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失速中国 豪华神话终结?一场马拉松式的自救

保时捷失速中国 豪华神话终结? 一场马拉松式的自救

销量暴跌26%。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对于保时捷这样一个象征意义的品牌来说。尤其如此。

2025年前三季度。保时捷全球交付了21.3万辆新车。同比下降6%。北美市场微增5%。德国本土暴跌16%。而中国市场。这个曾经的增长引擎。交付量仅为3.2万辆。同比大幅下滑26%。跌幅居各主要市场之首。

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时代的转折。

从巅峰到谷底

曾几何时。中国是保时捷的乐土。2015年。中国成为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2021年。销量逼近10万辆大关。那是属于保时捷的黄金时代。

然而巅峰之后。是连续三年的下滑。2022年首次下降。2023年下跌15%。2024年下降28%。2025年。暴跌仍在继续。第一季度更是创下同比暴跌42%的惊人纪录。

为何在中国卖不动了?

原因很复杂。但也很清晰。

中国消费者变了。他们对奢侈品的需求持续低迷。特别是豪华车。Z世代购车时。“智能座舱”权重高达47%。远高于“品牌历史”的18%。保时捷引以为傲的机械性能。在国产车的场景化创新面前显得保守。

保时捷失速中国 豪华神话终结?一场马拉松式的自救-有驾

竞争对手更强了。问界、理想等中国品牌。凭借智能化电动化优势。在30万元以上市场加速抢夺份额。极氪001 FR、小米SU7 Ultra等车型。以保时捷三分之一的价格实现2秒级零百加速。

电动化转型慢了。保时捷被视为传统车企电动化先锋。但其转型节奏已明显落后于中国市场。Taycan被诟病充电效率低、智能座舱落后。纯电Macan定价高达70万元以上。缺乏性价比。车机系统迭代周期长达7年。远落后于本土品牌的18个月。

质量问题也频频出现。保时捷近期发起了多次召回。涉及前减震支柱卡环制造缺陷。高压动力电池模组内部短路风险。车主投诉变速箱顿挫、部件开裂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保时捷的自救

保时捷并非无动于衷。他们在努力调整。

战略重大调整。推迟部分电动车型上市计划。重新聚焦内燃机与混合动力车型。定位高于Cayenne的全新SUV系列。将率先推出内燃机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保时捷失速中国 豪华神话终结?一场马拉松式的自救-有驾

深耕中国本地化。上海嘉定的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已建成。超过300名员工。首款成果——新一代中国专属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预计2026年上车。中国团队话语权在提升。

渠道优化。计划到2026年底将经销商网络从约150家缩减至100家左右。优化运营效能。北京已有多家中心整合迁址。

保时捷中国总裁潘励驰说。赢回中国市场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暂的冲刺。

尾声

这是一个符号的褪色。也是一个市场的成熟。

中国消费者不再为车标盲目买单。他们要体验。要智能。要价值。保时捷的困境。是所有传统豪华品牌的集体焦虑。当电动化与智能化成为核心战场。性能与操控的传统优势是否会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去吸引力?

神话终结了吗?或许只是换了写法。

保时捷需要证明。它的盾徽不仅代表过去的光荣。更代表未来的可能。这场马拉松。刚刚起步。

#国庆健康充电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