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12年车,才知道车辆落水后有3次逃生机会,有没有车都要知道
大家好,我是老李,一个在方向盘上摸爬滚打了12年的“老司机”。这12年里,我经历过堵车、爆胎,甚至还有一次和电动车的“亲密接触”,但说实话,车辆落水这种事,我从来没认真想过。总觉得那是新闻里才会发生的“小概率事件”,离我太远了。直到前两天,我在一个权威账号上刷到一段视频,讲的是车辆落水后的三次黄金逃生机会,看得我后背发凉。我开了12年车,竟然对这么重要的保命知识一无所知!想想都后怕,万一哪天真遇上了,岂不是只能听天由命?所以,今天我必须得跟大家好好唠唠这个话题。不管你有没有车,这“三次机会”都值得你花几分钟看完,关键时刻真能救命。别觉得我在危言耸听,安全这事儿,宁可听一万遍,也不能在关键时刻一窍不通。
第一次机会:车刚落水,电力未失,快逃!
咱们先来还原一下事故现场。车子一落水,最先下沉的通常是车头,因为发动机重。而现在的新能源车,电池在底盘,反而会像小船一样,比较平稳地浮在水面上。这时候,就是第一次,也是最佳的逃生时机!为什么说最佳?因为车子刚进水,电路系统还没完全短路,车窗、天窗、中控锁大多还能正常使用。如果你的车有天窗,别犹豫,立马打开,爬上去! 车顶就是你的“诺亚方舟”,能为你争取宝贵的等待救援时间。
那没有天窗怎么办?或者车子已经断电了?别慌!只要水还没漫过车门,你还是有机会的。这时候,车门内外的水压差还不大,虽然推起来会比平时费劲,但绝对不是推不开!我以前也以为水一进来车门就锁死了,那都是电影里演的。现实是,只要水位不高,你用点力气,比如用肩膀顶,是完全可以推开车门的。关键是要果断,不要因为第一次推不动就放弃。我看过一个实验,水淹没车门1/3时,需要大约100公斤的力才能推开,这听起来很吓人,但人爆发力是足够的。记住,错过了这次机会,后面的逃生难度就会指数级上升。
第二次机会:水位上升,巧用工具破窗
如果第一次机会你错过了,比如被吓懵了,或者水位上升太快,车门已经推不动了。别绝望,还有第二次机会!这时候,水已经淹没了车门,但车窗上方还露在水面上。破窗,是唯一的出路。但破窗,可不是让你拿灭火器或者头枕一顿猛砸。我告诉你,普通车窗玻璃的硬度,超乎你想象。有个博主拿大铁锤去砸面包车的玻璃,锤子都弹手了,玻璃纹丝不动。所以,指望用头枕砸开玻璃,基本等于浪费时间。
正确的做法是:用安全锤,敲击车窗的四个角!尤其是靠近门框的那两个角,这里结构最脆弱,安全锤的尖头能瞬间集中压力,一两下就能让玻璃布满裂纹,然后整块脱落。安全锤,就是为此而生的,它的破窗效果是其他工具无法比拟的。那如果没有安全锤呢?别忘了车里的头枕!很多人不知道,头枕是可以拔下来的。在头枕杆的旁边,通常有个小按钮或开关,一按就能取下。取下头枕后,不是用来砸,而是要把它插进车窗和门框之间的缝隙里,然后用力往上撬!利用杠杆原理,把玻璃“撬”碎。这招虽然比安全锤慢,但总比干砸强。所以,安全锤是车上必备的“保命神器”,一定要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第三次机会:内外水压平衡,推门而出
如果前面两次机会都错过了,水已经完全淹没了车身,但车内还没灌满水,这时候,你还有最后一次机会!可能有人会说,水都淹到车顶了,车门肯定推不开。但恰恰相反,当车内外的水位接近时,水压差会变得非常小。这时候,只要你深吸一口气,鼓足力气,是完全可以推开车门的。原理很简单,就像潜水时,你不会被水压扁,是因为你体内的压力和外界平衡了。
当然,如果车门因为变形等原因卡死了,也别硬来。可以用脚猛踹,或者用灭火器砸开车门锁的位置,只要弄出一条缝隙,让水快速灌满车内,内外压力一平衡,车门就能轻松推开。出去后,你已经在水下了,千万别慌! 刚才深吸的那口气很关键,人的身体是有一定浮力的。保持冷静,脸朝上,用手轻轻划水,很快就能浮出水面。记住,慌乱挣扎只会加速体力消耗和氧气消耗。
最后再啰嗦一句,安全锤和灭火器,这两样东西,真的不是摆设。咱们坐公交车、地铁,都能一眼看到安全锤,为什么自己的私家车反而不重视?生命只有一次,多一份准备,就多一分生机。你愿意为那不到1%的意外,花几十块钱买个安全锤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