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2025年8月,新能源牵引车行业可以说是彻底“炸街”了
原本大家还在琢磨:新能源重卡市场是不是就那回事,到顶了?
结果这一波数据砸下来,不光顶破天花板,还顺便刷了下存在感
啥情况,居然一个月卖了1.4万辆,还不是那种轨迹小幅飘红的增长
环比拉了11%,同比直接飞天,暴涨212%
有时候你都得想,是不是分析师的表格打错了数字,这年头谁还能看见这么猛的爆发?
真不是瞎说
看了下历史记录,翻到2021年之前,新能源牵引车月销量一直都稳稳地趴在3000辆那个区间
偶尔上个“坡”,就像石头跳水,浪花都不带溅的
一到2025,尤其是8月份,突然就风云突变
同比增长不是虫子跳,而是火箭升空,上天遁地
这啥原因呢?
人心里多少有点打鼓
明明去年还波澜不惊,“吃瓜群众”都差点犯困,怎么今年就冲成这样?
调侃归调侃,咱往下看点线索
有关部门弄出来的“以旧换新”政策,老旧重卡退场,新车大军杀进江湖
从政策上撑腰,等于给这帮新能源牵引车吃了定心丸
想想也是,以前都是旧车混天黑,现在有了换新补贴,有哪个卡车司机不动心?
这还不算,厂家也不吃素
疯狂迭代,搞什么双电机、三电机大功率,号称能跑600公里,电池一次干到800度
讲真,谁能想到“拉货”界也玩上了科技树?
过去几年,新能源重卡的软肋一直就是续航短、补能难、价格贵
现在这三板斧竟然悄悄迎刃而解
甭说,“价格”这事儿,下探得比想象的快
你就在路边随便盘盘,卡车司机们都在暗戳戳打听新车价格:咱这半年省出来的钱,下一台新能源不是梦
再有,去年这个时候其实市场环境还挺冷
没啥大水花,新能源牵引车底子薄,没啥可比性
这会儿加上制造业PMI都回暖了,连带整个物流运输需求起来了
就跟那句话说的——风来了,猪都会飞,别说牵引车了
光看单月数据还不算啥,细琢磨一下更有意思
从2025年1月到8月,新能源牵引车月月不着地,增速都“超音速”一般
八连涨,除了1月份稍微低个头(同比也有96%的增幅),后面都是100%以上,花样秀操作
在整个新能源重卡里,牵引车这帮选手显然更会玩
比谁都能抢市场,谁都能搞销量
人家那边涨30%、50%都乐成一锅粥,这边直接翻倍、再翻倍
自带主角光环,拿下78.87%的市场份额
看着都热血沸腾,强者恒强,你要不服都不行
这还没完,厂商之间的“内卷”也变高级了
8月TOP10车企,谁都往上冲,谁都没拉胯
联合重卡干脆直接13.8倍飙车,这速度,怕是连别家看了都头晕
解放、徐工稳如老狗,月销双双破2000辆,实打实的“C位”担当
但你细抠下去,三一重卡500米冲刺一样的爆发,同比竟然214.05%
陕汽、福田、重汽仨小伙伴你追我赶,拉扯的比谁都狠
你本以为只有头部能炫技,没想到底盘都快被抬到天花板了
前十除了三个真王者外,其他家也没停下,谁都想分一口蛋糕
你要说,这蛋糕真大,能不能吃饱,谁也没把握,但现在大家都想先抢一块再说
这局面带到全年,前八个月,解放跟徐工就杀穿了行业
双雄争霸,一家16.43%,一家16.2%,真·半斤八两
三一也超万辆,这哥几个本事还真是硬
解放年增长395.71%,这增长曲线直接成直线
别的行业要有这数据,估计得给高管开香槟庆祝一星期
TOP10里九家都比去年涨,只有一家小跌
这样一看,你还敢说新能源牵引车是“玩票”?怎么都不像,用“疯魔化进击式增长”来说实在不过分
区域分布同样见风头
8月的城市销量排行榜,上海强势领跑
一个月随随便便干到2000辆出头
其他城市看着只能仰望
深圳也跟上节奏,千辆大军还行能支棱一下
剩下城市都还得再攒点劲,才能摸到1000这个门槛
再说细节,有人可能纳闷
为啥上海成了新能源牵引车的宇宙中心?
说白了,一方面是产业链完整,车厂齐全,物流业务堪称全国扛把子
新政红利叠加下去,地方政府政策也不吝啬,谁会不来尝鲜?
加之人口密集、需求刚性,这市场自然风头无二
深圳类似,科技企业、物流公司本来密集,对新模式新技术接受度高
这就好比新手机出来,总有一批人愿意抢首发
新能源牵引车圈里,上海、深圳就是标杆城市,不服都不行
大盘“热得发烫”,但也有明眼人提出疑问
这么猛的增长能持久吗?说句糙话,风头浪尖的产业,兜不住风险也容易“翻船”
比如现在看着供需两旺,万一哪天政策收紧,或者原材料再涨一轮,场面就难说了
而且,虽然现在续航跟成本都在下沉,真要大规模应用,配套充电/换电、二手残值、后期维护一系列老大难问题,谁都不能装没看见
眼下炒得凶,真真要落地,还得靠产业链各环节一起用脑子用力
话说回来,要是几个痛点解决得明明白白,新能源牵引车未必不能复制这波爆发
你见过哪个司机不想多省点油钱,多拉点货?
你又见过哪个物流老板,眼看同行抢单心甘情愿掉队?
谁都明白,这一轮如果抓住了,搞不好就能把老领导直接反超
眼下厂家比用户还急,都在追着用户屁股后头跑,生怕慢下一步就被“卷死”了
还有人插一嘴全球化
换句话说,不只是中国
其实欧洲那帮老外也在追新能源车的风口
只不过咱这边玩得更激进
过去啥传统大牌,定价高高在上,现在都得掂量下新朋友的竞争力
再过几年,新能源牵引车搞不好就像电动车一样,卷进全球化,谁都别想独善其身
说到底,这波火爆局面是多重因素合力的结果
政策拉一把,技术推一把,江湖风向说变就变
每一句增长数字,都不是偶然
它背后对应的,是一帮产业链玩家日夜折腾
还有一批用脚投票的司机、物流公司
外部环境怎么看也不像会冷却,凡是能沾上新能源名头的,基本都要风生水起好几年
不过也别太乐观
风口大了连猪都能飞
可等风一停,掉下去也生疼
新能源牵引车接下来怎么走,关键绕不开产业生态的完善
怎一个补贴能够长久?升级能力行不行?售后体系跟不跟得上?
答案还得市场慢慢验证
有一说一,今年8月国内新能源牵引车市场的这波冲刺,绝对够“炸裂”
谁要是还以为新能源牵引车是小众玩意,那后知后觉就该挨打了
2025年头八个月,这一行用爆发力证明了自己——老式观念要加速更新,否则难免成昨日黄花
说句心里话,新能源牵引车这场八月火爆,不只是又一场“销量神话”
更像一次全行业的压力测试
谁能稳住、谁敢下狠手搞研发、谁能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把价格、可靠性打下来,谁就是真赢家
看你怎么看了
有人问,新能源牵引车下一站还能高歌猛进多久?
也有人琢磨,该入局还是观望?
或者说,等哪家率先把服务链条补齐,大盘要不要冲一把极限?
咱一起探讨
你怎么看未来新能源牵引车市场——还会持续井喷,还是“高处不胜寒”?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