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气温高,汽车长时间跑高速受得了吗?多久该让车休息一下?
老张我啊,开车都十年了,从刚拿驾照时的战战兢兢,到现在逢人就吹“我可是老司机”,这中间经历的风雨可不少。特别是夏天,那太阳毒辣得能把沥青路晒化,你敢信?前几天外面39度,我一个人单程跑了750公里,足足开了8个半小时,你说累不累?但你知道最让我上心的是啥吗?不是空调够不够凉,也不是导航准不准,而是我的爱车到底能不能扛得住这“烤”验!
网上总有人说,“车开久了得歇歇,不然发动机要烧了!”“轮胎在高温下容易爆胎!”说得好像咱们的车是纸糊的一样。嘿,我就纳了闷了,要是真这么脆弱,那满大街跑的出租车、长途货车岂不是天天趴窝?所以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个事儿:夏天气温高,汽车长时间跑高速到底受不受得了?又到底该不该让车休息?如果要休息,多久一次才合适? 别急,听我这个老司机慢慢给你掰扯清楚。
先说第一个问题:夏天气温高,汽车长时间跑高速,它到底受不受得了?
答案可能出乎你意料——只要车况正常,随便你怎么开! 你没看错,哪怕外面40度,你连续跑10个小时,只要你油箱够大,这车就能一直跑下去。为啥?因为咱们现在的私家车,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各种极端情况。发动机有冷却系统,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节温器……这一整套下来,就是为了让发动机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80-100度)。只要冷却液没漏光,这些部件都正常,水温表没报警,你就放心大胆地开,根本不用担心发动机会“热死”。
有人可能会问:“那轮胎呢?夏天路面都快化了,轮胎会不会爆?” 这个问题问得好!轮胎确实是夏天行车最需要关注的部件。 我自己特别留意过,无论怎么开,热车状态下轮胎温度最高也就49到50度,不会更高。而且胎压和温度是成正比的,温度一高,胎压自然会上升。我车的标准胎压是240kpa,夏天跑起来最高也就到270kpa,系统从不报警。真正可怕的不是高温本身,而是轮胎的“内伤”——比如老化、裂纹、鼓包。 一个鼓包的轮胎,在高温下连续行驶,那才是真正的“定时炸弹”。所以啊,与其担心天气热,不如定期检查一下轮胎状况。还有,跑高速时尽量避开路上的小坑和碎石,别以为它们无害,一个尖锐的石头,足以让你的轮胎瞬间“破防”。
再说说第二个问题:既然车能扛得住,那我们到底要不要让车休息?多久休息一次?
这里就得划重点了——车不需要休息,但人必须休息! 汽车是机器,它不知道什么叫“累”。但咱们驾驶员可是血肉之躯,连续驾驶两三个小时,注意力就开始下降,反应变慢,这就是疲劳驾驶的前兆。我在高速上见过太多事故,都是因为司机困了、走神了,一脚油门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法律也明确规定,驾驶员连续驾驶不得超过4小时,必须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这不是随便定的,是有科学依据的。我自己开车,一般每2到3小时就会找服务区停一下。哪怕只是下车撒泡尿、抽根烟、活动活动筋骨,都能让大脑重新“开机”。 你别说,有时候加个油、买瓶水的功夫,回头再上路,感觉整个世界都清晰了!
还有人说:“我看到水温表快到红线了,是不是得赶紧熄火让它凉快凉快?” 千万别! 如果水温报警了,说明冷却系统出了问题,这时候你应该立即靠边停车,但不要马上熄火。正确的做法是,把空调关掉,打开暖风,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几分钟,帮助散热。等温度降下来再熄火检查。要是直接熄火,发动机内部的热量散不出去,反而更容易造成“拉缸”这种大毛病。
最后总结一下:夏天气温高,只要车况良好,汽车完全能承受长时间高速行驶的考验。 发动机有冷却系统护体,轮胎也有安全余量,怕的不是高温,而是疏忽大意。至于“多久该让车休息”,答案很明确——车不用休息,但人必须休息。 每2到3小时进一次服务区,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和其他道路使用者负责。
所以,下次再有人问你“跑长途要不要让车歇歇”,你可以笑着告诉他:“车没问题,倒是你,该下车活动活动了!”
那么问题来了:在追求效率的今天,我们是该更信任车辆的技术可靠性,还是该更重视驾驶者的生理极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