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辆二手车,开开心心刚提回家,没想到才上路半小时就追了个大尾巴花,碰巧还是台奢侈品玛莎拉蒂,后续嘛,咱就不说了,10万块的“开门彩”,谁顶得住!
故事发生在台州,主人公马先生刷卡11万5,领走了心仪的二手领克03,照流程过户、付款、忙完之后,销售也挺仗义,用大地保险APP顺手帮忙下了份商业险,保单上明晃晃写着3995元,明显不是小钱,说是保护伞也不过分。
马先生心眼细,连着问了好几遍,“买完是不是就能保护我啦?”销售小伙也不含糊,点头如捣蒜,“是啊,哥,你放心!”
世事难料,马先生信了这“现在就生效”,结果刚过35分钟,一脚踏油门,直奔现实世界的土豆雷,咣当一下,把前面像艺术品一样的玛莎拉蒂尾巴撞了个稀碎。
你说巧不巧,车祸发生时间是18点53分,而保险公司那头翻了下记录,直接滤镜切冷色调,“兄弟,保单19点才生效,你这还差7分钟,规则是这样,没法赔。”兵临城下,一下就懵了。
感觉像极了“你以为安全区已经刷好药,其实倒计时还剩7分钟”,结果刚刚出去浪,一命呜呼。
细想一下,这事儿搁谁头上,怕都要爆炸。
10万块钱,7分钟决定去留。玛莎拉蒂那6万的损失可是个扎实数字,领克自己也得补4万多,不止肉疼,那简直是灵魂都要被掏空。
问题来了,到底谁的错呢?保险公司的系统,是默认19点生效,没弹窗 没大字提醒;销售变身嘴皮子大师,“今天生效”,没细拆字眼儿补一句“今天晚上7点才生效哈,提前别上路”;马先生呢,其实也没细心点进APP看明白那行不起眼的小字。
说到底,这就是生活里的“信息差窟窿”,走哪漏哪。
再说保险条款,其实在人家页面里面,就是写着生效时间19:00,这一点看似很不上心的小细节,关键时刻就是命根子。
要说“立刻生效”和“今天生效”,其实不是一路词,销售口头说归说,合同还是靠字走路,要没落在纸上,真碰到事你想拿个情字说服保险公司,铁定磨破嘴皮也白搭。
不过保险公司这边,话还是没死封,“我们少说了一句提醒,要是早点说,让马先生19点以后再开,也就没这荒唐事了。”现在大地保险也主动了点,约了去消保中心,希望能内部消化掉一部分损失。说实话,无论事情怎么聊,10万块跟7分钟绑在一起,都是让人扎心的事。
有网友看热闹不嫌事大,嘀咕着“保险公司太精了,7分钟也要抠?”可也有人正义凛然,“你自己明知道没生效还开,怨不得别人。这叫规则!”互联网就是这样的地方,键盘侠和故事主角永远不在同一频道。
再聊点干货,交强险倒确实是买完就能用,可各位想一想,交强险就只赔2000块,玛莎拉蒂后屁股那点漆都不够刷。碰上百万豪车,交强险只能说聊胜于无,真出了大事,还得靠商业险“扛锄头”。
事情瞅到这儿,杠精马上跳出来,“你不会选即时生效么!”问题在于,买保险这流程,其实比买奶茶流程还复杂。系统默认值往往一刀切,销售要是省事,根本没动力挨个给你科普只用点一点、立马生效。不懂的不怪你,懂的暗暗高兴呢。
更别说很多人买保险的心态,就是凑合能用,一般也不会去研究条款细则,感觉流程走完那就行了。可真要到了紧要关头,缺的不是保险,而是信息差带来的坑。
有人要问,这锅谁来背?
马先生固然有点大意,可系统不人性,销售话术模糊,保险公司也没弹出个红色警告提醒下,这三下五除二环环相扣,谁也撇不清。
换个场景,假如保险公司下单时,系统突然火红弹窗警告,“请确认,您的保险19点才起效,之前别碰方向盘!”也许这7分钟的心跳绝对不会发生。
而且别说,保险条款一年比一年厚,什么免责、延迟生效……波澜壮阔的专业词,一般人就快读吐了,你真期望每位新车主都能像研究生考试那样琢磨每个小字?理想和现实之间,差的是宽带不是步伐。
转念一想,这事值得每个人敲响警钟。
买车险,最该下死功夫看的,第一条就是“生效时间”四个大字。现在的系统有些可以选“即时生效”,别手抖,全都点上。反正多了七八分钟,少了十万块,怎么选心里还没个数吗?
销售这块就不说了,嘴上的操作快不过客户的心,小心使得万年船。 “今天生效”这句看似人畜无害的口头语,实际是洞里黑狗——看得见摸不着。直接点说,“今天晚上7点前别开车”,总比模糊话术后悔来得实在。
保险公司呢,要想赢口碑,别把服务做进“精确到分钟”的坑里。系统真可以优化下,默认不是0点,就是即买即生效,大不了多花点审核成本,给客户省下不少心理负担。其实稍微后台设置下,得罪谁了?
今天的科技,APP都能推送你双11剁手倒计时,提醒你凑单满减。那保险APP不能弹窗大红字?这不是技术难题,多少有点“不费吹灰之力却懒得吹”的味道。
往大了说,这件事谁都没恶意,可每个人都在走流程里转悠。销售不多说一句,保险后台不弹一下窗,客户没细看一行小字,三方默契错过,完美错失“平安夜”。
再说人性。规则是死的,可服务讲点温度,才算过了人情关。保险公司挂念的是条款、追求的是精准,但这样的精准,把普通人的心摁进绞肉机。刚买完的保障,按理是护身符,不该是十万落差的命门。
正常人肯定都希望,这点误差能人性化处理下。不是要谁特别大慈大悲,各退半步,就能堵住信息差的窟窿。大地保险这回约调解,也是明白事情没有非黑即白的答案。
但反过来看,生活从来都爱出些“差几分钟、亏万把块”的难题。很多时候,不是你倒霉,而是大家都在规则和无知之间摇摆不定。
谁要说“会买保险,还得会读条款”,说到底,这玩意就像“吃饭要看说明书”一样可笑。
有人建议以后买险,系统必须强制弹窗提醒需知。其实道理都懂,但真轮到现实场景,不嫌麻烦的有几个?销售端培训再精细,客户不细心也白搭。保险公司服务再人性,碰见不妙的运气也只能叹声无奈。
再琢磨琢磨,不如咱自己留个心眼儿,每份条款先拍照收藏,买完第一件事,找“生效时间”字段确认无误,然后再去飚油门。别跟时间赛跑,最后输了个负分卷。
说一千道一万,商业社会终究是讲规则。可如果冷规则碰上了热人心,才算干点正事。
马先生这回“7分钟交学费”,虽说教训惨痛,可也算替咱们大伙“踩了雷”,以后谁再这么迷糊,下场早给演示得明明白白。
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防护罩,但多一份清醒,就少一份心疼。
你觉得,碰到类似的保险卡时间拒赔,保险公司该不该网开一面,还是得严格照章办事?欢迎来说说看法——毕竟下一个故事主角,谁知道会不会是你我他呢?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