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现象挺有意思的,就是吉利旗下的新能源系列“吉利银河”,感觉就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从去年一亮相开始,推出一款车就火一款,订单多得都快忙不过来了。
很多人都纳闷,现在新能源车竞争这么激烈,新品牌多如牛毛,凭什么吉利银河就能做到一炮而红,还能接二连三地成功?
前不久在成都车展上,吉利汽车销售公司的副总经理关久旸跟记者们聊了聊,算是把他们家的“独门秘籍”给公开了。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好好分析一下,吉利银河到底是怎么把车卖成“爆款”的。
这第一个关键点,也是最核心的一招,就是吉利银河非常清楚普通老百姓到底需要一辆什么样的车。
关久旸说,现在市面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也就是十几万到二十几万的家用轿车和SUV市场,用户的需求其实并没有被完全满足。
这话怎么理解呢?
就是说,我们大多数人买车,图的就是个实在。
我们希望车子空间大一点,能舒舒服服地带上一家老小;希望它省油省电,毕竟现在养车成本不低;还希望它开起来安全、用起来方便。
但很多车企在造车的时候,要么过分追求一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要么就是在关键地方省成本,总让人觉得差了点意思。
吉利银河的做法就不一样,它选择直接杀进这个竞争最激烈的“主流市场”,但它不是来陪跑的,而是带着“高一个级别”的产品来的。
这就好比大家都还在用算盘的时候,它直接拿出了计算器。
他们推出的所有车型,比如银河A7和银河M9,都是在一个叫做GEA的全新纯电架构上开发的。
这个“架构”听起来很专业,说白了就是汽车的“骨架”。
以前很多新能源车,其实是在原来烧油的汽车底盘上改造的,这就像是把一间老平房改成楼房,怎么改都别扭,空间利用不好,安全性也有限。
而吉利这个GEA架构,从设计之初就是为新能源车量身定做的,电池放在哪最安全、电机怎么布置最合理、车内空间怎么做到最大,这些问题都提前考虑得明明白白。
所以我们能看到,新上市的银河A7,明明定位是紧凑型家轿,但它的轴距做到了2845毫米,这都快赶上一些中型B级车的空间了,后排坐三个人一点都不挤。
更厉害的是,作为一辆插电混动车,它在没电当油车开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才2升多,满油满电能跑超过2100公里。
大空间、超省油、还没里程焦虑,这不正是我们普通家庭买车最看重的几点吗?
吉利银河就是用这种实实在在、领先同级的产品力,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心。
第二个原因,是吉利背后强大的整体实力,这是一种看不见但非常重要的力量。
造车是个极其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成千上万个零件的采购、先进技术的研发、精密高效的生产制造,还有最后的市场营销。
如果一个公司的内部各自为战,沟通效率低下,那就算有好点子也很难变成好产品。
关久旸提到,吉利整个集团在供应链、研发、制造和营销这些环节上,协同效率非常高,大家的目标都非常一致,就是要把好车尽快造出来交到用户手上。
这种高效协同带来的结果就是“快”。
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车,吉利能很快做出反应,并且迅速把产品推出来。
比如银河A7,上市才14天,交付量就突破了一万台;而更大更高端的银河M9,刚开始预售,24小时内就收到了4万台的意向订单。
这种速度,背后靠的就是整个吉利体系这台巨大机器的顺畅运转。
从一颗螺丝钉的采购,到一条代码的编写,再到一台车的总装下线,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才能支撑起如此惊人的“银河速度”。
第三点,也是让吉利银河的车显得特别“划算”的关键,就是集团内部的技术共享和规模效应。
我们都知道,现在汽车上那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高性能电驱系统,研发起来都特别烧钱,这些成本最后都会摊到车价上。
但吉利集团家大业大,旗下有很多品牌,它在很多核心技术上进行了集团层面的整合。
简单来说,就是集团花大力气研发出来的最顶尖的技术,比如“雷神电驱”、“神盾电池”、“AI数字底盘”还有和魅族合作的“Flyme Auto智能座舱”,这些好东西,集团内的品牌都可以共享使用。
这样做的好处太明显了。
首先,避免了每个品牌都自己搞一套,省下了大量的研发经费。
其次,因为整个集团都在用同样的技术和零部件,采购量巨大,就能把单个零件的成本压到很低。
这就让吉利银河有底气把很多原本只在三四十万甚至更贵的车上才有的高端配置,下放到十几万、二十几万的车型上。
比如即将正式上市的银河M9,定位是“AI旗舰大六座SUV”,它不仅有三电机四驱,能实现一些高端车才有的“华尔兹掉头”(在狭窄地方轻松转向)、“漂移泊车”等功能,它的智能座舱还能像个私人助理一样,主动学习你的用车习惯。
这些技术放在20-25万这个价位,竞争力可以说是相当强悍。
吉利把最先进的技术用亲民的价格带给消费者,让大家觉得这车买得值,这就是它能成为爆款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车卖得太火也带来了一些“甜蜜的烦恼”,那就是产能跟不上了。
据关久旸透露,生产银河A7和银河E5的贵阳基地,日产能已经提升到了600台,但依然供不应求。
生产银河M9的钱塘基地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不过,吉利方面也表示正在全力提升产能,会尽快让订车的用户提到新车。
从8月份银河品牌单月销量超过11万辆,同比增长173%这个数据来看,吉利银河的这套打法确实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也为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时代如何打造受大众欢迎的好产品,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