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比亚迪汉长续航版正式上市,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5.98万至20.58万元。这一价格无疑向中高端轿车市场投下一枚“深水炸弹”。作为一款曾定位20万级以上的车型,如今起步价直接下探至15万区间,甚至低于部分合资燃油车。结合至高3.8万元的七大购车礼遇(含置换补贴),比亚迪显然希望以“一步到位”的定价策略,进一步巩固其市场领先地位。
价格下探的同时,汉长续航版在配置上并未妥协。全系标配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部分车型还搭载DiLink 100智能座舱高阶版与“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这种“高配低价”的组合,无疑将加剧中高端轿车市场的竞争。
续航与能耗:技术跃升打破用户焦虑
汉长续航版的核心升级之一,是动力系统的全面优化。
汉DM-i长续航版搭载第五代DM技术,纯电续航提升至245公里,亏电油耗低至3.44L/100km,综合续航达1560公里。这意味着日常通勤可完全依赖纯电,长途出行则无需担忧加油成本。
汉EV长续航版则通过八合一智能电驱系统,将百公里电耗控制在10.6kW·h,续航最高达705公里。这一数据甚至优于部分A0级小车,彻底扭转了“中大型电车能耗高”的刻板印象。
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宣布未来将通过OTA将汉DM-i的亏电油耗进一步降至3.35L/100km。这种“持续进化”的能力,正是新能源车与传统燃油车竞争的关键优势。
设计与舒适:从“够用”到“奢享”的进阶
为满足年轻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汉长续航版新增雾凇金、松影绿、远峰蓝三款车色。这些颜色不仅命名富有诗意,工艺上也实现了金属漆面与自然光影的融合,例如雾凇金漆面同时呈现金色的温暖与冰凇的清冷,设计细节值得细品。
座舱升级同样务实,副仪表台增加激光拉丝面板,副驾台采用婴儿肌触感皮质;全系标配电子怀挡,新增4.5L宽温域智能冰箱、ANC主动降噪系统及智能防晕车功能;通过双层隔音玻璃与近90处隔音材料,打造“图书馆级”静谧空间。这些改变直击用户痛点,例如防晕车系统对家庭用户十分友好,智能冰箱则兼顾了母婴与户外场景需求。
智能与安全:技术普惠成最大亮点
汉长续航版的智能化配置凸显了比亚迪“技术平权”的思路:DiLink 100接入Deepseek大模型,新增手车互联、无麦K歌等功能,娱乐性与实用性兼得;云辇-C系统与主动预瞄功能联动,可识别前方15米路况,实时调整悬架阻尼;“天神之眼”支持超过300种泊车场景,比亚迪更承诺对泊车辅助导致的安全问题“全面兜底”。
安全层面,全系标配的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是一大亮点。当车辆在190km/h以内发生爆胎时,系统能实现毫秒级响应,通过底盘控制最大限度保持车身稳定,弥补了传统爆胎应对措施的短板。
服务与生态:重新定义“用车体验”
比亚迪此次同步升级了用户权益体系:尊享取送车服务:车主无需到店,专人负责取送车辆;高铁站/机场泊车服务:覆盖高频出行场景,解决“停车难”问题;智能生态联动:与好孩子儿童座椅、倍轻松智能眼罩等品牌深度合作,拓展了车载生态的边界。这些服务看似“软性升级”,实则直击用户日常用车痛点。例如泊车服务对商务人士极具吸引力,而儿童座椅联动则精准服务于家庭用户。
结语:
从五年前突破中国品牌高端化天花板,到如今累计销量超百万辆,汉家族的成长轨迹印证了比亚迪“技术+用户”双轮驱动策略的成功。此次长续航版的推出,不仅以“15.98万起”的价格击穿市场心理防线,更通过续航、智能、安全等六大维度的升级,重新定义了中高端轿车的价值标准。
汉长续航版的真正竞争力在于“均衡”,它没有为了追求某一项参数的极致而牺牲其他体验,而是在价格、配置、服务之间找到了一个难以复制的平衡点。当合资品牌还在纠结如何应对价格战时,比亚迪已经用“技术普惠”和“用户思维”构建了新的护城河。未来中高端市场的竞争,或许将从“配置堆砌”转向“全场景体验”的较量,而汉长续航版无疑为行业树立了一个值得参考的范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