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

前言

半年时间里,净赚12.42亿,这数字比去年整整一年的收入还高。在现在这场电动车拼得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中,居然还能有品牌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绩单?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卖的电动车均价高达4000元,比起市面上大部分的车型,贵出了不止一倍。

它既不是雅迪,也不是爱玛,而是曾经在小米生态系统里占一席之地的品牌,现在反而变成了整个行业最大的变局者。在那些传统大厂还在靠价格战和渠道竞争时,它已经悄悄改变了游戏规则。到底是用什么办法实现的呢?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智能化浪潮下的市场新格局

九号这个名字在电动车圈里就像一颗突然炸开的火箭弹,市场占有率才7.3%,在雅迪、爱玛这些老牌巨头面前,仍然算个小弟。可是,这个小弟的成长速度却快得让人咂舌,谁都不得不开始注意它的动向。

这背后可藏着个更令人咋舌的变化——智能化渗透率从2020年不到5%,一路蹿升到如今超过25%。这是啥概念?四辆电动车里,就有一辆是带智能的。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这股智能化的浪潮可把整个行业都搞得天翻地覆了,雅迪也就慌忙跟上,推出了VFLY系列,目标直指九号的市场;爱玛也不敢落后,把各种智能配置往车上塞;甚至一些小品牌也开始打“智能”的旗号。不过说到底,走上智能化这条路真是谁都能行得通吗?

九号的回应挺直白:技术门槛就在那摆着呢。别的品牌还在琢磨怎么把手机APP和电动车搞连接,九号已经在考虑“智能骑行大脑”这块了。像AI视觉识别、毫米波雷达这些,听着像是汽车专属的配置,九号全都搬上了两轮车,毫不含糊。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九号这回还牵了华为的手,算是早早加入了鸿蒙生态的电动车行列,直接借助大佬的腰杆子。现在一辆电动车能跟手机、手表、耳机啥的实现无缝对接,这么爽的体验,传统品牌那些能比得了?

市场的反馈最直接。2024年双11,当大家都在担心消费降低的时候,九号却交出了一份令人羡慕的成绩——全网销售额突破15亿,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还多。这背后其实很容易理解:年轻人不缺钱,缺的是那些值得投入的钱的好产品。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九号正好抓住了这些最有消费潜力的年轻人。他们不在意多花一两千块,关注的更多是这车是否够炫够潮,够聪明,能不能在朋友面前显示出点面子。

那些老牌企业终于搞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市场已经不是拼价格谁就能赢的时代了。当智能化成为新的比拼角度,游戏规则也彻底变了。而九号在这场变革中,无疑是跑得最快的那一个。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高端定位下的逆势增长

有人一听说九号电动车售价要4000块,估计心里都觉得是不是搞疯了?毕竟以往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九号的价格时都这么想。要知道,现在市场上买一台普通的电动车,只需要两千块搞定,多平价呀!那么,九号为什么会定这么高价呢?答案其实藏在一个网友的亲身体验里。

今年年初,李先生(化名)盯上了九号的VZMIX,标价是2999元,本来打算咬咬牙买下来。不过,遇上国家补贴政策,再加上以旧换新操作,最后到手价只要1799元,不折不扣地便宜了1200块,降幅差不多有40%。这价格放在以前,顶多能买个轻巧的小电动车,但现在却能轻松带回一台智能电动车。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九号走高端路线其实算是一招妙棋。表面上看,4000元左右的均价确实不算便宜。不过,随着各种补贴政策不断叠加,实际拿到手的价格并没有那么高,反而变得挺实在。再说,这样的定位也帮九号很有效地锁定了一批目标客户——那些愿意为品质和体验掏钱的人。

聊到销售方式,九号真是脑洞大开。别的品牌还在依赖传统的实体店铺卖车,九号已经搞起了线上下单、线下提车的模式,整个购买流程跟买手机差不多方便。这年头,年轻人最怕的事情就是麻烦和被忽悠,九号的做法正好帮他们解决了这两大难题。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他们的售后服务也是做到极致了。车辆出问题?不用自己推到店里,直接安排上门取车维修。电池没电?换电服务立刻安排。这种体验,传统的电动车品牌压根无法提供。去年双11那次的数据,狠狠打了那些看衰九号的人一巴掌。

全网的销售额一下子突破了15亿元,增长速度高达120%。这个水平,你懂吧?去年双11的时候,整个电动车行业的增幅大概就30%左右。九号这家店的增长速度,比行业平均快了整整四倍。而且,九号那些售价在3500元以上的产品最受欢迎。这也说明了一个是:消费者其实并不是没钱,而是之前没有找到值得入手的好产品。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有个经销商透露了个小秘密:九号的车基本上不用担心囤货问题。一款新车刚到店,三天之内肯定就卖光了。特别是那些限量款,得提前预订才能拿到货。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在电动车行业真是少见呀。

为什么九号能做到这一点呢?归根结底还是靠产品的魅力。要知道,你这辆车可以自动解锁、语音操控、实时定位防盗,还有那种看起来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外观设计,大家自然就觉得值了,乐意掏腰包。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九号的火爆带动了整个高端电动车市场的兴起。雅迪和爱玛都纷纷推出价格在3000元以上的产品线,小牛和速珂这些新加入的品牌,也都在朝着高端方向迈进。

模仿一个品牌容易,但想超越它可就难了。九号用了五年时间,积累起的品牌认知度和技术实力,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赶上的。

在整个行业还为几百块钱的价格战争忙得不可开交时,九号已经用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随着消费升级,走高端路线、注重品质和体验才是真正的出路。这跟他们和小米之间也有一段渊源。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脱离小米生态链的独立之路

九号的故事要追溯到十几年前,那会儿在北京的一间小小的办公室里,一群海归博士成立了纳恩博(九号旗下的公司)。他们的目标挺直白——要打造出世界上最棒的平衡车。

梦想美得很,但实际情况却挺骨感。产品都搞出来了,可怎么让它出去卖,成了头疼事。直到2015年,雷军主动找上门来。

小米看重的,正是纳恩博在平衡车技术方面的沉淀和积累。这两家一碰面,马上就达成了合作,纳恩博也正式加入了小米生态链。有了小米的销售渠道和品牌支撑,九号平衡车一下子就火遍了大江南北。

那段时间,九号挺舒服的。依靠着小米这棵大树,销售和资金都不用愁。从2016到2018年,九号的营收从11.5亿跃升到42.5亿,差不多翻了四倍。不过,好景不长啦。

从2019年起,九号感觉到压力逐渐增大。说到底,小米生态链的模式就是“贴牌”, 产品设计得听小米的指挥,定价策略也得配合小米的脚步,连品牌曝光都要为小米“让路”。特别是在利润方面,九号其实主要依赖小米,赚到的钱大部分被渠道瓜分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转折点是在2020年出现的。这一年,九号下了个狠心,开始慢慢减少对小米的依赖,转而专注打造自家的品牌。很多人都觉得九号脑袋进水了。离开小米就像断了奶的娃娃,真能撑得起生活吗?

事实证明,九号不仅熬过来了,还活得更精彩。九号这次“出走”,也给整个行业上了一课。依赖大佬的帮助确实能帮你快点起步,但是想要撑起大局、做出一番事业,还得靠自身的本事。这道理,不光适用九号,所有那些想破局、冲出天花板的企业都能借鉴。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不过九号和小米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变得不愉快。两边依然保持合作,只不过从以前那种“依赖”变成了现在的“合作伙伴”。九号甚至还为小米的电动车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这样的变化,恰巧反映出九号的成熟和成长。

真正厉害的人,不用靠谁,自己也能和所有人搞好关系。从小米生态圈的一员,到能独当一面,成为行业的新人皇,九号用了不到五年时间走出了这条路。虽然这条自主发展的路挺难走的,但最终证明,这条路是对的。

利润猛增125%!去小米化后半年营收突破百亿,这一电动车新贵崛起-有驾

结语

九号的崛起,绝不只是一个品牌的辉煌历程,而是让人看见,在传统行业那原本被认为已到达天花板的情况下,仍然蕴藏着无限的创新可能。

就在大家都在拼价格、比配置的时候,九号却走上一条更艰难但也更靠谱的路——靠智能化来重新定义产品,用高端化来重新塑造价值观。

九号一路走来,从代工企业成长为行业新秀,从依靠大厂到自主发展,从传统制造变革为智能创新,每一次转型都挺着压力,但目标始终没变:让两轮出行变得更加美好。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