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天籁PLUS换新外观,上鸿蒙座舱,动力配置有升级

最近日产天籁PLUS的实车图火了,网上传得跟小道消息似的,说新款要搭载鸿蒙座舱,一时间什么讨论都有。咱们不着急下结论,先问一句,换了鸿蒙系统就能让日系B级车翻身吗?天籁这次能守住阵地吗?这些问题,不琢磨清楚还真没法说日产的新动作到底有多大意义。

先聊聊这一波改款,日产天籁在国内混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曾经跟凯美瑞、雅阁一起被叫做“日系三剑客”,可现在市场变了,过去那一套“省油耐用低故障率”的招式,不太灵了。最近几年国产品牌冒头,尤其是B级车领域,那真是百花齐放,混得风生水起。合资车都在往下打价格战,日产天籁也不得不跟着自降身价。想当年,天籁动辄优惠寥寥,现在优惠两个大几万都没人觉得稀奇。为啥打不过了?其实答案也不复杂——国产车不光便宜,还更聪明,配置更丰富,智能化更卷,空间更大,动力也不差。买车这事谁嫌自己买亏了,合资情怀早晚也消耗殆尽。

那么这回日产天籁PLUS换脸了,实车出来一看,轮廓其实还是天籁那一套,“平稳中带点小骚气”,新前脸倒还真有点新鲜感。大格栅就不用说了,全世界卖车的都喜欢切一块巨大的进气口,可能是觉得车头大才有气势。倒梯形格栅配上飞翼式镀铬装饰,车灯也藏起来,底下运动包围做得很激进,但你问我,改成这样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其实吧,这些“面子工程”就是图一个新鲜劲儿,能多拉几个进店看的顾客。但真要消费者掏钱买账,光靠脸真不够。

车侧面也是老样子,悬浮式车顶,硬朗腰线,黑色装饰条,这些设计套路说实话大家都用烂了。车尾部做了更多细节,小心机在贯穿式尾灯和点阵灯带上,也有发光LOGO,归纳起来就是最近流行啥就往身上怼。尺寸加长了14毫米,4920mm的长度,国产B级车现在都能做到将近5米,天籁这个尺寸只是刚刚达到中流。空间没短板但也谈不上惊喜,新鲜感还是局限在视觉层面。

动力系统也不变,依旧用自家的2.0T VC-Turbo发动机,最大功率243马力,模拟8速CVT变速箱。这台机子很有技术含量,技术纸面参数都好看,动力够用,但CVT模拟8速挺那个的,老司机都明白,CVT再怎么模拟也不是变速器本体,动力体验你要非说突破天际,那肯定有吹牛成分,适合家用而已,喜欢激烈驾驶还是得选那些真正的AT或者双离合。退一步说,国产同级的混动和纯电搞得如火如荼,油耗、动力和静谧性都更上一层楼,这套老油机还能撑多久?这是日产自己需要闷头琢磨的大问题。

再说这次改款最值得热议的地方——啥是鸿蒙座舱?为啥日产要上这个?咱们把话说白,智能座舱这些年大家都卷疯了,国产智能化发展比合资快太多了。国产厂商有了自己的一套智能车机系统,遍地都是车联网、语音识别、无缝互联、App生态,驾车体验不是单调那一套“收音机+蓝牙接打电话”了。鸿蒙系统起家是手机生态,如今扩展到车里头,亮点在于手机、车机之间的打通,生态互联玩得溜。你在车里就像躺家里沙发用手机,操作都不用学习,无缝切换,哪怕二大爷都能玩转导航和娱乐。

日产作为合资品牌,自己造车机系统玩不过自主厂商,还真得找靠谱的本土合作方。改款上鸿蒙座舱,第一是要跟上主流智能化风口,第二是能拉拢年轻用户,不然只靠昔日信誉,没几年就容易被边缘化。可问题又来了:挂个鸿蒙座舱名头,能真正解决日产天籁PLUS的根本问题吗?所有厂家都追智能座舱,但你没自建生态,后续更新依赖外部,体验能不能跟上国产那套?更别说还有“外来和尚难念经”,日系车把鸿蒙装进自己车里,是不是只是抄个作业就交卷?没人知道这玩意跟原生国产鸿蒙车比是不是一回事。

聪明的车企会为智能化画出蓝图,也有把全面进化做成“加个新屏幕、换套交互”的套路宣传,其实根本上还是老一套。你别看天籁PLUS有了新座舱,市场真要爆发,车主最关心的是用起来顺不顺手,系统流畅不流畅,导航卡不卡,手机连车快不快,语音灵不灵。这些表面文章大家都能造,可你一车试试,国产车的车机体验已经遥遥领先,合资车要追上可得付出巨大的诚意。

有人可能要问,单凭智能座舱真的能让天籁扳回一局吗?咱们不妨多想一步:如今的B级轿车市场已经是四面楚歌,无论是定位高端还是中端,基本都被国产品牌压着打。比亚迪做混动,吉利卷电动,理想带辅助驾驶,哪一套不是噱头满满?而合资车售价还没彻底放下身段,配置又追不上,这次日产天籁PLUS换上智能座舱,压上动力,压上颜值,说白了是在拼最后一口气。

日产天籁PLUS换新外观,上鸿蒙座舱,动力配置有升级-有驾
日产天籁PLUS换新外观,上鸿蒙座舱,动力配置有升级-有驾
日产天籁PLUS换新外观,上鸿蒙座舱,动力配置有升级-有驾
日产天籁PLUS换新外观,上鸿蒙座舱,动力配置有升级-有驾
日产天籁PLUS换新外观,上鸿蒙座舱,动力配置有升级-有驾
日产天籁PLUS换新外观,上鸿蒙座舱,动力配置有升级-有驾
日产天籁PLUS换新外观,上鸿蒙座舱,动力配置有升级-有驾
日产天籁PLUS换新外观,上鸿蒙座舱,动力配置有升级-有驾

消费者现在越来越不吃品牌这一套,年轻人买车想要的是个性、体验、智能、舒适、空间、价格,哪个短板都不行。天籁PLUS出来了,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就算智能能追上,但空间和舒适性也只是合格水平,配置还得低头,售价上吨那么点优势。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合资车怎样摆脱“配置简配、智能滞后”的口碑? 鸿蒙座舱加持,你后续能不能持续优化体验?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过去日产的车主群体偏大龄,现在连他们也倾向尝试国产同价位,哪个车不用抢?哪个车优惠卡得死死的?日产不能再坐等“忠诚老客户”续购,市场已经不是十年前那样稳定。你想靠升级智能座舱,吸引年轻人,还得在服务、价格、品牌形象、产品稳定性上做到全方位跟进,否则改来改去还是原地踏步。

别忘了,汽车的本质是交通工具,智能化再卷,最终还是得把驾驶舒适、安全体验、综合性价比做好。外观能吸引一部分人,动力也能撑住老用户,但年轻人真正看重的是“用得爽不爽”。车机卡顿一次,导航掉线一次,语音识别不灵两回,分分钟让车主怀疑人生。系统升级和售后服务也不能落下,鸿蒙座舱要用好,日产后续舍不舍得真金白银去迭代?这些才是天籁PLUS能不能成功的关键。

说到底,日产天籁PLUS这次出了硬菜,智能座舱、动力、颜值都是升级,但能不能让大家眼前一亮,不只是看发布会表演,更看一句:你到底能让用户爽快多久?你在中国市场真的听懂用户要啥了吗?你是不是只是把最浅层的新东西加上去,却没把深层的体验抓住?

日产如果把天籁PLUS当成变革契机,不仅仅是加鸿蒙系统,更要把中国市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智能化、舒适性、性价比真正当回事。未来谁能活下来,不是靠喊口号,而是靠真刀真枪的用户体验。日系车和合资车现在已经不是高高在上的神坛,只剩下“不出错”的底线。咱们群众要的是“不断进步”,买不起情怀牌,买得起性价比和体验。

与其关心天籁PLUS这波改脸,倒不如问一句,日产能不能真正用心把智能化做好,把服务做到家,和国产品牌竞争时有诚意、有行动,不只是口号和宣传片里的智能升级。

现在买车真的是“真金白银换真体验”,消费者绝对不会被几根镀铬条、一个发光LOGO、一块新车机屏幕就打动。如果日产天籁PLUS能用鸿蒙座舱做出彻底改变,在动力、空间、价格、智能体验上真跟进时代,那才还有机会继续留在主流赛道上。不然,智能化再多花样,也只是表面工程,市场不会一直买单。

看热闹归看热闹,真正买车还是得擦亮眼睛。谁能持续给用户带来新鲜感和真正的价值,谁就能活下来。日系B级轿车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内外变革得一起卷,不能只卷个皮毛。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