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最近有个老朋友回来了,还是带着新装备回来的。你还记得天籁吗?对,就是那个被我们戏称为“大沙发”的日系B级车。说实话,不少人可能都快把这车忘了,这些年燃油车市场风云变幻,尤其是新能源车的冲击,搞得天籁这种老牌车型有点招架不住。这次日产似乎想“搏一把”,给了天籁一个大招——鸿蒙座舱。没想到吧,这可是“全球首款鸿蒙座舱燃油车”!
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我其实还挺懵的,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不是一直卖点舒适和稳定的天籁吗?怎么突然搞出了这么个事儿?跟鸿蒙挂钩,是不是有点太出圈了?可能日产心里也是想着,得玩点新花样才能吸引大家注意了。行吧,既然如此,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位“老朋友”的新变化。
外观:不炫技,但多了点心思
先说说攒局时的亮相吧,天籁这次在外观上确实动了点小心思。熏黑大灯一体化设计,把前脸的视觉重心拉得更低,看着还挺有点新能源的味儿。尤其是贯穿式尾灯设计,再加上中间一个能亮灯的“NISSAN”车标,这细节算是妥妥地追了一波时尚潮流。还有那个哑光灰的车漆——你别说,实车的质感还真有点高级感了。虽然整体改动不大,但确实稍稍往年轻人喜欢的方向靠了一点。
说实话,设计的改变再好看也不是核心。我们买车,可不就得看里面那一套吗?
鸿蒙座舱:油车大脑不“原始”了?
说回这次天籁最大的亮点——鸿蒙座舱。很多兄弟一直吐槽传统合资燃油车的车机不好用,“老年机”的称号听多少年了。这回倒好,日产大手一挥,把智能化直接提到了台面上。引入的HarmonySpace 5,再加上HUAWEI SOUND的组合,咱们可以这么想象一下:这车机的流畅度、屏幕分辨率,甚至生态互联能力,是不是直接就能和一些国产新能源车看齐了?作为一台合资燃油车,天籁这个操作还真有点“后发制人”的意思。
讲真的,这个智能座舱放进“日产大沙发”里,还真让人有种跨界融合的感觉。原来平平无奇的天籁,现在一下子跟华为的问界车机站在一条线了。只是一个问题突然冒了出来:这样做真的好用吗?天籁的底子还是那个天籁。
动力:身体还是老身体
新瓶装旧酒,这次的天籁在智能座舱这一块确实让人有点小心动,但一说到动力,就不免让人感觉有点原地踏步。还是熟悉的2.0T VC-Turbo发动机,最大243马力,技术上是真的没得说,可变压缩比技术十几年前拿大奖的时候确实挺先进。但各位也知道,这台发动机配的还是CVT变速箱。日产的CVT一直被称稳定、平顺,可是,开过的都懂,一个暴躁的发动机,绑死在这么一个平顺的变速箱上,多少显得有点无聊。
那开起来是什么感觉呢?估计还是它一贯的“舒服优先”那套逻辑,稳是没问题,激情恐怕就别奢求了。总体感觉是,这次的天籁,底色没变,依旧是那台以舒适著称的中年座驾。只不过它换了个现代化的“大脑”,想用智能座舱这一块重新吸引大家的目光。
背后的思路:老兵新传,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琢磨了一下,日产这么操作背后其实也挺有意思。这几年车市卷得厉害,B级车市场更是从前的那几位老面孔打成了一锅粥——雅阁和凯美瑞不停地降价打折,国产新能源车则靠价廉物优一路压制,燃油车要是再不动点脑筋,估计真的没啥流量了。天籁选择鸿蒙座舱作为突破口,诚意是有的,但也明显能看出来,他们是真的有点被“逼急了”。看到别人转型新能源见效快,自己却不能彻底跨过去,那就只好退一步,把智能化的好牌摆出来撑场。
这一切还得看消费者的接受度。说实话,就算智能化改造得再好,归根结底的底盘、动力总成都没啥变化,想靠智能座舱带动整个车型的销量,真的不太容易。你的对手雅阁和凯美瑞都已经“先下手为强”了,人家价格低,口碑还好;而那些主攻智能化的国产新能源车,在智能座舱的体验上也早已玩得风生水起。
天籁的这步棋,准确来说,属于“下策中的优解”。它既不失去燃油车的那份传统根基,又能贴些现代感。但要扭转颓势?没那么简单。最后还是得看定价:如果价格接地气,这或许真能给日产带来一丝喘息的机会;如果价格太高,估计就只能成为一波“注意力经济”的活动了。
后话:你会买单吗?
讲了这么多,关键问题是:你看到这样的天籁,会不会买单?我自己其实还犹豫,毕竟燃油车加个鸿蒙座舱,说酷是挺酷,但内核还是那个老天籁的底子。按现在市场的打法,没有个真正震撼的定价,消费者拿什么理由去选择它?
价格还没出来,到时候上市的那一天可能才是这场“翻身大戏”的重头戏。你觉得它值多少钱才够吸引人?15万起?还是18万起?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厂家、营销团队,可能就在看咱们怎么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