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5迎来了它的“小改款”,起售价定在43.99万元。
这数字,一出来就让人掂量掂量。
与其说是革新,不如说是一次精细的“妆容调整”,外观上的色彩点缀,加上配置上的微调,让它在熟悉的轮廓里,多了些新鲜感。
外观上,最显眼的改变,就像是为一位久未谋面的老友,换上了一件更为得体的礼服。
过去需要额外花费才能拥有的磨砂纯灰车漆,如今已成为标配,这无疑是宝马在价格策略上的一次“示好”,如同寒冬里递过来的一杯热茶,暖意十足。
而那曾经需要“攒够”才能换取的曜夜套装,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标配,让整车在夜色中更显凌厉,自带一种“暗夜骑士”的慑人气场。
步入车内,宝马i5依然遵循着它一贯的“科技美学”。
12.3英寸的液晶仪表盘与14.9英寸的中控大屏,共同构筑了一个数字化的驾驶空间。
这种尺寸的组合,既保证了信息的清晰呈现,又不会显得过于突兀。
令人欣慰的是,宝马深谙“人机交互”的精髓,并未将所有控制权完全交给触摸屏,那些熟悉的实体按键与旋钮依然安然存在,如同陆游在《钗头凤》中“错错错,春如旧”的感慨,纵然时光流转,有些经典依然值得保留,尤其是在驾驶过程中,手指在冰冷屏幕上“摸索”比不上指尖触碰到实体按键那份踏实。
平底式方向盘的设计,则像是为每一次出行注入了运动的灵魂,握感饱满,仿佛握住了一份对速度的承诺。
全系标配的全景天窗,将天空的广阔引入车内,让每一次旅途都充满了阳光与希望,仿佛苏轼笔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阔,车内空间亦是如此开阔。
配置上的调整,则是一场“有得有失”的博弈。
eDrive 35L M运动套装,直接“优化”掉了舒适套装,这多少让追求极致舒适的消费者感到一丝遗憾,如同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心境。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6900元的智能泊车辅助Pro套装,对于那些在城市停车时偶尔会“手忙脚乱”的朋友来说,这或许是份“及时雨”。
然而,曾经备受好评的宝华韦健音响系统,悄然退出了选装列表,取而代之的是哈曼卡顿,这6000元的选装费用,虽说音质不俗,但总让人觉得少了点“殿堂级”的享受。
不过,无钥匙进入的普及,就像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困境被打破,让每一次出发都变得更加便捷。
AR实景导航的“缺席”,则像是一本精彩故事突然被删减了关键章节,留下了些许未尽的想象。
动力方面,宝马i5的“心脏”依旧强劲。
无论是单电机还是前后双电机布局,都能提供充沛的动力输出。
单电机版本,200kW/240kW的最大功率,410N·m的扭矩,足以应对绝大多数的驾驶场景,每一次加速,都如同辛弃疾笔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豪情壮志,充满力量。
双电机版本的表现更是“锦上添花”,让车辆的操控更加灵活。
纯电续航里程,618km、713km、651km,这个数字,足以打消大部分用户的里程焦虑,让长途旅行也变得轻松自如。
但充电效率,却是它的一块“短板”,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闪电”补能相比,宝马i5在这方面,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期待,在充电体验上,还有待突破。
车身尺寸方面,5175毫米的车长和3105毫米的轴距,赋予了i5宽敞的内部空间,如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是商务出行还是家庭用车,都能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总而言之,这次宝马i5的改款,更像是一次“温和的进化”,而非颠覆性的变革。
43.99万的起售价,承载着宝马品牌的光环,也意味着一份对品质和体验的期待。
它在保留了品牌精髓的同时,也进行了一些“取舍”。
如果您钟情于宝马的驾驶感受和品牌价值,那么i5依然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但若您更看重极致的性价比和前沿的补能体验,或许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寻觅更契合您需求的“良驹”。
这辆车,究竟是您心中的“白月光”,还是“朱砂痣”,恐怕还需要您亲自去感受、去品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