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开启你的幸运之旅!点赞评论,让好运与你常相伴!祝您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车企巨头保时捷怎么了?前三季度利润从16.8亿欧元直接跌到4000万欧元,这简直是断崖式下跌,比过山车还刺激!你说好好的豪华品牌,怎么就一副“不太行”的样子了呢?
咱们聊聊这保时捷在中国市场这几年,那可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寒流”。2021年还是个小巅峰,销量9.57万辆,那会儿大家都觉得保时捷在中国那是稳坐钓鱼台。可谁知道,2022年小跌2%,勉强还能用“市场微调”糊弄过去。可到了2023年,直接来个15%的大跳水,7.93万辆。今年这前三季度,更是惨不忍睹,26%的跌幅,直接掉到了5.69万辆。你说这连续四年往下走,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更让人捏把汗的是销量下滑,利润更是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下掉。前三季度,那点可怜的4000万欧元营业利润,跟去年同期的16.8亿欧元比起来,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全年利润率从最初的15%17%,一路被削到17%19%,再到17%19%,最后更是被三次下调,直接跌到了2%。我的老天爷啊!想当年,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最惨的时候,保时捷的利润率都还在两位数呢!现在这2%,这可不是一点半点的问题,这是在赤裸裸地告诉我们,保时捷的“赚钱套路”可能要“失效”了。
这到底是怎么了有人说是新能源车太能打,把传统豪华品牌逼到了墙角。也有人说,保时捷自己“转型犹豫”,没跟上节奏。你看,保时捷也不是没动静,那款Taycan纯电四门跑车,800V平台、270kW快充,当年可是把特斯拉Model S都看在眼里,感觉挺牛的。后来的Macan EV,也是800V平台,续航超600公里,技术上真心不赖。可就是这两款“大招”,都没能激起多大的水花,销量不达预期。为啥呢?归根结底,保时捷这“豪华品牌的光环”还在,但消费者想要的“东西”变了。
就说这Macan EV吧,60万起步,这价格放在哪儿都算高端了。可你进去一看,好家伙,基础款空空如也,想舒服点、想智能点,都得加钱。这在中国消费者看来,就像是在油车时代,花了钱买了个“丐版”,然后再被“割韭菜”。再看看同价位的国产车,比如问界M9,顶配直接给你配齐了,啥都不用愁。这说明什么?保时捷还在用油车那一套“品牌溢价+高价选配”的逻辑,可电车时代,咱们中国消费者要的是什么?要的是“一体化的智能体验”,要的是“配置的实用性”,要的是“花出去的钱,看得见的价值”。油车时代,选配是“锦上添花”,可电车时代,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这些配置,那可是“核心功能”,基础款要是没了,消费者能不觉得“不划算”吗?
外部环境就更不用说了,中国新能源品牌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比一个生猛,硬生生把“豪华车”的评判标准给改写了。以前,大家看车,看的是发动机、品牌历史、做工啥的,这叫“机械豪华”。现在呢?中国消费者说了算,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这才是“智能豪华”的王道。你看看问界M8、M9,就算机械素质跟保时捷比有差距,可人家在智能交互、空间舒适性、以及针对中国路况优化的智能驾驶方面,那是有目共睹的优势。每个月23万辆的销量,这不是随便说说的,这说明4050万这个价位的消费者,已经愿意为更贴合自己需求的“智能体验”买单。他们不是买不起Macan EV,而是不乐意为个“动力换电”的产品,还掏那份“品牌溢价”。
更别提小米SU7这种“搅局者”了,20多万的价格,就能给你个接近保时捷90%的驾驶感受,直接把传统豪华品牌的“溢价空间”给压缩得死死的。这就像本来只有几家大饭店,价格贵得离谱,突然来了个小馆子,味道好、价格实惠,大家自然就“用脚投票”了。
保时捷的困境真不是个例,是传统豪华品牌普遍都要面对的“中年危机”。它们习惯了用“机械素质+品牌历史”来定义豪华,可没意识到,中国市场已经“率先”进入了“智能豪华”的时代。现在的消费者,不再是“为Logo盲目买单”,而是更看重“体验”和“价格”能不能匹配。
那么保时捷该怎么办?这可真是个大考题。如果还想在中国的“油车市场”里混,那就得认清现实,找那些真正还在乎“机械质感”和“品牌传承”的小众玩家,把定位稳住,别再想着“走量”了。但要是真的下定决心要“电”一下,那可得来个“彻底”的转变,把那套“选配溢价”的老套路扔掉。得真正为中国用户的需求“量身定制”,比如简化选配流程,把智能化配置做得更“接地气”,空间和舒适性设计也得更“中国化”。
这可不是说中国消费者不爱“豪华”了,而是“豪华”的标准,已经悄悄地更新换代了。就像你家门口的商店,以前大家觉得贵就是好,现在大家觉得物美价廉、服务周到才是真“豪华”。无论是保时捷,还是其他那些曾经辉煌过的品牌,只有把这个“新规则”给摸透了,才有可能在新一轮的“淘汰赛”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网友评论:
爱车的马大哈: 哈哈,保时捷也跌下神坛了?我还以为只有我们这种普通人买不起车,原来“大佬”们也有烦恼啊!不过说真的,六十万买个Macan EV,还要自己慢慢加配置,我宁愿去买问界M9,配置都配齐了,省心!
> 我的回复: 马大哈说得太对了!这年头,谁还愿意花钱买个“半成品”回家自己慢慢“组装”啊?消费者用钱包投票,这不正是市场经济最真实的一面吗?保时捷这回可算是碰上了硬茬子,希望他们能听听咱们老百姓的心声,别再端着“架子”了。
科技改变生活: 说到底还是中国品牌太给力了!小米SU7才二十来万,都能跟保时捷掰手腕了,这谁还忍得了那份高溢价?科技赋能,才是王道!
> 我的回复: 科技改变生活这位朋友,你这句话真是说到点子上了!国产新能源的崛起,可不是靠PPT,那是真刀真枪的在技术上、在用户体验上,一点点啃下来的。以前咱们总觉得外国的东西月亮圆,现在可不一样了,咱们中国品牌的车,那叫一个“香”!保时捷这回可得好好学学,什么叫“用户思维”。
老司机也迷茫: 以前买车就看品牌、看动力。现在,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比发动机还重要!这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游戏,老玩家还没摸清规则,就被新规则淘汰了。
> 我的回复: 老司机,您这比喻太形象了!确实是这样,游戏规则变了,还用老一套打法,那肯定是要吃亏的。以前大家比的是“硬实力”,现在更多的是“软实力”,尤其是这智能科技,就像是给汽车装上了“大脑”和“眼睛”,没这东西,就算发动机再强劲,也显得有些“呆滞”。咱们的国产品牌,在这方面确实做得早,看得准。
车企巨头保时捷在新时代的浪潮里,是“乘风破浪”还是“触礁搁浅”?这六十万的Macan EV,是在玩“加配游戏”,还是真的在玩“智能升级”?当“品牌溢价”遇上“用户价值”,这场豪华品牌的“中年危机”,究竟要走向何方?这60万的车,还要不要加选装包?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参考信息来源保时捷利润暴跌99%,究竟怎么了?》汽车之家、新浪汽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