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疯了。
或者说,上汽通用,终于开窍了。
16.99万起,一台车长超过5米,纯电续航300公里,综合续航1400公里的增程B级车,叫至境L7。讲真,我看到这个价格的第一反应,是去看了一眼日历,确认今天不是愚人节。然后我又去查了一下上汽通用的股票,看看是不是管理层不装了,摊牌了,准备一把梭哈之后就去天台集体cosplay蝙蝠侠。
因为这个价格,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餐厅的煤气罐给拧开了,高喊一声“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然后自己叼着根烟,笑嘻嘻地看着所有人惊慌失逃。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别克这个至境L7,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熄了之后还揣进了兜里。
咱们讲点道理,虽然现在的车圈突出一个不讲道理。这个市场里,所有人都杀红了眼,但大家之前还维持着一种微妙的体面。你降八千,我送点配置;你搞个大沙发,我弄个大冰箱。就像两个武林高手过招,嘴上说着“承让”,手上还在比划着精妙的招式。
别克这一招,叫什么?
这叫“雷电法王杨永信”,直接电疗,不走流程。所有花里胡哨的,所有品牌溢价,所有关于“豪华感”的玄学,在16.99万这个数字面前,都显得有点可笑。这是一种典型的“我预判了你的预判”之后的自爆式攻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我们来解构一下这台车,不,这个16.99万的“压缩毛巾”,看看它泡开之后到底是什么。
首先是那个“真龙”增程系统。你听听这名字,真龙。现在车企起名都这么玄幻吗?下一步是不是就是“麒麟”电池,“朱雀”座舱,“白虎”底盘,凑齐了四圣兽就能召唤神龙许愿销量第一?但抛开这中二的名字,数据是实打实的。亏电和满电加速差异小于0.1秒。
这句话才是核心。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早期增程车的中年人,我跟你们说,增程车主最怕的是什么?不是续航,是心态。是那种电量低于30%之后,发动机突然“嗷”一嗓子介入,车子抖得像帕金森,动力软得像刚跑完五公里,那种深深的无力感。那种感觉就像你手机电量飘红,整个人都开始焦虑。别克的这个“满电亏电一条龙”,就是要治好你的精神内耗。说白了,就是让你忘了自己开的是个增程,让你以为自己开的是个纯电。这很重要,对于用户体验来说,这比你多几十公里续航重要得多。
再说那个“逍遥智行”和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又是一个武侠小说里的名字,逍遥派是吧,是不是还得配个凌波微步?
自动驾驶这个东西,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魔幻的阶段。各家都在吹自己的模型多牛逼,算力多高,能识别多少东西。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回避了一个终极问题: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英伟达,而在山东聊城的老头乐。
只要有一个老大爷,骑着他那辆无视交规、走位堪比道诡异仙的老头乐,突然从路口闪现出来,你所有的AI大模型、激光雷达、高精地图,都得集体喊一声“坏了菜了”。大爷们才是检验智能驾驶的唯一真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别克吹的那个什么“无断点”城市NOA,能过ETC,我信。但它能不能在一个三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从容应对突然逆行冲出来买菜的大妈,这才是灵魂拷问。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然后是座舱,高通8775P芯片,50吋AR-HUD。是是是,我知道,这些都很牛。但现在这些东西就像是方便面里的调料包,人人都有,无非是你的酱包大一点,我的粉包多一点。真正拉开差距的,是那些莫名其妙的细节。
比如那个“节能型哨兵模式”。这玩意儿简直是典中典。特斯拉的哨兵模式好用吧?好用。费电吧?巨费电。一晚上掉几十公里续航,比我熬夜看球还伤身体。别克搞这个“节能型”,说明他们真的去研究用户在骂什么了。这就是一种“开窍”,一种“悟了”的表现。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还有那个四座全功能悬浮层座椅,Nappa真皮。讲真,别克在搞这些“传统豪华”上,确实有一手。就像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大厨,突然跑去路边摊卖蛋炒饭,虽然环境变了,但他炒出来的饭,那个火候,那个颠勺的姿势,还是有传承的。这台至境L7的内饰,就是这种感觉。它可能不够科幻,不够极简,但那种让你坐进去就不想动的舒适感,是刻在别克基因里的。
所以,把这些东西串起来看,你就明白了。别克这次不是在发布一款新车,它是在进行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它用一个C级车的尺寸,塞进了一套没有精神内耗的增程系统,一套听起来很牛逼的智能驾驶,一个堆满了料的数字桑拿房,然后用一个B级车的价格,不,用一个A+级车的价格,砸向了市场。
同行看了也得傻。
比亚迪汉、深蓝SL03、零跑C01,这些直接的对手,现在估计正在开紧急会议,讨论要不要把自家老板也祭天换销量。而那些合资品牌,比如凯美瑞和雅阁,看到这个价格,估计当场就得哭晕过去。以前大家还能说,我们有品牌,我们有底蕴。现在别克直接把底裤都扯了,告诉你我的底蕴就值这个价,就问你怕不怕?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我不过了,你也别想好。这背后是一种深刻的战略转型。别克这个品牌,曾经是“中产”、“商务”、“舒适”的代名词。我小时候觉得,开君威的都是大老板。但现在,这些标签都成了枷锁。年轻人觉得你老气,中年人觉得你不够智能。
所以至境L7必须“发疯”。它必须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撕掉自己身上的旧标签,然后贴上“性价比”、“颠覆者”、“技术流”这些新标签。哪怕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会流血,会亏本。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台“六边形战士”,会大卖吗?
我持谨慎的悲观。
因为中国的汽车市场,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讲道理、讲性价比的地方。这里面充满了“品牌玄学”和“用户信仰”。会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说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很奇怪。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说内饰粗糙他会告诉你这叫极简。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我那台老GL8开了这么多年,小毛病一堆,但我就是舍不得卖。
至境L7现在面临的,就是这种玄学困境。它什么都好,好得不像一台别克。但也正因为它太好了,太有性价比了,反而可能会让那些传统的别克用户感到陌生。而那些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他们脑子里的购物清单里,可能根本就没有“别克”这个选项。
这是一个悖论。别克造出了一台可能不是“别克用户”会买的车。这就是重塑品牌的代价。
但无论如何,这场戏是好看起来了。当一个曾经的体面人,也开始脱下西装,拿起板砖,冲进小巷子里互殴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时代真的变了。
加大加大加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反正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神仙打架,凡人看戏,顺便还能捡点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