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对电动车的影响:利弊分析与应对
盛夏已至,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气温纷纷突破30℃,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高温天气究竟会给电动车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大家都清楚,低温环境会造成电动车电池容量下降、续航缩水等问题,那当温度升高后,高温又会对电动车产生哪些作用?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问题。
对于电动车而言,低温天气几乎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但高温天气的影响则更为复杂。当气温超过30℃时,一方面电池会因高温受到损害,另一方面电动车也能从中获得“两大优势”,下面就来具体看看。
高温下电池易受损,这些规避方法要掌握
电池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特性较为“敏感”,既无法承受低温,也难以耐受高温。在高温环境中使用电动车,无论是铅酸电池还是锂电池,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铅酸电池:其内部的电解液会在高温下加速挥发,导致硫酸浓度上升,进而造成极板硫化,也就是常说的“结晶”现象。此外,实测数据显示,当环境温度达到35℃时,若铅酸电池处于浮充状态超过两小时,发生鼓包的概率会飙升至80%。
锂电池:当温度超过30℃时,锂电池发生热失控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一旦引发连锁放热反应,最终可能导致起火事故。2023年7月,杭州就曾出现一辆电动车在烈日下充电时,电池温度超过60℃引发热失控的案例。
尽管高温会对电池造成损伤,但这并不意味着夏天就要把电动车闲置在家。只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即使在高温天气下,也能有效避免电池受损。
规避方法一:科学选择存放与充电方式
1.存放时优先选择车库或有遮阳的区域,避免将电动车置于太阳直射的环境中。
2.充电时间尽量选择在晚上,避开中午高温时段进行充电操作。
3.电动车骑行结束后,不要立即充电,应等待一段时间,待电池温度下降后再进行充电。
规避方法二:为电池加装辅助防护装置
就像夏天很多车主会为电动车安装遮阳伞以提升骑行舒适度一样,也可以给电池加装隔热防护罩。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具备阻燃性能的材质。
某电动车厂家的测试数据显示,在电池加装隔热罩后,处于35℃环境中的电池,其温度会比未加装防护装置时低5-8℃,能有效起到降温保护的作用。
高温天气下,电动车的“两大优势”
在了解了高温对电池的负面影响后,接下来再看看高温环境下,电动车能获得哪些积极影响。
优势一:充放电效率显著提升
不少人会发现,一到夏天,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会变快,续航能力也比冬天更强,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原理来看,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高温环境会加快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反应速度,相关数据显示:在30℃的环境下,电池的反应速率是0℃时的2倍以上。
电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后,电池内阻会随之降低,充放电效率也会相应提升。这使得充电时电能能更充分地嵌入电池,放电时电池储存的能量也能更彻底地释放。
优势二:骑行稳定性与速度更优
当环境温度超过30℃时,电动车轮胎会变得更加柔软,这能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和抓地力。
在这种情况下,骑行电动车时会明显感觉到车辆稳定性有所提升,打滑的情况也会减少。同时,电机输出的动力能更高效地转化为车辆前进的动力,减少动力损耗。再加上高温下电池放电能力增强,车主会明显感觉电动车“更有劲儿”。
总结
虽然高温天气会降低电动车的骑行舒适度,还容易对电池造成损伤,但同时也能为电动车带来两大优势。综合来看,与冬季相比,夏季骑行电动车其实更具优势。对于高温天气对电动车的影响,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