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主角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理想汽车。
他们新推出了一款名为理想i8的纯电动SUV,可就在新车发布刚刚一个星期之后,理想汽车突然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原本划分成好几个版本的i8,现在不那么卖了,直接统一成一个标准版。
这个操作在汽车行业里可以说是相当罕见了,新车刚上市就立刻大刀阔斧地修改产品策略,让很多人都觉得有点看不懂。
这到底是理想汽车发现自己之前的决策失误了,赶紧亡羊补牢,还是背后藏着更高明的市场策略呢?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理想i8到底改了什么。
最开始,理想汽车还是按照他们一贯的思路,给i8设置了Pro、Max和Ultra三个版本,价格从低到高,配置也各有不同,跟他们之前热卖的L系列车型差不多。
本意是想让不同预算和需求的消费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但是,这个方案推出来之后,市场的反应却有点出乎他们的意料。
很多潜在用户在网上反馈,觉得这几个版本名字听着就挺复杂,具体差在哪儿还得研究半天,选择起来特别纠结。
更关键的是,一些大家特别想要的高端配置,比如那个可以在车里冰镇饮料的智能冰箱,在低配版本里居然不能选装,这让不少冲着理想“家庭移动空间”概念去的消费者感到有些失望。
面对这些来自用户的声音,理想汽车的反应速度可以说是快得惊人。
仅仅七天时间,理想的创始人兼CEO李想就亲自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态度非常诚恳,说“听大家劝”,承认之前延续L系列的版本设置是陷入了惯性思维,现在决定改正。
于是,一个全新的理想i8销售方案出炉了。
新的方案里,理想i8不再有Pro、Max、Ultra之分,只有一个统一的版本,售价定在了33.98万元。
之前大家热议的智能冷暖双用冰箱、高级的铂金音响系统、还有那个号称能达到720公里的续航能力,现在全都成了标准配置,不用再额外加钱选装了。
那么,那些已经交了钱预订的早期用户怎么办呢?
理想汽车也给出了非常厚道的解决方案。
原本花了36.98万元选择了顶配Ultra版本的用户,现在只需要34.98万元就能享受到原来选择的全部配置,相当于直接给优惠了两万元。
而那些选择了低配Pro版本的用户,理想则提供了专属客服,可以根据用户的意愿选择退订或者升级到新的标准版,整个过程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确保了早期支持者的利益不受损失。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理想i8的产品形象一下子就变得清晰明了,它就是一款配置拉满、主打舒适豪华的家庭纯电SUV,消费者不用再做复杂的选择题,所见即所得,大大降低了大家的决策成本。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一家这么大的公司,一款这么重要的产品,怎么能说改就改呢?
这背后其实是理想汽车对市场和用户深刻洞察的结果。
根据他们自己公布的数据,在理想i8最初的预订订单里,有高达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选择了中高配版本。
这个数字说明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绝大多数对理想i8感兴趣的消费者,他们看中的就是那些能提升舒适性和便利性的高端配置,对于所谓的“丐版”车型根本不感冒。
既然低配版几乎无人问津,那保留它不仅会增加生产和销售的复杂性,还会让品牌形象显得不够纯粹。
所以,这次调整与其说是临时的决定,不如说是一次基于真实用户数据做出的精准优化。
这种快速响应市场反馈的能力,在那些流程繁琐、决策缓慢的传统汽车企业里是很难想象的,而这恰恰是理想汽车这类带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势力企业的核心优势之一。
当然,除了听取用户意见之外,这次调整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商业考量,那就是理想汽车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为自己开辟一片新的“蓝海”。
我们来看看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
在30万元以下的价位,可以说是挤满了各种品牌的车型,大家为了抢夺市场份额,价格战打得异常激烈,利润空间被压得非常薄,这就是一片“红海”。
但是,如果我们将目光投向30万到40万元这个价格区间的纯电动SUV市场,会发现这里的竞争环境要好得多。
目前在这个细分市场里,真正能称得上是“霸主”的,只有特斯拉的Model Y,它在30万以上区间的月销量大约能达到7000台。
除此之外,其他品牌车型的月销量大多在4000台以下,缺乏一个能够与Model Y正面抗衡的强有力产品。
理想汽车瞄准的,正是这个机会。
他们希望理想i8能够复制当年理想ONE的成功路径,通过提供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成为这个价格区间里的新爆款。
他们的目标设定得也很务实:如果理想i8的月销量能够稳定在4000台以上,就已经超过了市面上绝大多数同级别的纯电产品,算得上成功了;如果能进一步挑战7000台的月销量,那将会在中国汽车行业里创造一个新的纪录。
通过将所有高端配置设为标配,并将价格定在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位置,理想i8的产品力变得非常突出,它就是要告诉消费者,在这个价位,如果你想买一辆纯电家庭SUV,理想i8就是那个综合实力最强、最不需要你费心去比较的选择。
这种敢于自我革新、快速决策的底气,源于理想汽车一直以来强调的“成长”文化。
李想本人也曾坦言,理想汽车并非一帆风顺。
他回忆说,当初华为深度参与的问界M7上市时,其强大的产品力和营销能力,直接导致了理想ONE的销量崩盘和提前停产,公司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十几亿,压力大到他自己都睡不着觉。
但理想汽车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把这次惨痛的教训当成了一次宝贵的实战训练。
他们认真学习和分析了对手的打法,并在后续推出的理想L8上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最终L8不仅成功接棒,销量还超越了理想ONE的巅峰时期。
在理想汽车的理念里,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就是“成长”,而成长离不开“学习”和“训练”这两个环节。
每一次市场的挑战,每一次与对手的交锋,都是一次宝贵的训练机会。
只有在真实的商业实战中不断学习、总结、进步,企业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不断挑战新的高度。
所以,这次理想i8的快速调整,正是这种企业文化的生动体现。
他们不怕承认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局限,更不怕在市场上快速纠错。
这种灵活、务实且充满战斗精神的作风,正是在当前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随着理想i8开始陆续交付,并向着月销过万的目标发起冲击,它能否成功在纯电市场复制理想的爆款神话,为理想汽车打开一片更广阔的天地,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