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股份8月份汽车产量达6841辆销量7126辆,新能源汽车仍难起色整体表现需关注未来发展趋势

8月份东风股份的销量刚出来,销量7126辆,产量6841辆,这数字让我第一反应就是啊,这车卖得还算行,但库存还没消化完。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才629辆,销量1575辆,看起来销量要比产量好不少,但整体数其实挺小的。数据来源是官方公告,样本有限,细节可能还有变动。这种情况怎么看?

前几天和一位老车厂员工聊天,他说:新能源这块,核心在电池和供应链稳定,你看现在电池涨价,供应链紧张,谁敢大规模放量?我当时没特别在意,但细想这些数字,就有点意思。新能源销量1575辆,超了产量几乎两倍,但这难不成是库存消化?还是别人给东风备货?我也说不准,估计和渠道调整有关。

东风股份8月份汽车产量达6841辆销量7126辆,新能源汽车仍难起色整体表现需关注未来发展趋势-有驾

不过打个比方,你想象开发一辆新能源车就像打理一座菜园,土壤、种子、水样样缺一不可。东风这块,土壤虽有——品牌和研发能力,但种子新鲜度这两年遇阻,也就是电池厂和芯片的供应。新技术换代频繁,供应链像被拉扯的橡皮筋,弄得研发和生产节奏总对不上号。咱们传统车企不比特斯拉那样新势力,调整起来更像一场军演,复杂且容易被卡住。

我昨晚翻了下相册,里面有次车展现场的照片,东风的展台旁,两个销售员一直在低头捋订单。今年车卖不出头,新能源又难补,这事儿咋整?一个这么说来着。现场气氛平平,明显和去年那种声势不一样。难道销量提升关键还得靠渠道调整吗?还是说新能源技术没达标?说实话,这我有点犹豫。

东风股份8月份汽车产量达6841辆销量7126辆,新能源汽车仍难起色整体表现需关注未来发展趋势-有驾

同价位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比如某款比亚迪汉,今年8月销量差不多1.8万辆,远高于东风的1575辆,差距差不多十倍(体感)。这里面最实际的区别是,比亚迪的供应链掌控更强,研发迭代速度更快,车辆续航和智能化配置也更成熟。东风在新能源车这块,明显还没打好基础。渠道布局和品牌吸引力不是光靠老牌军工身份就能撑起来的。

修理工朋友跟我说了一句,这车发动机变速箱是老技术,挺靠谱,但新能源电池电控系统维修麻烦,故障率高,用户退车多是这块怨气。这话有点感受是真实的。我之前想说新能源销量难起色就是因为市场需求不足,但其实问题可能还得调整:供应链波动、用户心态和产品质感三头并进,有点复杂。(这段先按下不表)

康明斯发动机这块还算活跃,8月份产量15753台,销量16271台,累计销量同比还有小涨(5%左右,官方数据),这说明传统燃油车的柴油机部分还撑得住。但新能源占比这么低,继续压缩的趋势明显。大家觉得,东风这么赶着转型新能源,是不是有点着急了?或者说,新能源技术和市场还没齐备,先稳住传统燃油会不会是更聪明的选择?

东风股份8月份汽车产量达6841辆销量7126辆,新能源汽车仍难起色整体表现需关注未来发展趋势-有驾

临场小计算:就新能源车的成本来说,假设单车电池成本占40%,电池涨价20%对整车成本影响就约8%左右。以售价20万的新能源车算,电池涨价带来约1.6万成本压力,这还不包括芯片和原材料涨价。钱从哪里来?哪里省?车企很头疼。

对比来说,同价位燃油车升级空间有限,利润边界更窄,而新能源车还在补贴退坡期,销量压力大,供给端和需求端夹击。接下来东风要想改善销量,靠什么?研发新技术?调整供应链?还是拼渠道和补贴政策?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总觉得有一团乱麻还没理清楚。

回头讲讲我的错觉。我原本以为大家都盯着新能源车型,其实看数字才发现,销量的真实结构还是燃油车撑着盘面,新能源还没做成主力军。换句话,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并没像想象中那么迅速。供应链乱、技术不成熟,以及消费者心理都让这盘棋很难一局定胜负。可能东风的新能源产品还处于试水阶段,也许今年下半年会有改善,但不能指望明天就好。

东风股份8月份汽车产量达6841辆销量7126辆,新能源汽车仍难起色整体表现需关注未来发展趋势-有驾

说着我又问自己:销量和产量的分离是不是意味着产能利用率不高?库存压力大?渠道到底还有多少隐形库存?车企怎么做才不会烧钱太快?这市场有没有什么活路?随便想想。

最后讲个细节。一天加油站旁,我看到一辆东风老款SUV,车主在和修理工聊,你这发动机还能撑几年?修理工耸肩,感觉还有两三万公里,关键是机油别糊了。这种老技术的耐用性还是实打实的。新能源车能做到类似的靠谱么?还是会变成用几年就换电池的命运?谁知道呢?

东风股份8月份汽车产量达6841辆销量7126辆,新能源汽车仍难起色整体表现需关注未来发展趋势-有驾

留个悬念给你们:当电池技术和供应链压力终于缓解,东风新能源能不能真正趟出一条稳定路?抑或,又会陷入另外一种焦虑?这答案,现在谁也说不准。你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