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加价买CM300,如今血亏6成到1.8万,竟是国产车逼的!

谁曾想,昔日“一车难求”的本田CM300,如今竟以近乎“跳楼价”的姿态,跌落神坛?

回想当年,那3万多元的起售价,转眼就能飙升至4万多落地,甚至还需加价数千元才能得偿所愿。

这价格的剧烈波动,仿佛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将多少车主的钱包吹得空空荡荡,又留下无尽的唏嘘。

如今,官方指导价已悄然滑落至26900元,而市面上一些清仓的库存车,更是将价格压至21000元左右,更有甚者,18888元包邮到家的价格,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从当初的“高不可攀”到如今的“触手可及”,这近乎腰斩的跌幅,究竟是市场规律的胜利,还是消费者的一场集体“智商税”买单?

当年加价买CM300,如今血亏6成到1.8万,竟是国产车逼的!-有驾

“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这句老话在CM300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那些当初为了“本田光环”而咬牙加价的车主,如今正经历着钱包与心灵的双重打击。

笔者在二手市场观察到,一辆2021年款、仅行驶7000公里的CM300,价格已从当初的16800元直降2000元,最终以14800元成交。

与当初4万多元的落地价相比,这亏损幅度已然超过六成!

更令人心寒的是,2024款车型在核心的动力和配置上,与老款并无二致,仅仅是新增了两款涂装,却比当年那些被炒到天价的车型,便宜了近1.8万元。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当初多花冤枉钱的车主们情何以堪?

“人生若只如初见”,可现实却是“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场价格的“雪崩”,绝非偶然,而是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国产摩托车品牌犹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它们以“高配低价”的策略,精准打击着市场空白。

以豪爵TR300为例,其搭载的298cc双缸发动机,平顺性远超CM300的单缸震动感;日清卡钳的精准制动,KYB减震的舒适滤震,以及16升大油箱带来的超长续航(轻松突破400km),这些配置在CM300身上几乎是“奢望”。

更关键的是,TR300的起售价仅为21980元,这无疑是将CM300逼入了绝境。

当年加价买CM300,如今血亏6成到1.8万,竟是国产车逼的!-有驾

本田自身也面临着严峻的销量压力。

数据显示,2025年2月,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滑达到25.56%。

在这种情况下,清理库存、回笼资金,成为当务之急。

CM300的价格调整,并非个例,而是本田全线车型调整的缩影。

CB400、CL300等车型也纷纷降价,最高降幅甚至超过7000元。

昔日“高傲的头颅”,如今也因市场现实而不得不低垂。

那么,如今2万元左右的CM300,它究竟值不值得入手?

笔者认为,这需要我们剥开价格的迷雾,理性审视它的优劣。

首先,CM300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入门友好度”与“品牌可靠性”。

690mm的超低座高,让不同身高的骑手都能轻松驾驭,这对于新手而言,无疑是极大的福音,大大降低了学习门槛。

170kg的整备质量,使得车辆在操控时显得尤为轻盈,无论是穿梭于拥挤的城市街道,还是在狭窄的巷道中灵活转向,都游刃有余。

本田发动机的质量口碑,更是经过了市场多年的检验,皮实耐用是它的代名词。

车主们普遍反馈,车辆的漆面抗刮性以及零部件的耐用度都表现出色。

而其2.92L/100km的超低油耗,配合11.4L的油箱,城市通勤续航轻松达到350km以上,这在油价飞涨的当下,无疑大大降低了用车成本。

它就像一位忠诚的老友,默默地陪伴你,为你分担生活的重担。

当年加价买CM300,如今血亏6成到1.8万,竟是国产车逼的!-有驾

然而,硬伤同样不容忽视。

单缸发动机带来的震动,是CM300最大的短板。

当转速超过6000转后,车身会明显“筛糠”,后视镜模糊不清,这使得高速巡航的舒适性大打折扣。

笔者曾听一位车主抱怨,长途骑行下来,感觉全身骨头都快散架了。

配置上的“抠门”更是让人诟病,全系车型竟然都没有配备TCS牵引力控制系统,这在许多国产150cc车型上已是标配。

原厂的减震偏硬,坐垫也相对单薄,许多车主提车后,不得不自掏腰包进行升级。

此外,冬季亏电的通病,也给用车带来了不便,长时间停放后,往往需要外接电源才能启动。

这就像一幅精美的画作,却在细节处留下了几处瑕疵,让人感到些许遗憾。

那么,对于2万元左右的CM300,现在是否是入手的最佳时机?

笔者认为,这取决于你的核心需求。

如果你是摩托车领域的“萌新”,或是主要用车场景集中在城市通勤,对车辆的动力和配置没有过高的要求,那么CM300依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它在可靠性、易操控性和低使用成本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降低你的入门门槛,让你平稳地驶入摩托车的世界。

它就像一个稳健的起点,让你在熟悉的领域里,慢慢探索和成长。

但你必须明确自己的期望。

如果你向往的是长途摩旅的自由驰骋,追求的是动力输出的平顺细腻,又或是看重配置的丰富齐全,那么,像豪爵TR300这样的国产车型,无疑是更明智的选择。

它们在性能和配置上的全面领先,能够更好地满足你对骑行品质的追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市面上部分低价车源,很可能是库存车。

在提车前,务必仔细检查车辆状况,特别是电瓶和橡胶件的老化情况。

可能还需要额外投入千元左右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整备。

这就像淘宝上的“捡漏”,虽然价格诱人,但后续的“磨刀霍霍”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对于本田而言,此次大幅降价,更多的是一种市场竞争下的被动策略,是为清理库存、回笼资金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如果未来不进行实质性的配置升级,在国产车型日渐强大的“内卷”攻势下,CM300的市场处境,恐怕会更加艰难。

它就像一位曾经的王者,如今也只能通过降价来维系最后的市场份额。

最后,真心想问问屏幕前的你:面对如今价格近乎“腰斩”的本田CM300,你会为情怀买单,还是会理性权衡产品实力?

你对品牌溢价和产品实际价值的权衡,又有着怎样的独到见解?

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