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兰达新到家的那天,村东头的老杨头在院口随口念叨了一句:“丰田这车,买回来孩子高兴、老婆放心,开出去还有面子。”儿子围着车转了两圈,上车就开始鼓捣屏幕,媳妇则是直接摸着座椅问,“这皮子真的假的?”其实弄过几台车的都懂,这皮不是那种滑腻腻的欧系风,细摸有点韧劲,是日系那股讲究实用的料。
新汉兰达的前脸,对着落日那会儿看着,有点像村里那小伙子新办的奶茶店门头,黑乎乎的装饰,主打神秘。水泥灰出来效果比照片里耐看,老陈家姑娘都说“像稀泥巴抹的”,可城里来的表哥却觉得这色叫潮流。门把手和轮毂都是黑的,隔几天看多了倒也习惯——手指甲蹭上去沾点泥,平时邻居碰见还以为蹭花了,其实是设计。
其实尺寸这回事,平时啥数据轴距之类的没人上心,都是装行李时才有体会。这车比起老款宽了点,后备厢放两袋大米一台婴儿车,还能摞一堆杂物——群里工地小刘测了下,把烧水壶和折叠桌都塞进去了。
车里最先被吐槽的竟然不是配置。纳闷是新车咋还有那点味儿,媳妇鼻子灵得很,非要坐副驾。那个什么全液晶仪表盘,出来效果比手机屏还是要细腻点,导航图看着顺眼,村西头的电子眼提示没漏掉过一次,碰见六七月份热天,三温区自动空调真顶用,不用再抢风口了。有回赶集路上放起那套JBL音响,低音轰轰的,老妈嫌闹,说像是敲腰鼓——不过音质真比自家老普拉多不知强到哪里去。
动力上2.4T那台,伙计常挂嘴边“涡轮带劲,起步贼快”,可真下地跑高速,才觉得8AT换挡顺一点,二挡三挡切换时有时候还呛车友群老王一句,“日本还真会掐点儿,这调校不糙。”混动那套就省油了,农道加上城区油表一直在6个多点,缝年过节堵路时这就能看出省心。“群里有人天天磨着说能下六,真假我没遇见,至少没起火。”
冷门配置得专门提一嘴,老人看病回家时,用过主驾电动座椅带记忆那功能,媳妇开过后座还会自己滑来滑去,省得前后推拉麻烦。夜里加班回来感应雨刮自动亮灯,上车随手一摸就是热的座椅,冬天脚绝对不凉。有次下雨天被大货溅一身水,这感应后视镜加热,十分钟全清干净,弯弯曲曲的乡道夜里也心宽气顺。
师傅跟群里吹牛说这车电机电池用的是“丰田自己定制的货”,比老款混动的要皮实。可也有时候杂音:保养时候技师悄悄说过,4S进货周期长、混动电池万一真坏了,乡下小店还真修不了这东西。还有防夹天窗、第三排出风、360全景影像这些,别的车没有的,全给你装到一块。
那限量25周年版,朋友圈见有人晒过,全球两千五百台,各种纪念字样贴得明明白白。看着气派,群里还有人倒腾购车合同图,说省十几万收二手,风声着实有点玄。
价格倒不是说买不起的那档,听说国外挂牌四万多美刀,摊在手里三十来万。关键国内啥时能上,镇里几个打算换车的朋友天天问,我也只能回,“别急,国内批证还早呢!”
邻居王大娘给儿子纳鞋垫时说,车好归车好,修起来贵不贵?配件不比老皇冠容易买。隔壁狗剩倒是无所谓,年年捣鼓换新车。他看重倒是有无线CarPlay,说连“抖音导航都不卡顿,媳妇一路都能唱KTV”。
早几天村东头修路,不小心树杈划了车门,回去抹点漆。老陈家小孩围过来叨念,“高科技就是不怕糙。”师傅啧了一嘴:“你们就图个新鲜,真想省事还是买汉兰达这类皮实货,开十年都‘哼哈二将’。”

多年以后,想起那次夜班加班,回村口车里还亮着一圈氛围灯,副驾睡着,冷风呼呼。也不关心什么L2级别什么油耗,车有点土,倒是越看越有家的味。如今汉兰达这一茬过去,说新款要上双联大屏,也有人惦记着,老车照样得开,有些东西换不来。说到底,车嘛,给家里用,踏实舒坦就够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