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返程众生相:燃油车是皮糙肉厚的体修,新能源是蓝条告急的法

讲真,每次一到长假返程,看各路交警发的避堵指南,我都有种在看玄幻小说里新手村村长发的《入门弟子生存手册》的错觉。

不装了,摊牌了,这玩意儿就是当代年轻人的赛博渡劫。你以为你在开车回家,不,你是在参加一场大型沉浸式角色扮演,主题是“活着”。高速公路不是路,是修仙小说里的试炼场,每一公里都是道行,每一次堵车都是瓶颈,每一个服务区都是补给点。

你看官方发的那些个“易拥堵路段”,什么G4京港澳、G50沪渝,这哪是路名,这分明是上古凶兽的盘踞地,是新手村外的精英怪刷新区。它们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用红色的拥堵条,告诉你:“小同志,社会的毒打,现在才刚刚开始。”

而那些“易拥堵服务区”,更是重量级。它们压根不是给你休息的,它们是大型社会学观察基地,是检验你膀胱容量和忍耐力极限的压力测试实验室。特别是那些标注了“充电繁忙”的服务区,那简直就是新能源车主们的耶路撒冷,也是他们的滑铁卢。

高速返程众生相:燃油车是皮糙肉厚的体修,新能源是蓝条告急的法-有驾

我跟你说,现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在高速上的关系,特别像玄幻小说里的体修和法修。

燃油车主,就是体修。皮糙肉厚,不惧消耗。堵车?堵呗,无非就是多烧点油,多听几遍老婆的唠叨和孩子哭闹的魔音贯耳。只要油箱里还有油,心态就稳如老狗,堵个八小时,我还能在车里看完一部《甄嬛传》。唯一的考验是肉体上的,比如腰间盘突出和精神内耗。

但新能源车主,就是法修。输出爆炸,身板贼脆。平时在市区里电门一踩,机你太美,各种秒天秒地秒空气。但一上了高速,特别是这种返程高峰,那就是雷电法王杨永信进了水里,一身神通使不出来。续航里程就像蓝条,看着一长串,但凡开个空调、听个歌,那蓝条就跟开了闸的水库一样往下掉。

高速返程众生相:燃油车是皮糙肉厚的体修,新能源是蓝条告急的法-有驾

这时候的服务区充电桩,就成了他们唯一的“法力恢复药剂”。但问题是,嗷嗷待哺的法修太多,药剂就那么几瓶。于是你就能看到一幕奇观:一群平时西装革履的都市精英,为了一个充电枪,眼神里充满了原始的、野性的光芒,就差直接真人快打了。那个场景,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舰队,太阳都要一个趔趄。最好的手段是什么?是直接把这个服务区爆了,我充不上,你们也别想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高速返程众生相:燃油车是皮糙肉厚的体修,新能源是蓝条告急的法-有驾

所以说,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根本不在特斯拉的FSD,也不在什么激光雷达和算法,而在于中国节假日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你技术再牛逼,能凭空变出个充电桩来吗?你算法再强,能算明白前面那位大哥到底是要充电一小时还是两小时吗?

还有那个安全行车指南,写得特别好,下次别写了。

“检查车况,杜绝隐患”,是是是,说得都对。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现在出门前检查车况,重点已经不是什么轮胎刹车了,而是玻璃水加满了没,车里我闺女爱看的动画片下好了没,她的零食备齐了没。因为我发现,高速上最危险的不是追尾,而是在密闭空间里,被“宝宝巴士”循环洗脑八个小时,那种精神上的折磨,会让你产生一种想把车开进异次元的冲动。

高速返程众生相:燃油车是皮糙肉厚的体修,新能源是蓝条告急的法-有驾

“拒绝疲劳驾驶”,典中典。讲真,有时候堵得久了,你不是疲劳,你是麻木。你看着前面一望无际的红色尾灯,会开始思考一些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要在国庆节出来给社会添堵?你握住的不是方向盘,是全家人的命运罗盘。

高速返程众生相:燃油车是皮糙肉厚的体修,新能源是蓝条告急的法-有驾

至于那个“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的九字真言,这绝对是整个指南里最有用的一句话。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操作指南了,这是保命心法,是遇到打不过的BOSS时,可以直接召唤GM的终极密语。你别管别的,这句刻在DNA里,关键时刻能让你重开一局。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细品,返程高峰,本质上就是一场筛选。它筛选掉那些准备不充分的、心态不稳定的、以及运气不好的人。你以为你在跟车斗,跟路斗,其实你是在跟你自己的情绪和规划斗。

高速返程众生相:燃油车是皮糙肉厚的体修,新能源是蓝条告急的法-有驾

真正的挑战,从来不是那些地图上标注出来的红色路段,而是那些你预料不到的“天外飞仙”。比如,一个突然从匝道里冲出来的“公路闪电侠”,或者一个在应急车道上悠然自得,仿佛在自家后花园散步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种不确定性,才是高速渡劫最刺激的地方。

所以,最终的返程指南是什么?其实就一句话。

调整好你手机里音乐的播放列表,把心态放平,接受你就是这场大型荒诞行为艺术中的一个像素点这个事实。

堵,就是堵。

但能过,就是能过。

活下去,朋友们。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