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退电?中国加速!新能源赛道谁主沉浮
最近。汽车圈有个现象。耐人寻味。
欧美车企。纷纷放缓电动化脚步。
奔驰推迟全面电动目标。福特缩减电动车投入。
甚至有人高喊“欧美要集体放弃新能源车”。
但另一边。中国新能源车却在加速。
比亚迪泰国工厂投产即盈利。出口数据屡创新高。
这反差背后。到底是欧美的“圈套”。还是中国的“机遇”?
01 欧美“退电”:无奈多于算计?
欧美这波操作。看似战略撤退。实为无奈之举。
美国市场。五千多家经销商联名反对电动车强制令。库存积压严重。
销量增速从59%暴跌至11.3%。渗透率原地踏步。
欧洲更惨。德国电动车销量暴跌68.8%。
福特电动车业务一个季度亏掉11亿美元。
这不是“不想玩”。而是“玩不起”。
02 中国底气:厚积薄发,全链闭环
有人说中国新能源靠政策堆砌。
但真相是——全产业链优势才是核心。
早在2009年“十城千辆”工程启动。中国就开始布局新能源全链条。
如今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中。中国占六席。
宁德时代、比亚迪全球市占率超60%。
成本压到极致。迭代速度领先行业。
政策稳定性更是关键。中国将购置税减免延至2027年底。
而欧美政策摇摆不定。车企无所适从。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将亏电油耗做到2.6升。
这不是实验室概念。是真实跑在路上的量产车。
03 未来路径:开放合作与技术突围
若欧美真“放弃”。我们该怎么办?
答案是:开放合作+技术突围。
中国早已布局全球市场。
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宁德时代在德国设基地。
东盟市场。中国品牌占比超75%。
泰国、印尼政策推动增长。本地化生产规避关税。
技术层面。固态电池、智能驾驶是关键。
华为ADS 3.0无图城區领航已落地。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成本再降20%。
中国技术代差正在拉大。
04 终极底气:市场与生态的双重支撑
中国新能源的底气。还来自市场与生态。
国内渗透率突破50%。每卖两辆车就有一辆新能源。
三四线城市销量增长68%。下沉市场潜力巨大。
更重要的是能源安全。
中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超70%。新能源车是破解困局的钥匙。
若放弃新能源。我们将重回被石油卡脖子的时代。
结语:赛道仍在,中国已领跑
欧美“退电”。不是新能源的终点。
而是中国换道超车的起点。
敌人越反对。越说明我们做对了。
真正的底气。不是靠别人赏饭。是自己能做饭。还能把饭卖给全世界。
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