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车企逆袭,成赚钱主力,老牌国企陷合资困局

最近,各大上市车企都陆陆续续交出了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这就像是学校期中考试放榜,几家欢喜几家愁,热闹得很。

咱们普通老百姓一看,发现这里面的门道还真不少。

最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的是,咱们国家这些造车的企业,一个个看起来都红红火火,新车发布会一个接一个,但真要比起谁最会赚钱,场面就有点尴尬了。

很多车企忙活了大半年,赚的钱还不如给他们供应电池的宁德时代一家多。

民营车企逆袭,成赚钱主力,老牌国企陷合资困局-有驾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为什么有的车企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里大把捞金,而有些家大业大的老牌国企,反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这份半年报,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变革。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机制灵活、敢打敢拼的民营车企,正在成为整个行业里最会赚钱的主力军,而过去长期依赖合资品牌“躺着赚钱”的一些老牌国企,似乎正在因为这种依赖而承受转型的阵痛。

咱们先来看看那些赚钱赚得最厉害的“学霸”们。

从公布的数据看,利润榜的前三名,分别是比亚迪、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

民营车企逆袭,成赚钱主力,老牌国企陷合资困局-有驾

有意思的是,这三家都是民营企业。

比亚迪上半年净利润高达155.1亿元,稳坐第一的宝座。

它不光利润高,营收也达到了3712.8亿元,而且是为数不多的营收和利润双双增长的企业。

比亚迪能这么赚钱,秘诀其实也挺简单,就是规模效应。

上半年它卖了214.6万辆新能源车,同比增长了三成还多。

车卖得多了,就像咱们去批发市场进货,量大自然价优,各种成本都能摊薄。

所以,即使现在汽车市场价格战打得这么厉害,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依然能保持在20.35%这个很高的水平。

民营车企逆袭,成赚钱主力,老牌国企陷合资困局-有驾

更让人佩服的是,比亚迪在研发上特别舍得花钱,上半年投了309个亿,比它赚的净利润还多了一倍。

这说明人家不光是会赚钱,更是在为未来投资,想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排在第二的是吉利汽车,上半年净利润有92.9亿元。

不过看报表会发现,它的利润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4%。

很多人一看这数据可能觉得吉利是不是不行了?

其实这里面有个小插曲。

因为吉利去年同期卖掉了一部分资产给法国雷诺公司,所以有一笔一次性的额外收入,导致去年的基数特别高。

民营车企逆袭,成赚钱主力,老牌国企陷合资困局-有驾

如果咱们把这种偶然因素去掉,只看它老老实实造车卖车的核心业务,那它的盈利能力其实是大大增强了。

扣除一些非经营性因素后,吉利的核心净利润达到了66.6亿元,和去年同期的33亿元相比,直接翻了一倍,增长了102%。

这才是它真实力的体现。

而且吉利的新能源车卖得越来越好,销量猛增了126%,已经占到总销量的一半以上,说明它的转型非常成功,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

排在第三的长城汽车,上半年也赚了63.37亿元。

虽然它的总销量不如比亚迪和吉利,但它走的是一条“少而精”的路子,侧重于卖那些价值更高的车型。

根据统计,长城汽车上半年的单车平均指导价达到了17.05万元,比去年还贵了一些。

民营车企逆袭,成赚钱主力,老牌国企陷合资困局-有驾

车卖得贵,利润空间自然就大。

不过,也需要看到,长城的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说明这条高端路线也面临着不小的竞争压力。

除了这三家,还有一匹黑马是赛力斯,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了81.03%,是所有车企里增幅最大的。

原因也很直接,就是产品结构优化了。

去年它主要靠走量的问界M7,今年则是更高端的问界M9和M8成了销售主力,车卖得贵了,公司的毛利率也跟着水涨船高,赚钱能力自然就上去了。

看完了这些春风得意的民营企业,咱们再把目光转向那些曾经的行业巨头,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老牌国企。

民营车企逆袭,成赚钱主力,老牌国企陷合资困局-有驾

这些年,汽车市场最大的趋势就是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咱们自主品牌的车越来越受认可,而过去很吃香的合资品牌,因为在新能源转型上慢了半拍,市场份额被不断挤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那些过去主要靠合资品牌贡献利润的国企,日子就变得艰难起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广汽集团。

它的半年报数据确实有点让人揪心,净利润亏损了25.4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200%。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就是因为它下面的合资品牌卖不动了。

数据显示,广汽本田、广汽传祺的销量都下滑了两成以上,就连它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也出现了下滑。

民营车企逆袭,成赚钱主力,老牌国企陷合资困局-有驾

整个集团里唯一销量增长的广汽丰田,也只是微增,根本无法扭转大局。

过去,这些合资品牌是广汽的“利润奶牛”,现在“奶牛”产奶少了,而自主品牌这棵新树苗又还没长成参天大树,青黄不接的局面就出现了。

这给所有过度依赖合资品牌的车企都敲响了警钟。

其他几家国企的情况也类似。

比如上汽集团和东风集团,都是“增收不增利”,也就是营业收入虽然涨了,但赚到手的利润反而少了。

上汽集团上半年净利润60.2亿元,同比下降了9.21%。

好在它旗下的合资品牌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销量表现还算稳定,有恢复的迹象。

民营车企逆袭,成赚钱主力,老牌国企陷合资困局-有驾

东风集团的利润下滑,也和旗下的东风本田、东风日产等合资公司表现不佳有很大关系。

不过,一个好的信号是,东风自己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上半年卖了22.1万辆,同比增长了17.5%,说明它也在努力地把发展重心转到自己身上。

长安汽车的情况则比较特别。

虽然它的总营收和总利润都下滑了,但如果看一个叫“扣非净利润”的指标,它反而是增长了26.36%。

这个“扣非净利润”说白了,就是排除了政府补助这些非经常性收入后,企业靠主营业务真正赚来的钱。

这个数据的增长,说明长安汽车的核心造车业务其实是越来越健康的,产品的附加值在提升,盈利能力在增强。

这在当前环境下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至于北汽蓝谷,虽然旗下的极狐品牌销量猛增,但公司整体还处在亏损状态,只是亏得比以前少了。

这说明它还在大量投入“烧钱”换市场的阶段,离真正实现自我造血还有一段路要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