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时候,被称为“豪华”的东西,其实很容易拆穿。如果你有一点点好奇心,再加上一把小磁铁,车展现场也可以变身刑侦实验室。我们不聊设计,不谈品牌,不逐美学,今天只看看最容易被忽略、也最能露马脚的地方:车身蒙皮的材质。
如果你恰巧走到一辆奥迪E5 Sportback跟前,无数促销话术环绕,灯光美气氛佳。只要你蹲下来摸一摸、敲两下、用磁铁轻轻一吸——结果也许有点让人“心凉”。这辆奥迪E5 Sportback,车身蒙皮基本都是普通冲压钢板,而且后尾厢盖还是塑料材质。作为奥迪跟上汽合作产品,用料很克制,豪华气氛完全靠氛围组撑着。对,它写得很坦白:讲究,靠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节;不讲究,真的经不起推敲。
再换个坐标,“岚图梦想家”这辆豪华MPV,看起来像是家里有矿才敢买的类型。前机盖用了铝合金材质,其他的车门、后尾门,还是冲压钢板。这波操作,有点像饭店里每桌必点的招牌菜给你上一小块,其余配菜大多还是大路货。也算有些诚意,只是不够上头。
如果你觉得国产车型没有什么好盼头,不妨瞅瞅“享界S9T”。细看之下,前机盖、四门、后尾门都是铝合金,剩下的前后翼子板则继续坚持冲压钢板路线。这样的配置,已经能让你在茶余饭后来点“豪华的谈资”了。用料不算顶流,但比很多同级国产车实在不少。还得承认,有些事情,只有愿意多花钱的时候才肯做。
说到不惜成本,还是要把目光投向奔驰S450L。现场测量,在豪华车中,它算是钢铁侠的反义词:能看到的外壳都是铝合金蒙皮。这一点奔驰确实把“豪华感”从空气中落地到了金属之上,哪怕你再挑剔,也没辙——豪华就得有底线,还得兼具“扬眉”。
顺便再聊聊蔚来ES8。新款蔚来ES8的表现很“中庸”,前机盖、前翼子板、四个车门用的是铝合金,后翼子板回归钢板,后尾门竟然用塑料。就跟有的人衣服选料全身统一,裤腰突然换了块别的布,明明是想“减重”,又要成本帐平衡。其实,这正是国产品牌跨越豪华门槛时最容易出现的选择障碍——从“值不值”变成“值一点”。
东风猛士M817则更有点黑色幽默:号称科技越野,前机盖和四个车门用铝合金,其他还是钢板。真正的豪华SUV,是不是应该全员铝合金?东风显然在“玩文字游戏”,把豪华标签贴在局部。你问销售,也许会得到答案:我们“关注实际体验”——成本也很关心。
再看比亚迪仰望U8L,这车的前机盖、前翼子板、四门都是铝合金,尾门却干脆直接上了塑料。也难怪有观众感叹:“买都买到仰望了,还舍不得多花点铝合金?”有些时候,事情是这样的——表面的豪华和内部的考量,总是跟水龙头的冷热掺得稀里糊涂。
说了这么多,也许你会疑惑,“这些车不是宣传得挺豪华吗?为什么就用不上全铝合金车身?”其实答案特别简单:铝合金的成本,是普通钢的三倍;塑料则更便宜。厂家都要算账,你的钱包能不能被掏空,和你的安全感、豪华感直接挂钩。
豪华用什么衡量?真相其实藏在细节里。你只要【用磁铁测试下车身外壳材质】,比对下铝合金和钢铁的分布,就知道厂家有多少诚意。全铝合金用在所有能看的地方,才是实打实对标豪华车的底气——像奔驰S这种车,全铝合金,毫无保留。反面案例就太多了,花里胡哨的旗舰车型,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价格,依然用钢板或塑料充数,减重优化不见踪影。
当然,厂家都有自己的盘算。毕竟铝合金车身蒙皮不仅能有效减重,还能提升耐腐蚀性,甚至在轻微碰撞时对车内乘客更“友好”。可铝合金的加工成本、材料价格、修复难度,全都是“让工程师加班到凌晨”的难题。而销售却惯常把品牌光环和个性化配置大肆宣传,却不愿意老老实实谈谈车身用料。毕竟,豪华是故事,成本才是现实。
也有例外。有的厂家不惜血本,处处用上铝合金,其实是“以诚相待”。更多的是“承认部分豪华,剩下看眼缘”。毕竟,谁能看出你的车是全铝还是部分铝,除了专业人员,普通用户大多不知情。我有时在现场探查,难免感到一点“职业悲凉”:再昂贵的车,还是要铁锤敲一敲,磁铁吸一吸,豪华和朴素,终究分得一清二楚。
回头想想,“是真豪华,还是假豪华”这一眼其实就能看出端倪。下一次你被“豪华感”冲昏头脑时,不妨带个磁铁,敲一下车身,试试看。看看厂家到底舍不舍得那三倍的成本,也许你的信仰和钱包之间,本来就差着一块铝合金。
说到底,车展是“看戏”,检测是“破戏”。你能不能当个有判断力的观众,也许就取决于对这几斤金属的感情深不深。或许,下次看到“旗舰豪华”,你会想——“到底浪费了多少钢铁,又节省了多少铝合金?”人生嘛,总有些地方值得你冷静一敲,质问一句:“你说豪华,豪华到哪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厂家,你会怎么权衡成本和豪华的标签?是真材实料打本分,还是靠情怀和营销续命?这门生意,注定不只关乎铝合金和钢板——也许和你理解的“诚意”一样,都还有待验证。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