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Lafa5:4米4车身塞进2米7轴距,160kW后驱配前双叉臂,这台十万级两厢能让GTI车主回头吗?
上周末陪朋友去4S店看车,他盯着展厅角落那台电掣黄的Lafa5看了快二十分钟。这哥们开了五年高尔夫,平时聊起车来总是一副“两厢车就得看大众”的派头。结果那天他蹲在车轮前,用手机计算器反复算那个1.24的宽高比,嘴里念叨着“这比例有点意思”。临走时还拍了张前双叉臂悬挂的照片发朋友圈,配文就俩字:犹豫。
车身尺寸其实挺紧凑,长宽高4430×1880×1520毫米,但轴距给到了2735毫米。这意味着什么?车身比高尔夫长不到15厘米,轴距却硬是多出10厘米。纯电平台四轮四角的布局在这儿显出优势,前后悬特别短,轮子直接顶在车身四个角上。站在侧面看过去,那股趴在地上准备弹射起步的劲儿,不用多解释就能感受到。
细节藏着不少门道。车头那个破风前唇、保险杠两侧的导风气帘,这些东西以往多在性能车上较真。现在拿来梳理气流、降低风阻,0.256的风阻系数就是这么一点点抠出来的。跑高速时风噪压得住压不住,续航会不会打折扣,这些看不见的账得路上见分晓。
钻进车里,后排腿部空间倒是没让人失望。官方说空间利用率做到78%,比同级别高出六到八个点。副驾中控台上设计了六个魔术拓展孔和一个凹槽,可以自己组合折叠桌板、手机支架这些小物件。这设计适合那些喜欢在车里倒腾点东西的人,实用性和可玩性都照顾到了。
动力分两档,低功率132千瓦,高功率160千瓦,峰值扭矩都是360牛米。高功率版零百加速大概在6秒8上下,这成绩放在紧凑级纯电里属于够用水准。真正值得琢磨的是底盘——前铝合金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挂,这套配置通常得往上跳个级别才能见着。50:50的前后轴荷分配听起来也挺较真,弯道支撑、路感反馈具体如何,恐怕得等下赛道或者山路多跑几圈才知道深浅。
续航提供515公里和605公里两个版本,电池容量对应56.2度和67.1度。800V快充平台如果真落地了,官方说法是充电五分钟能跑200公里。这数据听着挺诱人,实际能不能兑现,冬天开暖风、高速跑长途的时候就是检验场。
智能驾驶配了两套方案。入门版靠纯视觉,高配版直接上激光雷达,据说是禾赛AT128那款,配合5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传感器总数超过20个。算力平台用的高通8650加英伟达Orin,总算力254 TOPS,支持高速领航和城市辅助驾驶。硬件配置确实拉满了,但这类高阶功能好不好用,往往取决于后期OTA更新的频率和场景适配能力。
车漆给了六种选择,电掣黄和风驰灰是专属色。那个黄色够亮,街上跑起来辨识度应该不低。听说还会推Ultra高性能版,带专属运动套件和分段式尾翼,甚至可能配哑光车漆。这版本瞄准的就是那些对性能和视觉效果都有要求的人。
内饰用了不少翻毛皮材质,中控台、车门、座椅都有覆盖,还压印了赛道纹理。车机搭载高通8295芯片,系统流畅度应该有保障。256色氛围灯、50瓦无线快充、前排座椅通风加热这些配置也都配齐了,舒适性配置没怎么缩水。
这车对标的对手挺明确——比亚迪海豚、吉利星愿、大众ID.3这些热门选手。在尺寸、底盘硬件和智能驾驶配置上,Lafa5确实拿出了一些差异化的东西。再加上可能比较激进的定价策略,市场预测起售价或许会卡在十万区间,这个价格段如果真能落地,搅局潜力不小。
对零跑来说,这款车承载的期望可能不只是多卖几台车那么简单。从主打性价比的家用车,到开始做有个性、有情感诉求的产品,Lafa5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品牌转型的一次尝试。能不能拉来更多年轻人,能不能在一线城市站稳脚跟,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得等大规模交付后才会逐渐清晰。
至于能不能让那些开了多年燃油两厢车的老炮儿们动心?数据和配置只能说服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得等方向盘握在手里,油门踩下去那一刻,才会给出自己的判断。毕竟买车这事儿,参数是一回事,开起来对不对味儿又是另一回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