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汽车才是破局之选:让“续航焦虑”从此不再绑架你的自由!

十年了,每次聊起新能源汽车,总能听到那几个字——“续航焦虑”。即便是如今,一些高端纯电动车能跑到800公里,半小时充80%电,但不知为何,这种“焦虑”就像锅里跳不上来的蒸汽,始终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散都散不去。

增程式汽车才是破局之选:让“续航焦虑”从此不再绑架你的自由!-有驾

我想说,即便你家里装了充电桩,也不见得就意味着非得买纯电动车。这不是怂,而是现实。咱谁能保证日子全按脚本来走?万一哪天朋友一个电话,计划外的长途就来了,纯电车的电量说告急就告急,眼看着仪表盘上的续航数字一点点往下滴水似的掉,那种心情,是真难熬。

纯电动车不是不好,就像文章里说得很妙,“电费低,安静平顺,保养少,城市通勤确实香。”这些东西没问题。它就像家里那个穿白裙子的表妹,斯斯文文,养眼省心。问题是,她去不了泥巴地,隔机坪上一阵大风可能就让她衣摆刮破。这也是纯电的问题——它离开了“条件优越”的场景,就容易令你生出麻烦。

增程式汽车才是破局之选:让“续航焦虑”从此不再绑架你的自由!-有驾

尤其是像北方冬天或夏天开空调的时候,或者上高速来回急刹的情况下,那掉电的速度,比滴漏咖啡的水流都不稳定。结果就是,你不是在插车充电,就是在地图上翻来覆去找下一站充电桩。

但生活中并没有人愿意这么“娇气”。这就是为什么增程式汽车被越来越多人提及。它真的在某种意义上,破解了那些年关于续航焦虑的执念。

增程式汽车才是破局之选:让“续航焦虑”从此不再绑架你的自由!-有驾

增程车是个什么逻辑?说直白点,它是“平时拿电跑,实在不够还可以用油顶”。就好像你身边总备着一个随时会默默贡献自己力量的后援队友——只要你需要,他随时上场,帮你发电救急。它能保留住电车那种顺滑、安静、省成本的驾驶体验,同时又保留了燃油车那种“没啥限制,啥情况都可以扛过去”的自由感。

之前有朋友问我,“插混车和增程车不都是‘可电可油’,它们区别大吗?”我总是回答得很坚定,“别犹豫,选增程。”插混吧,本质上还是燃油车,只是加了一点电的味儿,就像一盘油炒菜撒了两片生菜叶——骨子里依然是油为主的逻辑。它的发动机经常在你最不希望它启动的时候,冷不丁地跳出来。而增程车呢?它更像是一台“自带发电机的纯电车”,要急加速还是高速行驶,它依然能尽量保持纯电驱动,发动机轻易不跟你捣乱。

增程式汽车才是破局之选:让“续航焦虑”从此不再绑架你的自由!-有驾

就拿我的朋友李哥来说,去年他咬牙买了辆插混车。结果冬天去东北跑了一圈,回来抱怨说,“发动机一会启动一会停,噪音倒是赶了个热闹,还不如点根烟。”而同样跑了东北的张叔,开的是增程车,返程特意打电话跟我说,“师傅谢谢你,上回劝我买增程选得对。这一路,电够的时候是纯电,不够的时候它自己上油,一点没让我糟心。”

有人问,增程是不是完美?当然也不是。哪个车都有自己的算法思路,你得选适合你的场景。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是大城市里上下班为主,周末偶尔来趟短途自驾,或者一年里那么两次计划突变跑个几百公里的长路,那还真的可以冲着增程去。它既能让你享受短途用电的省,又能在长途中提供足够的安全感。

增程式汽车才是破局之选:让“续航焦虑”从此不再绑架你的自由!-有驾

生活已经够繁杂了,咱买个车是为了添方便,不是给自己加堵。真的别等自己在路上因为电量告急,充电桩又挤不上而后悔。如果不信,就听我一句劝,多看看这类增程的车型,至少不会让你踩限制的坑。用车,不该绑架你的自由,应该还你从容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