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挡风玻璃上还残留着昨天的雨痕,展厅里途胜L的车身很干净,只有门把手上的指印证明,这一天下来已经被无数消费者摸过——却鲜有人真的把钥匙带走。销售员一边擦着车,一边盯着手机上的销量数据,脸上的表情和他手中的布一样,干净且无情。“优惠五万九,真香!”他小声嘟哝,但眼神里没有一丝欢喜。现场气氛,大致如此。不禁让人怀疑,如果我就是那个销售,或者是准备买车的消费者,我到底会被什么打动?或者说,我会被什么劝退?
途胜L曾经的辉煌,不算遥远。2016年,月销量能破两万台,本田CRV要侧目,大众途观L要沉默。那是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蜜糖时代”,无数人在4S店门口排队,不光是买车,更多是买一种体面——毕竟那会儿,现代途胜代表着靠谱和时髦。而到了2025年2月,只卖了569辆,这个数字比一个大商超的日客流还要少。纵然是官方指导价腰斩,终端优惠高达59000元,依然换不回消费者的热情。“都便宜成这样了还不买你,是不是你自身有问题?”显而易见,这不是简单的“价格游戏”能解决的事。
来看看途胜L的产品力,从尺寸到动力,数据都不难看。2025款的车身很有体量感:4670mm长度,2755mm轴距,空间宽敞。谁要是身高175cm,坐后排能翘二郎腿,头顶还够挥手做广播体操。后备厢583升,扩展到1904升,塞满矿泉水当新零售仓库都没问题。内饰用上了双12.3英寸联屏,出风口斜杠造型挺克制,多功能方向盘三辐设计,有点学豪车的意思。乍一看,配置还不错,安全性做得不差,日常用车没大问题。
但配置分布之下,“门槛高,天花板低”的问题立刻暴露出来。入门款其实有点“骨感”:织物座椅,塑料方向盘,连感应雨刷和前雾灯都没有,像个温室里成长的钢铁直男,内心善良但太过朴实。中低配缺了360全景、L2级智驾,那些能体验未来的所谓“高科技”,只有顶配才配得上。消费者吐槽:“看着价格美丽,开完发现还是有门槛。”
动力表现其实亮眼:1.5T发动机,最大马力200匹,8AT变速箱,两驱够用,高配带四驱。数据好看,但实际体验比如说8AT偶尔有异响,悬挂过减速带的那一刻,高级感就有些“掉漆”。底盘是麦弗逊加多连杆,厚重感和韧性都在,但遇到连续的烂路,舒适性就得打个折。总结优缺点:动力强劲、空间大、性价比高,但品牌力偏弱、保值率低、配置分布不合理。
也许你会问,既然价格够低、数据够亮,为什么途胜L还是卖不动?其实,答案跟价格没太大关系。
首先,“品牌溢价”这锅,现代实实在在背不动了。韩系车最近几年像是“走夜路的孩子”,一边喊着壮胆口号,一边市场水土不服。曾经北京现代是“中产优选”,现在只剩下“经济型续命”。途胜L的失意,正如索纳塔的沦落——消费者对品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正在被一波又一波的迭代竞品冲刷殆尽。别家的品牌,像是精装别墅,现代,像是深夜还在打地铺的小租户。
其次,市场竞争就是场“群狼环伺”。途胜L在合资阵营里被本田CR-V、丰田RAV4这些老炮压着,本田CR-V省油、修起来便宜,丰田RAV4保值率高到让二手车贩子都两眼放光。消费者看着品牌,想的是“后悔不如不买”,途胜L哪里敢插队?而国产阵营更凶猛,哈弗H6、长安CS75PLUS、吉利星越L这些新贵们一副“内外双修”形象,不光有颜值,配置也是把智能化、舒适性拍在了用户脸上。性价比的谜底,早在途胜L出场之前都被国产新秀揭穿了。
再说,产品本身虽不差,但短板难掩。数据上的“纸面优势”,攻不破品牌力低和配置不均这两道铜墙铁壁。现代想通过降价重回销量榜首,就像把天台推了五米,可离悬崖口还是有18米——差距不是靠跳水速度能追上的。如果你用本田或丰田的LOGO,或许这套动力、空间和配置早就成了爆款,消费者用脚投票,现实就是这么“唯身份论”。
再来点现实自嘲。有时候我们专业人士写报告、做调研都想给出一套解决方案,但市场从来不是解二次方程那么简单。途胜L命运的转折,说白了,是被时代的浪潮拍下来的。品牌影响力持续下跌,降价变成“最后的自救”。但天下哪有真正的“赔钱卖吆喝”,背后留下的只是一地保值率低、品牌信任危机的碎玻璃渣。韩系车在中国,好像失恋之后的前男友,不管再怎么送花和卡片,前任还是不理你。
房间里的大象其实早就在角落里站着:如果你真不在乎Logo和保值率,也不打算在二手市场“回血”,现在的途胜L确实是个捡漏机会。动力不弱、空间大、平时买菜接娃都行,家用上没啥太多硬伤。不足之处当然有——悬架高级感一般,配置要往上走才够全面,售后体系也没有那么让人放心,但毕竟便宜了近六万,世上哪有绝对的理想?
至于北京现代怎么破局,“降价是止痛药,但不是治愈药”。品牌形象,产品配置合理化,质量稳定性、甚至新能源转型,缺一不可。如果不能把这些短板补齐,即使再有破纪录的零售价,也只是慢性疗法。“重新辉煌”的路,还远着呢。
回到那个展厅,销售员继续擦着车,旁边路过的消费者也只是随口问一句“现在现代还卖得出去吗?”没有答案,但问题已经足够开放。途胜L的苦笑和降价,其实也是整个市场的无声叹息。这个时代,什么才是真正“值钱”的?或许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试着把自己的“价格敏感”与“品牌判断”重新盘一盘。对你来说,合资还是国产,价格还是信任,到底是哪一个让你最终做出选择?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