。

路透社报道:荷兰突袭中国芯片企业,或将迅速冲击美国汽车行业!-有驾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也确认了制造行业或许会遭遇挺大的麻烦。

大众和宝马都已经承认,正是在评估供应方面的潜在风险。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称,欧洲汽车行业可能会遭受超过200亿欧元的损失,数以万计的工作岗位也受到影响。

路透社报道:荷兰突袭中国芯片企业,或将迅速冲击美国汽车行业!-有驾

基础芯片的不可替代性

和大家普遍的想法不太一样,其实在汽车产业链上,最核心的并不一定是那些高端的处理器,而是由安世半导体生产的基础芯片。

现代汽车配备了数百个电子控制单元,像发动机管理系统和安全气囊,都是靠这些芯片来支撑的。

路透社报道:荷兰突袭中国芯片企业,或将迅速冲击美国汽车行业!-有驾

新能源车里用的芯片比传统燃油车多出三倍还多,而且车规级芯片对稳定性要求特别高,短时间内是没法被取代的。

供应链的多米诺效应

危机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按照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的说法,要是真的到10月底还没搞定这事,欧洲的汽车行业至少得停摆三个月。

路透社报道:荷兰突袭中国芯片企业,或将迅速冲击美国汽车行业!-有驾

大众汽车说,他们的芯片库存,只能维持三周左右,德国的主要工厂已经快要停工了,局势挺不妙。

福特、通用这些全美汽车大佬们,得靠11月开始北美的工厂不得不停产,情况也是相当紧张。

精准打击供应链要害

中国的反制招数可真挺击中要害的,不光调整了稀土出口的配额,商务部还对安世半导体在国内的生产线采取了管控行动。

路透社报道:荷兰突袭中国芯片企业,或将迅速冲击美国汽车行业!-有驾

这套组合拳的威力挺明显的,毕竟安世半导体70%的产能都在中国,而且中国还掌握了全球85%的用于半导体的重稀土工业。

到了10月中旬,安世半导体就已经向20多家汽车厂家发出了停止供货的信号。

路透社报道:荷兰突袭中国芯片企业,或将迅速冲击美国汽车行业!-有驾

三方博弈的困局

安世半导体危机陷入了无解的一个三方困境中:

美国坚持“穿透规则”,对中资企业实行严苛管控;荷兰作为盟友,也得为此付出代价。而中国方面则坚决认为,这就是违反市场原则。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5年《世界经济展望》的预估,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大概只有3.2%,不断加剧的贸易碎片化也会对整体发展起到限制作用。

路透社报道:荷兰突袭中国芯片企业,或将迅速冲击美国汽车行业!-有驾

供应链重构的必然

这次危机其实就是全球化趋势减缓的一个缩影。依照IMF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可能会降到2.9%,也比2024年的3.5%要低一点。

当荷兰用这样的方式去挑战现有的商业规则时,整个全球产业链正面临着一场深层次的重组。任何试图以技术垄断来违背市场规则的举动,最后都难免会自食其果,遭到反噬。

路透社报道:荷兰突袭中国芯片企业,或将迅速冲击美国汽车行业!-有驾

这场角逐中,也展现了全球产业链分工和地缘关系之间激烈的碰撞。荷兰虽表明了愿意谈判,但要解决危机,还是得靠各方的妥协和智慧共同出谋划策。

你觉得这次事件会让荷兰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