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型SUV热潮席卷市场,问界M9月销量逼近万辆,BBA车主纷纷倒戈,背后隐藏的高利润和技术实力才是真正的高潮

国产大型SUV热潮席卷市场,问界M9月销量逼近万辆,BBA车主纷纷倒戈,背后隐藏的高利润和技术实力才是真正的高潮

今年的车市太疯狂了!捷途纵横G700、领克900、极氪9X一堆国产大型SUV扎堆亮相,车长随便就超5米,有的比奔驰GLS还大,售价从30万一路飙到近百万。本以为这是车企瞎跟风,没想到数据打脸——2025年8月大型SUV销量榜里,国产车型直接包揽前九,问界M8卖了2.1万辆,奔驰GLS才665辆,差距大到让人吃惊。

这事儿,我觉得可以理解为国产车企的发力点变了。过去我们一直觉得国产车靠低价、高性价比走量,结果现在发现,走高端、大尺寸的SUV,才是真正的利润战场。你说那些豪华品牌,别说在技术上压不倒国产新秀,就是利润也差了不少。据我观察,问界M9去年光靠这款车就赚了75亿,单车净利润约5万元,占了总利润的80%以上。

国产大型SUV热潮席卷市场,问界M9月销量逼近万辆,BBA车主纷纷倒戈,背后隐藏的高利润和技术实力才是真正的高潮-有驾

我想了想,这个数字有点吓人——一辆车能带来那么高的利润,其实说明了什么?当然不是说卖车就一定要赚那么多,但透露出一种趋势:高利润、高技术门槛的车型,才是未来的黄金矿。理想的L9毛利率高达30%,虽然销量只占总量的17.1%,但贡献了一半多利润。这个比例让我惊讶——高端利润奶牛还是国产车在突围。

以前大家都觉得国产车只能靠低价取胜,现在真相似乎在变——高端、大尺寸的SUV才是香饽饽。说白了,这背后隐藏的逻辑其实很简单:盈利模式是关键,没有钱就没法投研发,也就不可能有突破。

敢这么说,是因为我自己也翻了翻一些资料,问界M9去年卖了大概9000多辆,算均价在35万左右(大致估算,因为配置差异挺大),一辆车能带来不少利润。你不知道的是,这个利润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投入——比如问界M9搭载了4颗激光雷达,变道倒车避坑能力比我家那台十年前的高配SUV都靠谱很多。

还记得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它配备的卫星通信,能在无人区求救。你说这技术贴心吗?真的是跟得上时代的表现。

国产大型SUV热潮席卷市场,问界M9月销量逼近万辆,BBA车主纷纷倒戈,背后隐藏的高利润和技术实力才是真正的高潮-有驾

讲到技术,得说说领克900。它基于专属的SPA Evo架构,座椅长529毫米的第三排还能调到155度,老人家、小孩坐着都不挤。这个配置比大部分同价位BBA做得都细腻:忽略设计的传统风格,单从实用角度讲,领克900的配置确实拉满。这些配置还让它的换购率提高了四成——BBA那些车,虽然设计经典,但很多年轻人看了还打不起精神。

我在店里和销售聊过,他说:现在年轻家庭喜欢大空间,朋友都说领克900的旋转座椅方便装儿童座椅。去年还拉了个2吨拖车去露营。我一时觉得,家庭用户的需求变了,不再只是追求车的外表,而是更实用、更贴心的功能。

我还想到一个问题:要是这样,未来的车企是不是只讲技术和利润,设计和品牌反倒退步?这算是我自己的一份疑惑——或许也没想得那么深,反正只要消费者按真金白银投票,国产高端SUV就有站稳脚跟的资本。

市场需求爆发也让我有点意外。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六座SUV销量同比暴增127%,这个数字我个人感觉偏大,但至少反映了趋势:家庭用户不甘心再回到买个车能用上15年的那个年代,更多是在乎灵活度、智能和细节体验。

国产大型SUV热潮席卷市场,问界M9月销量逼近万辆,BBA车主纷纷倒戈,背后隐藏的高利润和技术实力才是真正的高潮-有驾

我也想问问你,买车的你会关注实用多于炫酷吗?我觉得,可能是我在行业里浸泡太久,开始对那些看不见的细节多了几分在意。有句话说得挺对:车的价值,可能更多藏在车内细节上。

你知道吗,随着国产大型SUV技术崛起,BBA车迷倒戈的理由也很多。部分车主抱怨BBA太死板,预算允许的情况下,宁愿选择更实际的国产品牌。很多BBA车型也在改进,但我自己觉得,设计风格毕竟还是那些老一套。

更别说,BBA的设计风格,虽然经典,但不一定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其实这一点我一直有点偏执,觉得既有经典,也能创新才是王道。

价格和价值才是真正胶着的地方——假设你用心比较一辆30万的国产SUV和一辆豪华品牌的35万车,除了品牌溢价,那实操差别其实不大。

国产大型SUV热潮席卷市场,问界M9月销量逼近万辆,BBA车主纷纷倒戈,背后隐藏的高利润和技术实力才是真正的高潮-有驾

我还在想,供需关系是不是正在变革?国产高端SUV的利润,让大车企都觉得尴尬。特别是一些传统豪华品牌,比如奔驰、宝马最近还能叫豪华艺术,但真正能跟国产高端SUV抗衡的,不多。

你会不会觉得,这一轮国产崛起,是技术和市场的合体?

很多人说BBA落伍了,打不过问界M9为首的国产高档电车。这句话其实有点夸张,但至少说明:国产品牌的崛起,不光只是价格,更是技术和市场生态的突破。

你觉得,未来在你的生活中,国产的高端牌是不是越来越重要?还是说,还是要等BBA们爆出点新花样?

国产大型SUV热潮席卷市场,问界M9月销量逼近万辆,BBA车主纷纷倒戈,背后隐藏的高利润和技术实力才是真正的高潮-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

话说回来,真没想过国产车能走到今天,连BBA都得看着点,市场的变化真快,你有没有什么逆势观察的点?我觉得行业里每年都在掉头发,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