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现在不少开带涡轮增压车的朋友对保养这件事还挺迷糊的。有的觉得带T不就是多了个涡轮,照常开照常养就行。也有人过分紧张,总觉得涡轮脆弱得像块豆腐,一不小心就坏。
其实在我看来,涡轮增压发动机确实比自吸的娇贵一些,但也没那么邪乎,关键是得懂它、会养它。
先说说机油这事儿。带T的车真不是随便什么机油都能往里灌的。我倒觉得,机油就像是涡轮的血液,血质不好,身体肯定好不了。
我见过有人图便宜,在网上买那种一百多块钱还包邮的所谓“全合成”,结果没开两万公里,发动机就开始告警,涡轮噪音也明显变大。涡轮工作时转速能到每分钟十几万转,温度也高,必须靠机油来润滑和冷却。
要是用了劣质机油,抗高温性能不行、清洁性也差,很容易导致积碳增多、磨损加剧,甚至涡轮轴卡滞。
所以我一向坚持:机油宁可买贵点、买正规渠道的,也别省那小几百块。具体标号得看厂家要求,譬如大众的EA211系列不少要求用0W-20,而一些老款的涡轮机可能还建议5W-40,这个别乱改。
第二件事是冷车启动后别急着猛踩油门。我知道有人喜欢那种涡轮一介入就往前窜的感觉,尤其早上赶时间,点火就走、大脚油门,看起来特别帅——但伤车也是真的。
我倒觉得没必要刻意热车三五分钟,但启动后那几十秒到一分钟,你得给它点时间让机油泵把油送到涡轮轴承这些关键部位。
之前我一个朋友开某国产品牌带T车型,总喜欢冷车大油门,结果才四万公里就开始烧机油,拆开一看,涡轮轴已经轻微拉伤。
所以我现在的习惯是:点火,系安全带、调个音乐,差不多三十秒,然后低速缓行一段,等水温开始往上走了再正常开。
关于汽油标号,我也得多说几句。别看现在很多小排量T发动机写着“可用92号”,你就真一直给它喂92。
在我看来,所谓“可用”不代表“最优”。尤其那些压缩比比较高、或者调校偏性能的机器,长期用低标号汽油容易引发爆震,虽然现代车有爆震传感器能调整点火角,但长期处于纠偏状态,ECU累,发动机也累。
我之前实测过同一台1.5T机头,长期喝92和95,三四万公里后拆开看,用95的积碳明显少,缸内也更干净。
所以我现在建议:如果你常跑高速、喜欢大脚油门,或者车龄偏大,干脆多花点钱上95,省心。
除了上面这三点,我还想补充一个很多人忽略的动作:跑完高速或者激烈驾驶后,别立马熄火。虽然现在很多车有电子水泵能延时冷却,但我仍然建议,到达目的地前稍微舒缓开两三分钟,让涡轮转速慢慢降下来,减轻散热系统的压力。
我有次夏天跑完长途,到服务站直接熄火下车,结果听到机舱里哒哒哒响,后来才知道是涡轮热胀冷缩的声音,虽然不至于坏,但听着也心疼。
说到底,带T的车没那么娇贵,但也不是怎么造都行。在我看来,养成好习惯比后期维修划算得多。你要真善待它,定期换好机油、别冷车狠造、汽油尽量喂饱喂好,这机器一般都能陪你跑个二三十万公里不出大问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