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落地就当二手车卖?省了 30% 的钱却坑哭买家,这泡沫终于炸了!

老铁们,最近有没有刷到过这种车?新车膜还没撕,里程表刚跳 50 公里,挂着二手车牌子,价格比 4S 店便宜三成!
销售拍着胸脯说:“这就是新车,就过了遍户,捡漏的机会!” 前两年这玩意儿火得一塌糊涂,有人靠这省下好几万,还偷偷乐。
可现在呢?投诉量暴涨 127%,不少人买完就傻眼 —— 保修没了,维权无门,甚至查出是试驾车改的里程表!
这 “零公里二手车” 的泡沫,说炸就炸了!
刚落地就当二手车卖?省了 30% 的钱却坑哭买家,这泡沫终于炸了!-有驾
新车变二手,中间藏着多少猫腻?
说白了,这 “零公里二手车” 就是个穿马甲的怪胎。
正常二手车是人家开旧了卖,它是刚从工厂拉出来,没上牌先过户,愣生生把新车变成 “二手”。
为啥这么折腾?这里面全是套路。
车企压库压得喘不过气时,就玩起 “左手倒右手”—— 让经销商先把车买下来上牌,再以二手车名义低价甩卖,账面上看销量上去了,实际是自欺欺人。
去年某新势力靠这招把销量 “做” 到了 15 万辆,其中三成都是这种 “幽灵车”。
刚落地就当二手车卖?省了 30% 的钱却坑哭买家,这泡沫终于炸了!-有驾
更损的是政策套利。
有些城市对新能源二手车不限牌,经销商就把新车先上外地牌,再转回来当二手卖,既能躲开限牌,还能套取地方补贴。
一辆 30 万的车,这么倒腾一下能多赚 2 万,可买家拿到手的车,保修直接打五折,因为 “首任车主权益” 没了。
你以为捡便宜?其实是跳进坑里
张大哥去年买了辆 “零公里” 的小鹏 X9,33 万到手,比新车省了 6 万。可上个月车机黑屏,去 4S 店保修,人家查了记录说:“这是第三手车了,首任车主早就过保了!”
原来这车先是经销商上牌,又过户给 “黄牛”,到张大哥手里已经三手,所谓的 “零公里”,不过是调表后的假象。
这还不算最坑的。
有位粉丝买了辆 “零公里” 的深蓝 SL03,后来发现底盘有划痕,4S 店拆开一看 —— 电池组换过!
原来这车在运输时撞过,经销商修修补补就当新车卖,二手合同里只字不提,打官司都赢不了,因为 “二手车默认不保修重大事故”。
刚落地就当二手车卖?省了 30% 的钱却坑哭买家,这泡沫终于炸了!-有驾
现在这泡沫破得哗哗响。
上半年全国 “零公里二手车” 投诉里,70% 是 “实际里程与宣传不符”,20% 涉及 “隐瞒事故”,还有 10% 更绝 —— 根本就是试驾车改的里程表,方向盘都磨出包浆了,愣说 “刚落地”。
买车想避坑?记住这三招
别信 “零公里” 的鬼话。
新车就是新车,必须从 4S 店提,手续齐全,发票、合格证、一致性证书一个不能少。
凡是说 “先过户再提车” 的,全是耍流氓,转身就走别回头。
查记录要像侦探破案。
就算真是二手,也得查 “机动车登记证”,看看过户次数,再上 “车 300” 查维保记录,试驾车、运损车一查一个准。
特别注意,新能源汽车一定要查 “首任车主协议”,没有这个,电池终身保修就是空谈。
刚落地就当二手车卖?省了 30% 的钱却坑哭买家,这泡沫终于炸了!-有驾
价格低得离谱的别碰。
新车优惠 3 万以内正常,超过 5 万就得打问号。
某经销商朋友跟我说漏嘴:“真正的好车不会当零公里二手卖,能这么甩的,不是有问题就是想坑你。”
这泡沫炸了才好
说实在的,“零公里二手车” 崩盘,对咱消费者是好事。
它本来就是车企自欺欺人、经销商耍小聪明搞出来的怪胎,现在监管出手整治,那些靠歪门邪道过日子的企业该醒醒了。
买车就图个踏实,新车有新车的保障,二手有二手的行情,耍花招骗钱的,早晚得栽跟头。
老铁们要是遇到这种 “零公里二手车”,别犹豫,直接举报 —— 市场干净了,咱买车才放心!
你身边有人买过这种车吗?评论区说说你的经历,让更多人避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