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又赢了,连续第二个月,把理想按在地上摩擦。
这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俩头部新势力,每个月销量你追我赶跟演连续剧似的,本月东风压倒西风,下个月可能就被西风吹得找不着北。但你要是看懂了背后的道道儿,你就知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超车,这是有人直接掀了桌子,还顺便把对方的电饭锅给抱走了。
这次的关键,甚至不是蔚来那个主品牌又在4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把理想干趴下了,虽然这事儿挺玄学的,但真正要命的,是蔚来那个叫“乐道”的二儿子。
好家伙,乐道L90,一个刚出生俩月的小崽子,一个月就卖了一万五千多台。什么概念?就是蔚来总销量的半壁江山,都是这个“不务正业”的便宜仔给打下来的。李斌老师不装了,摊牌了。之前蔚来一直端着,搞什么海底捞式服务,搞什么NOMI大眼睛卖萌,整一堆花里胡哨的,把自己包装成汽车界的爱马仕,结果高端市场就那么点儿,撑得难受。
现在乐道一出来,直接就是压缩毛巾战法。价格打下来,配置给上去,管你什么增程纯电,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乐道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当体面的仗打不赢的时候,最好的手段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一起在废墟里捡面包渣吃,谁手快谁赢。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态。
蔚来这一手,讲真是悟了,是阳谋。它在告诉所有人,之前我跟你们聊生活方式,聊用户企业,是我想跟你们体面。现在我不聊了,我直接降维打击,用一个你们防不住的便宜货,冲进你们的基本盘里闪电战。你理想不是靠家庭用户起家的吗?我乐道比你更懂家庭,还比你便宜。就问你怕不怕!
反观理想这边,就突出一个“坏了菜了”。
之前靠着增程这个版本答案,舒舒服服当了好几年奶爸神车头牌,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刀枪不入。结果版本一更新,市场风向开始吹纯电,理想傻眼了。它就像一个偏科天才,数学次次满分,结果高考突然只考语文了。
它搞的那个纯电MPV,MEGA,上市前吹得天花乱坠,什么公路高铁,什么任意门,结果市场一巴掌把它扇回了现实,典中典了。后续的纯电SUV,i系列,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为什么?因为理想从根上就没搞明白一件事:买你理想的人,到底图你啥?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太懂这种心态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车对我来说就是个工具,一个能拉着全家不出毛病的移动沙发。你跟我讲什么智能座舱能打游戏,自动驾驶能自己跑,有啥用?我连方向盘都不敢撒手,就怕路边突然窜出个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我图啥?所以理想之前的成功,就是抓住了我们这种人的命门:别整那些虚的,给我解决续航焦虑。
增程,就是那个最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但现在理想非要“上进”,要去纯电那个修罗场里证明自己。问题是,买理想的人,是最精明、最鸡贼、最不讲信仰的一帮人。你跟我谈情怀,我跟你谈电费;你跟我谈未来,我跟你谈二手残值。这帮人买奔驰,是图那个标,是买个社交名片,这是品牌玄学。买特斯拉,是真信马斯克能带他们上火星,这叫用户信仰。可买理想,就是图个实在。
现在你理想不实在了,开始搞纯电了,价格还死贵,配置还抠搜,那用户凭什么还买你?你以为你是苹果啊?人家那叫信仰,你这顶多算个搭伙过日子。这让我想起我楼下那家开了十年的兰州拉面,突然有一天开始卖起了猪脚饭,生意还更好了。你说上哪儿说理去。理想的问题就是,它以为大家爱的是他家的拉面师傅,其实大家只是图他家面便宜管饱。
所以你看,蔚来和理想现在的处境,就是一个“顿悟”,一个“迷茫”。
蔚来是想明白了,高端的信仰生意慢慢做,但活下去得靠走量,得靠抢那些不讲信仰只讲性价比的用户。于是乐道这个“道诡异仙”就出来了,专门收割那些摇摆不定的灵魂。它用一个新马甲,完美切割了主品牌的逼格,又能实实在在地抢钱。加大加大加大,用规模把所有人都拖死。
理想呢,则是陷入了战略转型的深水区。它过去的成功,反而成了今天的枷锁。它太想证明自己不止会增程了,太想在纯电领域也当大哥了。但它忘了,用户心智一旦形成,就跟钢印一样。在大家心里,你就是那个“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增程专业户。你现在非要说你会造宇宙飞船,大家只会觉得你心态爆了。纯电,纯电,这玩意儿就是个魔咒!
写到这里,我得承认,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缺德,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蔚来是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直接水滴警告,不跟你讲武德。理想呢,则是太阳都要一个趔趄,明明手上一把好牌,非要跟人去打麻将。
所以第四季度会怎么样?蔚来的考题是,乐道这把火能不能烧穿整个冬天,顺便把公司的财务报表烧成正的。如果能,那李斌老师明年就是资本市场的活菩萨。如果不能,那就是在钢丝上跳二人转,把自己主品牌的调性都给玩儿没了。这是在用自己的未来赌一个现在。
理想的考题更简单也更残酷:它的纯电,到底能不能卖出去。如果Q4还是这个半死不活的样子,那它就得认真考虑,是不是要回去老老实实地做它的“增程王”了。毕竟,在牌桌上活下来,比赢得漂亮更重要。
所以最后谁能赢?我觉得谁也赢不了。因为真正的版本答案永远不是技术,也不是品牌,而是谁更能豁得出去,谁更能发疯。在这个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的黑暗森林里,最后活下来的,往往不是道法最高深的那个,而是最先自爆的那个。
剩下的,都是行为艺术。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