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理想汽车搞了个“硬核”测试——让自家的i8去撞东风柳汽乘龙卡车。视频一出,瞬间炸锅!8月3号,理想赶紧出来解释,说这测试纯粹是验证自家车的被动安全能力,结果可别拿去说别的品牌不好。这话听着挺实在,毕竟理想和乘龙卡车确实不是对手,说人家“被误伤”也说得过去。
不过,网友们围观这场“小车撞大车”,真不是关心谁更“结实”。大家跑去乘龙直播间刷屏,更多是图个乐子,玩玩梗而已。真正让人纳闷的是:安全测试方法那么多,为啥非得选“汽车撞卡车”这种极端场面?
理想回应说,“小车撞大车”是很多车主关心的安全问题。这话真站得住脚吗?现实中,家用车跟重型卡车正面硬刚的场景,能有多少?看了测试结果,就真有人敢信自己能在这种事故里毫发无损?答案,大家心里都有数。
那问题来了:车企为啥非得搞这种“博眼球”的营销?回头看看,这两年汽车圈的“花式营销”可不少:车里吃火锅打麻将、用晕狗证明底盘稳、甚至吹嘘能“养生”……这些操作,说白了,都是在拿一些不切实际的需求做文章。
“汽车能撞赢卡车”,显然也属于这类“伪需求”。现在买车,安全确实是大事,但谁会天真地以为自己的家用车能变身“马路坦克”?
为啥会想出“撞卡车”的点子?根子可能在于“卷”得太厉害了! 现在哪家车企不说自己安全?甲品牌安全,乙品牌也安全,怎么证明自家“更安全”?在这种焦虑下,营销手段只能不断升级,后就“卷”出了“卡车撞不过家用车”这种极端操作。
说到底,还是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闹的。 市场就那么大,大家压力山大,拼技术拼不过,就容易在“奇招”上动歪脑筋。
其实,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车,成绩真亮眼!2024年数据摆着:自主品牌卖了近1800万辆,涨了23%多;新能源车销量超1286万辆,占新车销量四成多,连续十年全球第一!这势头多猛!
但想再上一层楼,光靠“花活儿”不行。得沉下心,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上真下功夫。 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把精力放在深耕技术、打磨产品上,而不是总想着“剑走偏锋”搞噱头,才能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消费者买车,安全是底线,也是刚需。但这份安全感,不需要也不可能靠“汽车撞卡车”这种极端测试来证明。 踏踏实实做好车,才是硬道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