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比亚迪,现在都快成了个梗了,网上聊到它,不是“公路坦克”就是“家用装甲车”,要是有人好奇问一句,比亚迪车安不安全?几乎立刻就能看到各种事故车照片刷屏,A柱岿然不动,电池仓纹丝不乱,车门还能一拉就开,前脸都撞得不像样了,人还坐在驾驶位淡定出镜,这画风搁谁谁不心动一句“这车,有点东西”?
不过,真有那么坚不可摧?还是大家都被网络段子带了节奏?要真没两把刷子,也不会有网友调侃这车“网上没赢过,现实没输过”吧,这到底是安全技术扎实,还是营销玩得溜?
说真的,在市面上打拼这么些年,比亚迪踩过的坑、绕过的弯路可不少,但安全这事,真的敢全靠造假忽悠用户?毕竟,命这玩意,每个人都只有一条,没人愿意做小白鼠,用户又不是傻子,为啥比亚迪成了朋友圈里的话题——不只是价格香,关键是大家都怕上路遇见茬事,这心里多少得有点底气啊。
秦L,可算是比亚迪自家门面里的“硬核卷王”,别看价格压在十万出头,有点像职场新人,但骨子里的高配套装却让各路老司机都惊了个大跟头。
讲良心话,算上那块1500MPa的超高强度钢——这强度,用在A柱最关键的部分,不是玩噱头,是真的下本儿了。
有些人看到这组参数还不太敏感,那咱换个形象点的说法,讲武侠小说里,A柱就是护体金刚罩,家用轿车碰撞最多扛个800MPa-1000MPa差不多了,比亚迪居然拉来“军规级材料”,想想市面同价位合资车隔壁老雷,就连见惯世面的技师都直呼“有内涵”。
再扒一扒秦L的防撞梁,前面一条宽1460mm的横梁,吸能盒给了四个,副防撞结构也没拉下。
刷事故新闻时,经常能看到车头撞烂了,驾驶舱良好,电池没事,车门开合不受影响——说白了,就算遇见点小剐蹭,大概率也只是皮糙肉厚,底子没啥大碍。
但光防撞梁就够了吗?底盘里还藏着小心机,65L的大油箱和副车架“套娃式”布局,跑高速能顶得住底盘共振,这设计就有点“卷”出圈的感觉。
别忘了,原生棉内饰用得比合资多,味道没那么重,还兼顾了环保,这点要给工程师们疯狂点赞。
这样说吧,这车有63%的高强度钢,跟宋PLUS DM-i一个级别,把堆料做到人家基础款都比肩“保命天花板”,你说是不是在用生命流程演绎什么叫给足安全感?
当然,有秦L这“新手村防御力”,那更高端的唐,还会差啥?
唐这车,真不是“名字唬人”,安全结构那是真的狠。
9吨整车抗压,想象一下啥概念?差不多就是一头非洲象踩在车顶,也不至于马上变瓦楞。
笼式框架,A/B柱热成型钢,360度立体防护,连碰撞测试都像在玩终极生存模式。
车身63%高强度钢,重点部位“火力全开”,用料一点不心疼。
副车架是全框式布局,这个词可能不是所有人常听,但帕萨特、凯美瑞同级别的还在用元宝梁,比亚迪直接拉满配置,简直是把百宝箱塞进底盘。
你担心侧面撞击?有事真的别慌!碰见大车怼过来,还是会给驾驶舱留个能逃生的空间,讲究个“有备无患”。
更牛的是唐系列的中保研25%偏置碰撞测试成绩:同级别车里,乘员舱变形量直接少掉40%。
换句话说,别人撞塌一半,比亚迪顶个小包角,里面人也没怎么受伤。
而且,底盘设计很重,快1.9吨的分量一般人觉得油耗高,但得分安全分表,市场和司机们可都看在眼里,要的就是稳。
如果说秦L、唐是一步步增加护体BUFF,那么汉则就是“安全天花板”了,这车简直把安全配置堆到变态。
热成型钢分布43处,重近百公斤,这一身铁骨,85%的高强度钢体面地超过了BBA大牌(人家平均也就70%左右)。
关键是刀片电池和CTB技术——不得不说,比亚迪敢赌命创新,刀片电池被钢针扎穿都没明火,这种表现,别的牌子真不多见。
CTB结构把电池包和底盘彻底打通一体,这车的扭转刚度直接提升三成,过弯简直像火车贴铁轨,哪怕是老司机上高速,也得竖个大拇指。
全球碰撞测试“五星收割机”,海狮07EV各种C-NCAP、E-NCAP和A-NCAP直接榜上有名,甚至连通杀级难度的侧柱碰都能直接满分!
最绝的还不是一次次防撞测试稳如老狗,而是居然搞出双面侧柱碰——撞左边再撞右边,电池摘下来还能装新车接着开……听着就有点离谱,这冗余容错率,比起绝大多数同级别,都能称得上“安全玄学”了吧?
当然,没有黑科技也不敢持续秀肌肉。
所有人说安全是玄学,那其实是技术上的较真。
从秦L的1500MPa钢,到“商”系列全铝车身,比亚迪用材料革命带轻量化和高强度双赢,把安全谱写成车身底色。
实验室里,4亿资金砸下去就是为了摸清材料在各种极端撞击下的极限,不仅仅是脑补下的数值堆砌,是真刀真枪地摔、撞,哪怕是“自杀式测试”——双面侧柱碰,都全流程模拟。
有些段子看着像玩笑,细琢磨却全是血淋淋的教训。
巴西有用户宋PLUS DM-i遭劫匪持枪射击,后窗玻璃子弹打过去,夹胶层只裂了网状,没有击穿——普通人哪见过这种“天然盾牌”?
还有腾势N7,120码爆胎居然还能一路硬挺至直线停车,不光是侥幸,车架设计必须给力到家。
有意思的是,这些真实案例成了车主野生安利的“弹药库”,隔三差五在论坛、朋友圈奔走相告,让比亚迪的安全能力越传越“玄”。
不过,话说回来,这安全在比亚迪这不就是“隐形奢侈品”嘛。
豪华车讲皮椅大屏,工程师们却每日对着钢材、焊点较真,为的就是那一句“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人家花钱,是花在你看不着摸不着的地方。
1500MPa钢材、全球碰撞五星、刀片电池,这就是比亚迪的底气——哪怕事故现场照片再拉风,也不是全靠运气,是工程师熬夜、数据实测的血和汗堆起来的。
安全无价,说到底,买车是为家人、是为自己多一份保障,不是赌明天。
看着一组组碰撞测试、一条条奇葩事故现场图,比亚迪敢刷屏晒底气,俺也只能投降一句:谁都想平安到家,咱这安全,说到底看的是门道,不是摆拍。
说得直白些,别光盯着价格和配置,多瞅瞅那些你看不见的钢筋铁骨,车的本质就是移动的壳子,做得结实才舍得上路。
你信也好,笑也好,比亚迪这“公路坦克”的帽子可不是白戴的。你觉得比亚迪安全这事靠谱吗?你又会为“看不见的安全”买单吗?欢迎评论区互怼,聊聊你的看法呗!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