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市就炸了 —— 全新理想 i6 创下 4 小时锁单 2 万台的纪录,把 25 万级纯电 SUV 市场搅得翻江倒海。可有意思的是,车友圈里没跟着沸腾,反而不少人嘀咕:“这热度是真刚需撑的,还是营销吹的?”
24.98 万的起售价确实刀刀见骨,720km 续航 + 800V 快充的组合也看着像 “续航焦虑粉碎机”。但准车主都懂,家用车的考卷从来不止 “性价比” 一道题。
这篇咱不绕弯,就拆理想 i6 的三大争议点:快充到底实不实用?智驾是不是真靠谱?空间能不能满足一家子需求?最后还附保姆级选购建议,帮你判断这 “爆款” 到底适不适合你。
先看最吸睛的补能硬实力 ——87.3kWh 磷酸铁锂电池配 5C 快充,这话听着绕,翻译成人话就是 “10 分钟能补 500 公里,通勤族一周上下班电费也就 20 来块”。实测过一次,充电 1 分钟续航涨 20 公里,跟加油时 “拧开油枪等几秒” 的节奏差不多,对比传统 400V 纯电车 “买杯咖啡坐半小时还充不满” 的尴尬,确实够颠覆。但别光看表面,理想那 3000 个超充站大多扎堆在一二线,三四线城市车主跑高速还得提前查 “下一个快充站在哪”,所谓 “续航焦虑粉碎机”,到了基建跟不上的地方还是会卡壳。
再聊争议满满的智驾,700TOPS 算力加 26 个传感器的硬件堆料确实够诚意,VLA 大模型也真能 “听懂人话”—— 比如喊一句 “找个能停 10 分钟的车位”,它不会像某些车那样只弹商场停车场,还会优先推路边临时泊位。
但最近车友圈吵得凶的 “自动驾驶压线”“演示撞车” 事件,其实暴露了个关键问题:这智驾还在 “实习期”,遇到暴雨天或无标线小路,该踩刹车还得靠人。横向比同价位的岚图知音,华为 ADS 4.0 稳定性更强,但理想的语音交互响应快半拍,只能说各有胜负,千万别把 “辅助驾驶” 当 “代驾” 用。
最后戳家庭用户最关心的空间 ——4950mm 车长加 3000mm 轴距,173cm 的人坐后排能跷二郎腿,三拳空间看着挺宽敞。但实际用下来有个小落差:宣传的 “后排躺平”,腿托其实只够半躺,要是后排坐三个人,中间乘客膝盖会有点挤。
不过配置上还算实在,全系标配座椅通风和按摩,首销期还送空气悬架,过减速带时滤震确实舒服;但副驾没给零重力座椅,对经常带家人出行的车主来说,多少有点可惜 —— 毕竟空悬能熨平路面颠簸,却填不平 “宣传与实际体验” 的落差。
家用车哪是拼参数?是带娃出行时后排够不够松快,高速补能会不会心慌。理想 i6 有诚意,但也藏着小遗憾。准车主们,你们选车时更怕 “纸面厉害”,还是 “用着别扭”?评论区聊聊你的顾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